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是我国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英文主题为“Take the rights path”),旨在进一步宣传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青年学生的“防艾”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艾滋病、预防艾滋病和关爱艾滋病人的氛围。
艾滋病,全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这种病毒悄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让身体防线渐失抵御力,使身体对病菌“门户大开”。感染初期,可能仅有类感冒症状,像发热、咽痛、乏力,极易被忽视;随着病程进展,免疫系统崩坏,严重感染、肿瘤等纷至沓来,威胁生命。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全球每年新增数百万感染者,在我国,感染者分布于各年龄段、职业与地域,青少年也身处风险之中。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三大传染途径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眼泪、汗液或者唾液里的艾滋病毒是非常非常少的。脱离了人体环境以后更是几乎无法生存。拥抱,握手,亲吻,共用餐具、马桶,蚊虫叮咬等都不会传染。
性传播:性传播主要分为同性传播和异性传播,如果一个人和一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而不使用安全套的话,就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这也是感染上艾滋病病毒最常见的方式 。
血液传播: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会将艾滋病病毒输入血液,导致感染。甚至使用艾滋病感染者使用过的刀具、输血设备等,如果未经正确的消毒,都可能成为传播艾滋病病毒媒介。
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是通过母乳喂养使她的孩子受到感染。
二、日常生活接触会不会传播艾滋病
1.一般的社交活动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等。
2.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也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因为唾液、眼泪、汗水和尿液中不含艾滋病病毒。
3.马桶、蚊虫叮咬等都不会传染。蚊子、苍蝇等昆虫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三、怎样预防艾滋病
1.安全性行为,避免通过性生活感染艾滋病病毒。注意:性病患者比没有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一旦发生高危性行为,应及时到医疗卫生机构咨询和检测,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感染风险,用药时间越早越好,在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72小时内服用也有较高的阻断效率。
2.注意血液安全,避免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不吸毒;不非法卖血贩血。
3.避免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感染者应避免怀孕;艾滋病感染者应避免母乳喂养。
对于我们高中生而言,要怀防艾知识“护盾”,守好健康防线。树立正确价值观,对待性健康谨慎、负责;不涉足高危场所,远离毒品,拒绝共用可能沾血物品;对感染者抱以理解、尊重,他们是患者,需关爱而非冷眼。
红绸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终结艾滋之路,漫长且艰,却因社会共治而充满希望。在世界艾滋病日,让我们行动起来,用科普驱走无知,以关爱、责任谱写无艾“乐章”,共建健康中国,共赴健康生活!
供稿:政教处(吴高云)
一审:方晓飞 来运松
二审:何 炜
三审:冯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