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本科毕业时我就想转专业了,不过那时找到了一份国企的工作,待遇也不错还稳定,所以就想着先不留学了,干几年再说。
结果转眼又是疫情三年,疫情下更不用考虑留学了,我就安分地在单位里勤勤恳恳地干,但可能是确实太勤恳了,一天天上班上的我留学梦越发清晰、翅膀也越来越硬,于是疫情一结束,我就回到汉艺继续准备作品集。
今年的我成功斩获了艺术设计领域中,最、最、最适合我的offer,可算是苦尽甘来了,一旦雅思考下——我就要去英国啦!
|本期分享人|
获 伦敦艺术大学 圣马丁 生物设计 MA offer虽然现在大家总说文科就业难,理工科容易什么的,但作为一个学生物技术的理科生还是想说“不能以偏概全呀”。比如说我们专业吧,生物技术一听就是那种研究性特别强的专业,事实也如此,不读个硕博都很难真正进入专业领域中工作,本科学习只能说触及皮毛,所以毕业后我从事的也是其他方向的国企工作,害。但我个人其实对这种生物研究,理工科的东西不是特别感兴趣,本科四年学习已经够呛了,真继续钻研个三年硕士、五年博士,毕业再和生物技术多打几年交道,想想都觉得:碰巧我平时闲来无事喜欢画画,以至起了转专业的心思时,一下子就把目光瞄准了艺术设计领域,而伦艺圣马丁刚好有个名为“生物设计”的专业,左看右看都很巧妙,既能满足我学设计的兴趣,又能榨干本科的最后一点价值,妙哉,梦校offer就定它了。虽然现在已经offer在手,只差语言,但回想我这一路申请的历程,如果大家也心动了,我提个醒,跨专业学设计,尤其是学服装设计,那还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四年前我在汉艺报完班,正吭哧吭哧学着服设呢,结果工作上正轨了,想着服设怎么要补那么多基础知识,有画图、打版、还有调研等等,新工作的忙碌加上小小的畏难情绪,让我跟老师上着上着课就“消失”了。但时过境迁,四年的工作不得不说对我是极大的锻炼,对于不想上班的渴望远超出学作品集的困难,这次我硬着头皮熬下来了。虽然对比普通服装设计专业,生物设计对材料研究与实验性材料更为侧重,可以理解为对服装美观性的要求没有其他专业高,更适合我这样跨专业申请的人。但设计的思维终究和理工科很不一样,它需要一个故事的起源、然后通过调研发掘故事的内涵,并通过想象将信息联系起来做产出,虽然也有逻辑的成分,但更为抽象,创意和想象有时发挥着比实验更重要的作用。新疆的冰山与草原所以学设计的技术之外,我还要学思维,为了磨出设计思维,第一个项目熬了非常非常久。久到我经常给主带徐徐老师三连问,比如什么时候这个项目才能做出来呀?怎么还有那么多不懂的知识?我还要改多少次才能出头啊?直到有一天,徐徐老师再次面临我追问时,说:“要不你来线下学吧”。
于是我带上了大包小包的材料奔赴汉艺线下门店,后来的日子,要么在打版房里蹲在刘老师隔壁做版型,要么就跟着视传老师和其他同学在房间中画画、累了聊会天,再要么就是在徐徐老师附近画图,有什么问题随时问,进度一下就上来了。可能我还是比较需要陪伴的人吧,虽然线下线上做的是一样的事情,但是看到其他同学和我一起为了画图纠结到挠头、看到老师在隔壁做出一个个利落的版型,以及汉艺安静的自习区,都让我感到一阵平静,心静了问题攻克得就快了。
记得完成第一个项目,我用了十个月的时间,仿佛度过了极为漫长的一年。但把第一个项目做完后,我就get到作品集要怎么做了,第二个项目四个月,循序渐进,最后一个项目做出来时甚至不用一个月,一把赶上了24fall的末班车,并拿下了我最想要的生物设计offer。我这么一个生物技术背景的人,身边连个学设计的人影都很难看到,当初找机构我是两眼一黑瞎摸的。起初是在知乎上搜问题,看到了康石石老师的账号,然后顺藤摸瓜摸过来了,而经过这些年的学习,我感觉汉艺是非常适合我的一家机构。
新疆的极繁主义一方面,汉艺是少有涵盖专业打版老师的机构,刘老师的打版是属于指导我门外汉四两拨千斤,指导时尚专业的学生她们惊讶地哇哇叫的水平;
另一方面,汉艺是一个很全面的机构,比如说我绘画基础弱可以跟着视传学部的老师补基础,软件不太会还能约基础课的老师学习,最后排版也是负责排版的潇潇老师和我主带徐徐一起抓着提高我的表达逻辑与审美。而徐徐老师是真的很专业,我的第二个项目是根据我家乡——新疆,去结合当地土陶文化与当地特产去做一款生物皮革包,期间试了很多次的材料,什么卡拉胶、明胶、甘油、水混合,还有玉米糊与醋。当时因为卡拉胶、明胶那套方案做出来的东西太黏了,无法使用;后面玉米糊和醋的产品又容易裂开,卡了挺久的,问了徐徐后她给我找了类似的案例,给了不少建议。比如在最后修改到卡拉胶、甘油、水和碳酸钙那一步时,开裂问题再次出现,徐徐老师说之前有人做的时候加入纸屑解决类似问题,或许多一些纤维元素能缓和开裂的情况,后来我结合主题用了我们新疆的棉花,做出了具有柔韧性的生物皮革。
并结合新疆干果、果核、果皮,绘制出了与新疆舞蹈有关的图案。总的来说,在汉艺学习有种很放心的感觉吧,尤其是第一个项目做下来的时候,我还感慨过,原来只需要熬过第一个项目后面闭眼跟着老师做,有不会的及时沟通就能顺水推舟地做下去了。但现在这样其实也很好,国企工作与留学的路都走过,不会过于美化自己没走过的路,也更清楚自己选的动机与想法,而更感慨的是,四年后的我仍然有继续出发的勇气,这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