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读YUE美 | 领略敦煌艺术的千年时尚

学术   2024-11-11 11:00   上海  



敦煌,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兴盛而走向辉煌,成为中国西北塞外的一颗明珠。世界各地的人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为了亲眼目睹精美绝伦的壁画、彩塑等历史遗存和文物,不由得发出感慨——这就是一座数千年道不尽的艺术宝库。

随着“敦煌当代美术馆”的落成,杨浦再添一座文化新地标!家门口便能尽享“文化大餐”,何以敦煌?今天就带领大家从敦煌壁画的佛像手姿、建筑藻井、飞天云纹中,透视中国绘画的精粹,感受敦煌艺术元素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佛手纹



敦煌壁画中,佛像的手姿也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巨多,技艺精湛。下面,一起来欣赏敦煌石窟壁画里的佛像手姿,让菩萨“手把手”为你传授敦煌美学!


手印的常见种类

▲西魏 持花手 莫高窟第249窟 

▲十六国 礼佛手

莫高窟第272窟


▲北魏  持花手

莫高窟第254窟

▲十六国 菩萨手

 莫高窟第272窟

▲西魏  菩萨手

莫高窟第249窟


▲北魏 莫高窟第254窟

白衣佛

▲西魏 佛手

莫高窟第288窟


手印的演变


南北朝时期    

▲北魏 莫高窟第254窟

难陀出家因缘

▲北魏 莫高窟第254窟

白衣佛


南北朝时期,人物手形是前臂、手腕、手掌和四指连贯一起,呈“S”形,展现出了柔软、修长的造型特点,与那个时代所推崇的“秀骨清像”相呼应。

此时人物手形细长均匀,线条仿佛流水一般,一气呵成;手掌采用“凹染法”,顺边缘线先深后浅晕染之。



隋朝时期    

▲隋 莫高窟第390窟

隋代人物手形相对丰满圆润,手背和手指均用起伏明显的短弧线进行刻画。


唐朝时期    

▲初唐 莫高窟第322窟



▲初唐 莫高窟

第322窟

▲初唐 莫高窟第57窟

唐代初期,人物手指指尖部位偏细,指甲被包裹在指尖内,手指慢慢加粗,肌肉丰满却不臃肿,皮肉之中似乎水分十足,透露出无比圆润之感。

▲唐 莫高窟第148窟



▲中唐 榆林窟

第25窟

唐代中期,人物手指指尖的外形线有了变化,即一定程度上向外扩展,不仅柔软,而且肥胖。在一根手指中,指尖与指根的粗细相近。

▲唐 莫高窟第161窟

唐朝后期,指甲均相当修长,且上面涂有浅浅的色彩,给人一种瘦弱无力之感。


宋朝时期    

▲宋 莫高窟第76窟



▲宋 莫高窟第076窟

宋代人物手的造型接近于唐朝后期造型。其差别之处体现在手指分节用线上。


朝时期    




▲元 莫高窟第003窟

元代人物手的造型线条挺拔均匀,富于弹性,有圆润立体之美。


手印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藻井的由来

▲隋 莫高窟407窟

藻井是用美丽图案装饰的“天堂之门”。它包含花草纹、兽鸟纹、几何纹、云气纹、火焰纹等纹样元素,主要有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等构成形式。


藻井的演变


朝时期    

▲北凉 莫高窟第272窟

北朝时期敦煌石窟窟顶井心的主体图案为莲花纹,边饰为忍冬纹、飞天纹、火焰纹、几何纹、云气纹等。

▲北凉 莫高窟第272窟

▲西魏 莫高窟

第272窟



朝时期    

▲隋 莫高窟第420窟

隋朝在继承北朝斗四方套叠藻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飞天莲花纹藻井、缠枝莲花纹藻井和多瓣大莲花纹藻井等新样式。

