这个中国最“老”的城市是如何养老的?

政务   2024-08-29 18:51   北京  

图源:图虫创意


中国城市正在面临人口老去的格局。

 

近日,人社部正式发布19个新职业和28个新工种信息。其中,在“养老护理员”职业下增设了“社区助老员”“老年助浴员”两个工种。此前,人社部还印发通知,提到要“支持银发经济健康发展”。

 

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岁以上人群已达2.97亿,占总人口比例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2.1亿,占全国人口的15.4%。值得关注的是,目前60岁及以上老年痴呆患者约有1500万人,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人。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需要医疗护理和长期照顾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如何体面养老?一座城市如何满足精细的养老服务需求?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



南通成全国最“老”城市

四川老龄化城市最多


人口老龄化问题由来已久,且日益严峻。


据央视新闻消息引援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超过7%但低于14%的为轻度老龄化;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超过14%但低于20%的为中度老龄化,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超过20%但低于40%的为重度老龄化。按照2023年中国老年人口的比例,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老龄化程度成正比。越是发达的地区,老年人就越多,这是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促使人的寿命延长。如果按这个标准推理,中国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省市应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但据七普数据,这四个城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均未排进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前30个城市中,其中,上海的老龄化程度超过14%,为16.28%;北京、广州的老龄化程度超过7%,分别为13.3%、7.81%;深圳的老龄化程度为3.18%,成为唯一一个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线城市,同样也成为七普时(2020年)中国最“年轻”的城市。


按照老龄化程度的标准来看,七普时,中国已有10个城市进入了重度老龄化社会。中国最“老”的城市在江苏南通,其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175.13万人,占比为22.66%。其中,65岁—69岁人口占比最多,为7.62%。其次,与南通仅相差0.04%的四川资阳排名全国第二,达22.62%;此外,江苏泰州以22%的老龄化程度排名全国第三。


从省份来看,全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前三十的城市中,四川省有13座,包括资阳、自贡、南充、德江等城市。四川老龄化城市多的原因在于,四川的地市州数量比较多,而大多数地市州产业发展不足,劳动年龄人口外流,这些地方的人口大量流向“强省会”成都以及沿海发达地区。其次,辽宁省有7座,包括丹东、锦州、辽阳等城市;排名第三的省份是江苏,包括南通、泰州、扬州和盐城4座城市。


图源:政研院


而老龄化程度低的城市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主要集中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出生率、死亡率都比较高,人口结构较为年轻化。另一类是外来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比如深圳、东莞分列全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最低的两座城市。



养老困境:每千名老年人

仅有不到8人住养老机构


在老龄化日渐严重的背景及巨大的养老需求下,养老院的需求理应呈现出增长趋势,但现实情况却是老年人的养老院入住率并不高。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0年3月,中国有200多万名老人入住约4万个养老院,按照2020年全国26401.8万老年人计算,全国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的比例为0.75%,即每1000个老年人中只有不到8个人住在养老机构。


分省市来看,全国共有13个省份的老年人入住养老院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比例最高的在上海,占比为1.96%,约有11.4万老年人。


从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市来看,四川省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占比达0.87%,排名全国第十;辽宁省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占比达0.74%,江苏省为0.7%。


图源:政研院


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养老机构的价格超出老年人支付能力。据艾瑞咨询调研,服务质量较好的养老机构月单价在6000元以上,这些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在30%—50%左右;而月单价在2000元—6000元左右、具有福利性质的敬老院,其虽能满足老年人基础生活,但服务质量较差。

 

据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报告,全国46.18%的老年人生活来源为自己的养老金。而2022年,中国退休职工人均养老金为3158元/月。这样来看,老年人养老金确实无法负担起高昂的养老机构费用,但价格较低的养老院又无法满足老年人复杂且动态变化的需求。因此,价格高或成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9073”,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据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报告,68.3%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在家养老。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在养老院走过生命的下半场成为了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的根本原因。



南通的适老化实践:

把养老院“搬”回家


作为深度老龄化地区,南通于1982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其比全国提前17年、比江苏提早4年。从2002年到2023年间,南通的自然人口增长率一直为负值且不断加深。南通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对全国来说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2017年,南通就被纳入第一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的试点地区,试点以来,南通持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更多居家老人“老有所养”。

 

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南通市养老机构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14家,提供养老床位5.7万张。与10年前相比,养老机构数量增加40%,养老床位数量增长41.6%。


图源:政研院


在养老服务质量方面,南通在全国率先打破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界限,打造出“链式养老”模式,将机构专业养老服务延伸、辐射到社区、家庭。截至2023年10月初,通过实施“链式”服务模式,南通市近300家养老机构承接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变过去社区养老服务站服务能力不高的问题。全市接受上门服务的居家老人数达到45.6万人,占比18.6%,有效解决了居家养老的刚性照护需求。

 

为帮助老年人构建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的居家养老环境,南通已连续4年将适老化改造项目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加以推进,重点对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的家里关键位置进行适老化改造。2023年,南通共完成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081户。预计到2025年,南通全市将累计完成1.6万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

 

此外,南通还重点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对医养结合机构给予最高每张床位1.5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最高每床每月300元的运营补贴。截至2023年1月,南通市共建成专业养老护理院41家,81家养老机构内设了医疗机构,283家养老机构就近与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护理型床位达到3.8万张,占机构养老床位的66.7%。

 

为了鼓励专业养老机构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南通还建立了健全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岗位补贴制度,为从业人员提供3万元到5万元奖励,以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专业护理人员队伍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各个城市都开始搭建自己的“养老脉络”。虽然中国的养老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南通经验”为各城市提供了范本。未来,如何从满足老年人养老刚需到让老年人有品质的养老,考验着各个城市的能力与智慧。




END


往期推荐


01

● 10年来结婚登记数腰斩,是什么阻挡年轻人领证?

► 点击阅读

02

● 跟着“悟空游山西”,山西古建“顶流”来了

► 点击阅读

03

山东将“市市通机场”,苏州机场何时来?

► 点击阅读

04

民间投资跑赢大盘,山东背后使了多大劲

► 点击阅读


微信号|jgzhengyanyuan

政研院
感知政府脉搏,体验城市温度,这里有您最想关注的政经解读——经观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诚意出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