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质量代表建议案例展示(二)| 奏响新时代“渔光曲” 高唱绿色“富民歌”

政务   2025-01-02 18:01   江苏  


数万块单晶硅光伏板整齐排列于水面上,宛如一片壮观的“光伏海”。光伏板下方水域里,去年首次养殖的“太湖1号”罗氏虾、“诺亚1号”大闸蟹已陆续“爬”上市民的餐桌。



去年10月19日,天宁区郑陆镇115.5兆瓦“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的首批36.9兆瓦发电单元成功投产。这片“光伏海”孕育着绿色的希望:光伏组件能发电,还能在高温时降低水面温度,为鱼虾蟹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渔光一体”不仅可以减少农户的鱼塘租金支出,更为他们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复合利用。


这首新时代的“渔光曲”,在我市多处传唱:2018年,金坛区直溪镇建设投运渔光互补项目,年发电量近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6万吨,减排温室气体约20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去年上半年,溧阳杨庄渔光互补项目正式开工;去年8月,由国信集团、新誉集团携手前黄镇共建的“渔光一体”项目,再次刷新了苏南地区单体规模纪录。


“渔光一体”集光伏发电与现代生态高效渔业于一体,实现了“一地两用”的立体式发展,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在我市纵深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征途中,这些项目为我市生态农业和新能源跨界融合树立了标杆,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渔光一体”发展寻求更优质的路径和管理模式。


长期从事农业的市人大代表戴飞对此深有感触。她长期关注“渔光一体”项目,看到了该项目“渔、电、环保”三丰收的特点,也看到了行业发展的瓶颈:缺少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产业标准;项目投资大,对养殖的集约化要求高,推广存在困难;渔光协同发展方面还需要提升等等。


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戴飞提出了《关于“渔光一体”为新能源之都插上高质量农业发展之翼的建议》,提出政府要引导,培育理念,推动渔业设施化、工厂化、智能化发展;要推进创新,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保障“渔光”项目高质量发展;要加大扶持,助推优企,培养“光伏+渔业”龙头企业。


该建议得到主办单位市发改委的重视,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等协办单位均积极行动。市科技局设立专题申报指南,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渔光一体”领域科技创新,加快形成可示范、可推广的成果。市农业农村局强调要坚持“渔”字当头,不能出现“重光轻渔”甚至“有光无渔”现象,对符合要求的项目,通过项目补助资金及金融信贷等方式予以扶持,推动“渔光”融合发展。国网常州供电公司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等多家单位开展《“渔光储”全电渔场低碳智慧用能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项目研究,推动打造绿色、经济、可靠的现代化智能渔场。


市发改委明确,要加强项目推进服务,确保“电足渔强”;要加强科技支撑,加强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研究中心、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制定“渔光”项目建设方案,助力项目科学养殖、提升产量、提高质量和尾水治理水平,推动“渔光一体”项目增产增效;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渔光互补”项目健康有序发展,探索建立将部分发电收益反哺养殖基础设施提升和渔业资源保护机制,推进“渔光”互促互进。


2024年人代会期间,钟楼团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很多高质量建议,其中,郝秀凤等10名代表提出《关于整治全市停车收费秩序的建议》、汤建军等10名代表提出《关于制定常州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的建议》、孙洁茹提出《关于推广网络安全保险,构建新型数字金融业态和网络安全生态的建议》。

来源:常州日报

常州人大
常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