莲花纹仍是主要装饰纹样,但是由北朝时期的圆轮式变为八瓣形大莲花纹样,形象更加具有写实意味。



▲隋 莫高窟第407窟


唐朝时期    

▲初唐 莫高窟

第205窟

▲初唐 莫高窟

第204窟

▲初唐 莫高窟

第373窟

初唐藻井的井心较宽大,井外边饰层次较少,重点衬托井心图案。



▲盛唐 莫高窟第123窟

▲盛唐 莫高窟第49窟

▲盛唐 莫高窟

第31窟


盛唐是敦煌装饰图案的顶峰时期,在这一时期,藻井装饰纹样由简而繁,层次由少而多,整体图案满密却极有秩序感,具有华丽繁复、规整有序的特点。

▲唐 莫高窟第85窟

▲唐 莫高窟第144窟

▲唐 莫高窟第161窟

晚唐藻井图案虽繁复精美,却在遵循旧制,并无多少创新,流于程式化。井心大小适中,多绘制莲花纹、动物纹和佛像。佛像出现在窟顶中心为初见,而动物纹的出现则带有很强的模仿意味。


朝时期    

▲宋 莫高窟第235窟

宋朝石窟的藻井纹样中,龙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而且发展出了双龙、五龙、团凤四龙等多种样式。龙采用泥塑制成,具有立体感,并且以敷金装饰,金光灿灿,熠熠生辉,大有腾空跃升之势。并且龙的寓意超越了皇权,具有更广泛的吉祥寓意。


西夏朝时期    

▲西夏 榆林窟第3窟

西夏时期的藻井纹样以藏密图像为主,绘制坛城图或八叶莲花九尊佛。边饰纹样也与宋朝一样丰富,多绘几何纹、禽兽花草纹等,这种装饰风格也影响了元代的藻井装饰艺术。


朝时期    



▲元 莫高窟第465窟


元代的藻井同西夏一样,虽然装饰纹样十分繁复,但是内容在重复前代,已无创新。



藻井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飞天云纹的由来

飞天一词最早出现在《北史·孝文本传》中,讲述了北魏时期一位居士因修炼功夫而飞升上天之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飞天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人们对自由、梦想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盛唐 莫高窟第103窟

云纹是中国传统纹样之一,在敦煌壁画中广泛应用。它们或作为细节装饰,或环绕着主体。云纹因与飞天紧密联系,也被赋予了“敬天”“神灵”等文化含义,寓意最高的境界,或最理想的环境。





飞天和云纹的演变


北朝时期    





▲北凉 莫高窟第275窟

早在北凉时期,敦煌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许多飞天的图案。受西域的影响,此期壁画多反映人世苦难的故事,强调那些悲怆的画面,所以整体风格比较阴暗、沉重,代表着天神灵气的云纹在此阶段出现极少。


▲北魏 莫高窟

第263窟

▲北魏 莫高窟第263窟

到了北魏时期,壁画中的飞天数量增多,飞天的活动领域也逐渐扩大。这一时期飞天虽然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但造型趋向汉化。

▲北魏 莫高窟第263窟


此时敦煌壁画风格单一,线条粗犷,云纹形态也遵循了这一风格特征。其样式多为带有云头和云尾的简单弧线。云头一般饱满多变,云尾大多直长而尖削,形似蝌蚪,分散在飞天人像周围。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至西魏时,此期“神仙世界”的内容开始大量出现,随之云纹的数量增加,并且逐渐出现一些小的变化。与北魏单一的形态不同,西魏出现了多重云纹的叠加和连接,对云纹的刻画也更加细腻,并且更加完整。






朝时期    



▲隋 莫高窟第266窟



敦煌飞天艺术以隋代最为辉煌和最具创造性。隋代飞天无拘无束,任意飞翔,表现出一种动感和生命的活力。

▲隋 莫高窟第376窟

此时云纹不仅仅出现在飞天图案的周围,还在藻井图案局部出现。

▲隋 莫高窟第266窟

▲隋 莫高窟第206窟

与北朝不同,隋代飞天图案周围几乎都有清晰疏朗的云纹。




▲隋 莫高窟第390窟


隋代还出现了更加立体的云纹图案。此时的云纹已不仅仅是平面、单色的云纹,而是以白色的云团作底,再在其上加以蓝色的细线勾勒出更加明显的转折线条,营造出云团窜动、变化丰富的动态。


