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药丨卡麦角林“无痛回奶”?药师提醒:使用需谨慎!

健康   2025-01-08 17:01   重庆  

近日,我们药师门诊来了一位孕妈(孕39周)名叫“小美”,她正沉浸于一种复杂的情绪当中:一方面,满怀喜悦地期待着“卸货”的那一刻,渴望将新生命紧紧拥入怀中,享受初为人母的幸福与满足;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即将踏上育儿征途的新手妈妈,心中也不免泛起对产后哺乳的忧虑与不安,担心自己能否胜任这一神圣而艰巨的任务,以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与不便。

于是,她从包里拿出一盒进口药物(如图1),说小某书上很多博主都说这个药物是回奶“神药”,生完立即服用1~2次,可以直接“无痛回奶”,想咨询下药师的意见产后服用这个药物回奶安全吗?

图1 卡麦角林

接下来,药师将深入科普网红“无痛回奶”药——卡麦角林,用它回奶真的适合吗?


卡麦角林是一种什么药 

人体的下丘脑可以分泌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它可以抑制催乳素的分泌,卡麦角林是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长时间作用于多巴胺D2受体,发挥抑制泌乳的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帕金森病、高泌乳素血症和乳腺癌。


可以抑制泌乳,为什么不作为常规回奶药推荐

虽然卡麦角林可以发挥抑制泌乳的作用,但是它并不是作为一款回奶药生产出来的,药品说明书[1]也明确指出不建议使用卡麦角林来抑制生理性的泌乳(如图2)。我们通常评估一种药物能不能广泛使用,不仅要看它有没有效果,还要看它的副作用等因素。下面我们来看看不推荐使用的具体原因:

 图2 卡麦角林药品说明书

1 该药物未在国内上市 
卡麦角林已经在国外一些国家上市并用于临床实践,但是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上市。而且,中国市场也没有卡麦角林的仿制药上市,所以国内临床上并没有普遍使用,药店内也购买不到。并且它是一种处方药,也就是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这也意味着孕妈们通过海外代购或者海淘的方式购买,药品质量来源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 该类药物存在严重不良反应风险 
该类作用机制的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等;尽管严重的不良反应较为少见,但已观察到可能引发血栓栓塞、神经系统问题及精神症状的变化。美国FDA(如图3所示)基于药物副作用的考虑,明确不推荐将此类药物用于抑制哺乳(卡麦角林和溴隐亭都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特别是对于妊娠合并高血压或患有高血压、癫痫的产妇。因此,此类药物并不适合所有人,随意使用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外,该类药物的半衰期可长达68小时,理论上经过5至6个半衰期后,药物可基本从体内代谢清除,这意味着口服后药物可能需要近14天才能完全代谢干净,也意味着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图3 溴隐亭在哺乳期使用的注意事项


想回奶,该选什么药物

能够发挥抑制泌乳的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西药和中药,其中西药的不良反应较大,具体对比分析,见表1。
目前维生素B6药品说明书及药典中没有“回奶”“退奶”等相关适应症,属于超说明书用药。研究表明[2]维生素B6安全性较高,但若长期(1个月-3年)服用较高剂量维生素B6可引发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呼吸急促和皮疹等。超大剂量维生素B6(>2 g/d)可导致感觉神经元病变,使身体的感觉功能严重损伤。 
单纯使用雌激素用于泌乳抑制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研究资料显示[3],使用己烯雌酚女性乳腺纤维瘤及乳腺癌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DA也同样不推荐该类药物用于泌乳抑制。 
溴隐亭2019年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禁用于哺乳期乳腺炎回乳[4],仅限于医疗原因而不能哺乳的情况,如死产、新生儿死亡、母亲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情况。它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疲劳等,大剂量治疗还可能致幻以及产生精神错乱和视觉障碍等。
表1:不同药物回奶对比[5-6]


想要回奶,什么方式最安全

自然回奶才是最好的回奶方法,想要安全回奶,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回奶思路。无痛回奶最关键的是通过逐渐减少乳汁吸出量来达到减少乳汁分泌的目的,而不是断崖式地彻底停止从乳房移出乳汁,这会加重回奶期间的不适,带来涨奶的疼痛,这也是乳腺炎的重要诱因之一。


总结

众所周知,母乳才是最适合宝宝的天然食品,也是宝宝的第一剂疫苗,能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保护婴儿免受一些短期和长期疾病的侵害,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医学界强烈建议母乳喂养。若宝妈因个人及社会因素没办法哺乳,推荐采用非药物方式进行回奶,卡麦角林毕竟是药物,早期使用回奶效果确实好,但有些人在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和恶心等副作用,有些人群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并不适合所有人,切忌未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自行跟风,吃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卡麦角林药品说明书[EB/OL].(2024-12-23).http://s.dayi.org.cn/mip/s/medical/1153991.html.
[2] 王少珍,廖联明.维生素B6的应用和不良反应[J].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7,3(5):298-304. 
[3] EVE L,FERVERS B,LE ROMANCER M,et al. Exposure to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J]. Int J Mol Sci,2020,21(23):9139. 
[4] 王颀,宁平,马详君.中国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0,14(1):15-19.
[5] 吴孟超,等.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6.
[6]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7.

作者简介
                   

涂丽丹 主管药师、妇产科临床药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洪青霞 主管药师、妇产科临床药师,温州医科大学苍南医院。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刘剑 主管药师、移植科临床药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王琳 副主任药师、内分泌科临床药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通信作者简介

周颖 主任药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研究方向:医院药学。


   

中国药房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的《中国药房》杂志将药学专业资源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构建了集药学类新闻宣传、行业焦点、科技知识、科普教育、继续教育在线培训等为一体的中国药房立体网络平台暨药事服务系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