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0日15:30,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史学名家系列讲座”在九龙湖校区纪忠楼五楼举行。本次讲座由南开大学“杰出教授”、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中国史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王利华教授主讲。院长洪岩璧教授出席。历史学系系主任王华宝教授、副主任毕云副教授以及扬州大学王旭副教授与谈;江苏人民出版社康海源老师、南京师范大学潘明涛博士、扬州大学周志强博士、历史学系贺晏然副教授、闵心蕙博士、冯健伦博士、孙梓辛博士等院内外三十余名师生线下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李昕升副教授主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讲座伊始,王教授对“食物网”进行了释义,他欲借此概念描述人类以食物为中心历史地编织起来并且不断张大和演替的诸多关系网络。王教授强调,此次讲座的要旨是从饮食这一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出发认识人类历史,其目标是要寻找历史运动的底层逻辑,探索生命、生计、生态有机结合的生命史学体系。
人类有着自然和文化双重属性,王教授指出,人类与所在自然环境的第一个联结就是食物,食物资源决定具有肉体组织和生理特征的人能否活着,而人类的文化能力(首先是工具技术)决定人类以怎样的方式活着。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在身体之外建立起不断改进、更新、扩大与增强的食物“生产设备”和“加工车间”,这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主要标识。
漫长的体质进化使人类获得了广谱杂食性这一极其重要的生理特征,这意味着人类拥有更多生存机会,种群繁衍较少受到生态系统制约,以及大脑进化所需复杂化学物质具有更多可能性。然而,为了追求高产以养活更多人口和获得更高资本利润,大量作物被不断淘汰,导致种质资源丧失,人类从广谱杂食趋向为高度依赖有限的作物品种。王教授点明,这种高度依赖存在着巨大的食物风险,隐含着生物多样性的严重损失。
随后,王教授分析了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到“食遍天下”的转变。过去,自然环境差异导致资源差异又引起人类食料结构和饮食口味的区域差异,而如今人们的饮食滋味能够各随喜好,连主粮作物都大量进出口,蔬、果、肉类、鱼类以及各种食物成品、半成品贸易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这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产生的结果,交通条件改善、食品加工和冷藏技术进步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王教授也指出,农牧渔业和食品加工产业高度工业化、化学化,在带来充裕与富足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勇敢面对这一挑战并立即采取现实行动。
食物问题广涉天人之际,贯通古今之变。王教授总结道,食物历史是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一扇窗口,透过食物既可发现人与自然关系千差万别的历史面相,亦可于变动不居的关系面相中寻得其基本的线索。
讲座最后,王华宝教授、毕云副教授及王旭副教授围绕讲座内容展开与谈。王华宝教授以精炼的语言概括了讲座的精髓:“我们应立足基本生活,树立历史前提意识,构建立体网络思维,体现人类生命关怀。”他评价道,王教授的讲座不仅启迪了新史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运用文化概念视角,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启发研究中应将历史与现实、学术与生活紧密相连。
毕云副教授在总结讲座收获的同时,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交叉学科研究的基础建立在非历史学科的知识基础上,当二者出现冲突时,在史料与跨学科知识之间应如何抉择?”对此,王教授认为在对跨学科知识进行确定后,坚持科学本身,寻找史料与知识之间矛盾及出现的原因,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创新。
王旭副教授高度评价了王教授在讲座中展现出的深邃思考,他认为,王教授不仅为历史学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宏观的思考框架,还倡导了交叉思考的方式,并强调回归历史学的本源,这些观点不仅拓宽了听众的学术视野,更为历史学的研究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
王利华教授凭借其对于“食物网”演替的深入历史研究,生动展现了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特学科,透过时间纵深来认识一切的能力,提倡历史学建构与历史研究应更加关心人与自然,在思考改变世界中出现的问题中发挥历史学未来导向功能。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文案 | 吴忱恬 栾许姗 李昕升
排版 | 徐子涵 陈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