▲隋 莫高窟第407窟



蓝色云纹下方,还用浅褐色线条轻轻勾勒出了云纹的卷舒线条,更是给云纹增添了氤氲空灵的动感。


唐朝时期    

▲唐 莫高窟第329窟


初唐云纹样式由隋代的流线云纹逐渐变成单勾卷朵云纹。朵云纹由内敛勾卷的朵云头和飘逸的云尾组成。此外云纹图案的数量明显增多,体积明显增大,云纹的描绘也显得更加真实和丰富。

▲唐 莫高窟第39窟

▲唐 莫高窟第39窟



盛唐的云纹除了托举神灵,还增加了力量和神秘之感。相比较于其他几个时期分散在飞天周围的云纹,此时云纹紧密地与飞天结合,而且存在于人物的下端,成为飞天的底座,仿佛有一股神秘、巨大的力量牵引着飞天前进,既表现了云的飘逸感,又为这个时代的风格注入了新的力量感。

▲中唐 莫高窟第158窟

中唐的云纹延续了盛唐的风格。飞天人物被满密的云纹图案所包围。云尾形态各异,但都朝着同一方向变化,并且逐渐变细,最后汇成一尾,把云纹的轻盈感和力量感给表现了出来。

▲晚唐 莫高窟第161窟

从晚唐进人入五代后,飞天的形象开始淡出画面,对云纹的刻画也不再繁复精致,多采用轮廓勾画和单色平涂的方式来表现。


宋朝时期    

▲宋 莫高窟第76窟

宋代敦煌壁画中的云纹承接了唐代余绪,造型动态上无所创新。


西夏朝时期    



▲西夏 莫高窟第327窟



西夏云纹风格和特色继承了唐宋,云纹形式以双勾卷云纹为主。但与之不同处是,云纹为双勾卷云纹,云层渐次均匀展开,色彩运用以白色、橘色和黑色为主,而云层的圈状形式,使云纹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元朝时期    



▲西夏 莫高窟第97窟



元代为敦煌壁画的末期,此时云纹出现了一个独特的形态:三勾卷簇云纹。它是在宋代云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形式更趋复杂,以其中一个为主云头,再辅以两个或多个卷云头,以逆时针旋转或者顺时针旋转的方式,进行多个方向的旋转变化。较之双勾卷云纹,其立体感更加强烈,前后空间的变化也更加突出。

飞天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世界上没有一处遗址能如莫高窟般绵延千年持续建造,同时保存下如此丰厚博大的艺术宝库和文献宝藏。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召唤下,丝绸之路的文化明珠,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参考资料

1、贾玺增.《鸣沙菩萨星耀大漠:敦煌装饰图案考》.湖北美术出版社,2020年10月

2、陶佳琪.敦煌壁画飞天形象在中国人物画中的运用和发展探究

.艺术科技[J],2024,37(11)

3、叶朗 顾春芳.《敦煌的艺术》.湖北美术出版社,2023年5月

4、数字敦煌:https://www.e-dunhuang.com/




推荐书籍


敦煌古代工匠研究

马德  著

文物出版社

K828.3/7122

馆藏地:总馆互动交流区(仅供阅览)


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敦煌四至十四世纪的手工业劳动者及敦煌艺术创造者的学术专著,分研究篇和史料篇两个部分。研究篇根据文献记载和历史遗存,对学术界及广大敦煌文化的爱好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说明;史料篇则是在对敦煌石窟和文献中保存下来的古代工匠资料进行全面搜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梳理。


鸣沙菩萨 星耀大漠:

敦煌装饰图案考

   贾玺增 著

湖北美术出版社

K879.414/1824

馆藏地:总馆中文书刊普通外借室


本书从多文化、不同社会背景的角度阐述了敦煌图案、纹样的表现、内涵和意义,并引申出敦煌图案与当代流行文化的关系,兼具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是一本学术畅销书。




数字资源推荐


y




在线阅读方式:杨浦区图书馆官网→数字资源→汇雅电子书→艺术

滑动查看使用方法

杨浦区图书馆


微信公众号ypqlib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
杨浦图书馆一站式阅读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