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刺绣妙法莲华经卷
尺寸:443.5x55.5cm
经卷一卷,略有伤残,大体保存完好。经卷茶色地,经文乃用黑色绣线以及金线绣制而成。经文中遇有“佛”字,即用盘金工艺绣制,其他文字则均用黑色绣线绣制。经卷长4.4米,绣佛经2100多字,为元代刺绣佛经的鸿篇巨作。
刺绣在中国的历史十分久远,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刺绣很早就与佛教产生关联。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带动了工艺美术的发展,刺绣和织造亦被佛教所用。织造或绣制佛经,均为布施功德或是修行的重要方式。敦煌莫高窟125窟、126窟前出土的北魏时期的刺绣佛像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这也是现存最早的佛经绣像遗物。当时的刺绣佛经虽然没有传世,但莫高窟前出土的北魏刺绣上有很长一段的发愿文,说明当时刺绣佛经的技术已经成熟。又,梁惠皎《高僧传》卷五记载,前秦苻坚曾遣使送给外国“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张”,结珠弥勒像应相当于后世的辑米珠绣弥勒像,金缕绣像当绣有金线,织成像则当是一体织造而成,可见当时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绣制或织造佛像、佛经,已然十分成熟。
到了唐代,刺绣和织造技术均有发展,而佛教中的相关实物遗存也相对较多。当然,这主要见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遗存。当时刺绣佛经的例子,文献中也有记载。《杜阳杂编》就记载卢眉娘“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划分明,细如毫发”。现存最早的刺绣佛经,就是唐代作品,同样出自敦煌藏经洞。藏经洞中曾出有唐代刺绣《佛说斋法清静经》的片段,现存法国国家图书馆。这件刺绣佛经也是敦煌藏经洞中出土的唯一一件刺绣佛经,是现存刺绣佛经中难得的早期实例。后来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的织成金刚经卷,则是目前所知存世较早的用织成方式织造的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