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同意将11月8日确定为“记者节”。自此,记者节成为继教师节之后中国独立确定的第二个以职业命名的节日。
去年以来,网红教师张雪峰关于新闻学的言论沸沸扬扬,有关要不要学新闻的争论甚嚣尘上,甚至直接导致很多名校的新闻专业招生遇冷。
张雪峰的说法,其实代表了当前一部分人对于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看法:写文字、配图片、拍视频,然后把它们发到社交媒体上——如今这好像已经成为一门人人都会的技能,那些在院校正儿八经学新闻的学生反而一毕业就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那么“新闻学”到底还有什么用?
的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意味着人人都是传播者。但需要厘清的是,人人家里都有炊具,也不见得人人都是大厨;同理,人人都是传播者,但不见得人人都能成为专业的新闻人——“新闻素养”,在当代仍然是个稀缺品。
新闻这一行,没有过硬的素质真干不好。不信就去看看那些从地震或是台风现场甚至是战场顶着险情发回来的新闻报道,去听听那些为了还原真相“深入虎穴”的记者带回来的鲜活故事,去想想那些努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动人时刻……
如果没有新闻人挺膺担当的勇气、处变不惊的侠气、技惊四座的锐气,新闻行业也就失去了正本清源、举旗定向的骨气和底气。
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敢说自己做得有多好。但值得相信的是,不论未来新闻业务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具备专业素养的新闻工作始终不可或缺,而且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或许一般人对记者的印象还停留在西装革履出席大型新闻发布会上,但只有真正深入这一行的日常,才知道记者其实是一帮敢于跟着采煤工人深入200米深矿井进行采访,为了拍一张照片背着30公斤摄影装备拔腿就跑,全天候待命、随时随地都能写稿的人。更别说是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当下,记者早已变成了集采、编、拍、播、剪等众多技能于一身的“六边形战士”。
要求越来越高,工作越来越忙,收入却始终波澜不惊。
那我们这些记者,到底还在坚持什么呢?
不久前,我受委托代表团队参加了浙江省记协组织的第十一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来自全省的17名好记者带着他们从业多年来积攒的好故事上台。
听完他们的故事,我从他们身上得出一个结论:要想当好一名记者,身上得有点“傻气”,得足够笨拙,才会真诚地“犯傻”。
此话并非空穴来风,看看这些记者们在干的事吧:跑监狱线的同仁想方设法帮助监狱里的艾滋病罪犯找回亲情、完成心愿;来自台州的同仁讲述了她和她的采访对象——“轮椅女孩”陈苗苗长达十余年的“量子纠缠”;来自宁波的同仁则每天半夜不睡觉,蹲守在路口倾听“陌生人的故事”……
很多时候,他们做的事情其实已经超出了“本职工作”的范畴,但他们不愿被“精致的利己主义”所裹挟,他们情愿“犯傻”,甘愿“吃亏”——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什么事比用自己认为“值得”的方式笨拙地记录这个时代更“值得”。
你们不觉得这些“笨拙”的记者们,很珍贵吗?
如果你们身边也有这样的记者朋友,请记得给他们一点掌声。
在我们看来
选择成为一名记者
就是选择与一种永远在路上
永远热泪盈眶的生活方式为伍
无论如何,我们都将始终在路上
用不断提升的专业素养
做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不偏不倚地为人民立传
为时代画像
最后送大家一首打油诗
以结束此篇
只要地球不爆炸,记者绝对不放假。
倘若等会就爆炸,立马准备做突发!
只要宇宙不重启,记者绝对不休息。
哪怕真的要重启,直播上线新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
A股全线翻红!近200股涨停;杭州餐饮消费券,开抢;5.7℃!气温创新低,周末雨水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