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周三)晚18:30,东南大学人文与科学素养系列讲座《脑机接口时代:我们期待怎样的生命形态和伦理支持?》在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纪忠楼报告厅如期举行。本场讲座邀请了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AI伦理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珏教授。讲座前,同学们早早就入场,满怀期待。
Part 01
讲座伊始,王珏教授便以清晰简洁的语言为我们阐释了脑机接口(BCI)的核心理念:这是一种在大脑与外部设备间直接建立信息桥梁的技术,通过捕捉并解析大脑信号,实现对外部设备的精准操控。
紧接着,王珏教授分享了英国科学家彼得·斯科特-摩根的故事。彼得患有渐冻症,却凭借多次手术与脑机接口技术,成为了“彼得2.0”——全球首位赛博格,其机械身体替代了自然功能,部分意识甚至实现了“数字化永生”。这一案例激发了听众对身份认同与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当身体部件全面被技术取代,个体是否依旧保持原有的“自我”?这一问题与哲学上的“忒修斯之船悖论”相呼应,即一个物体的所有部件都被替换后,它是否仍然是原来的物体。王教授指出,脑机接口技术带来的人格同一性问题,使得心理连续性与身体连续性均面临挑战。
王珏教授着重强调,脑机接口技术虽为人类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但亦伴随着多重伦理风险。一是身体安全风险,侵入式设备可能引发感染、免疫排斥,非侵入式设备则可能因电磁辐射带来健康隐患。二是自主性与身份认同危机,技术若能读取或影响大脑信号,将模糊“自我”概念,引发心理困扰。三是隐私与社会公平问题,脑机接口收集的脑电信号可能包含个人隐私,若监管不力或滥用,将造成隐私泄露、身份盗用等后果;同时,高昂成本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为此,王教授强调脑机接口技术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伦理问题,对人及其它生命体的健康和安全提供必要的伦理支持。202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一份关于神经技术的报告,在将脑机接口置于技术发展核心位置的同时,该组织呼吁对其加强规管并制定全球通用的伦理框架。2024年2月2日,中国科技部官网发布《脑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旨在指导脑机接口研究合规开展,防范脑机接口研究与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科技伦理风险。这是中国回应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和应用中潜在伦理问题,实现技术向善的重要尝试。
Part 02
讲座尾声,王教授提出,脑机接口时代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人类哲学观、伦理观的深刻变革。如何在不损害人类尊严的前提下应用这项技术,如何在技术增强与伦理限制间找到平衡点,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Part 03
讲座结束后,王珏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其回答既简洁又深刻。此次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与伦理学领域知名学者交流的机会,更激发了大家对科技伦理与生命形态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对脑机接口技术的科普,更是一场关于人类未来方向的深度对话,提醒我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应忽视对人性本质和社会价值的尊重。
✦
✦
✦
✦
✦
✦
文字 | 姚伟园
图片|何明泉
排版 |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