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喜欢迪士尼?

财富   2024-12-22 21:00   上海  

PS:第一次纯手打+口述完成文章,有所帮助的话欢迎一键四连。


原本来上迪之前,并没有对上迪有很大的期望。


我并不那么细纠每个迪士尼角色背后的Storyline和性格特点,Ip吸引力可以说是淡淡的了。


但架不住周围的朋友们都在说:在上海必须要来一次迪士尼,不然吃亏的呀!作为迪士尼的精神股东,怎么可以过大门而不入呢?圣诞节多好的契机啊。


所以来了,可能因为没有特别的期待,反而获得了很多意外收获。


可以说上海迪士尼不仅仅是迪士尼,更是家庭/社会规则的辅助,人群情绪价值、多种文化交融的试验场以及社群内容的生产地。


A.家庭/社会规则的辅助

在中式家庭中,规则的划定主要集中在年长一辈当中,并以持续的言语输出、强制指责、家族式的文化威压为主。上位者的姿态总有些让孩童不舒服,引发逆反心理。


迪士尼乐园则是以明确的文字/孩童化的言语指导、氛围的构造让人群适应相应的规则


A.a明确的文字引导/孩童化的言语指导

从进园开始,迪士尼就开始引导游客每个部分、每个模块所需时间,让客人能自主安排游乐时间,以及增加时间上的确定感。


在劝诫方面,不同的游乐项目会以不同的主题角色的口吻、俏皮的口吻向游客输出规则。


比如在“加勒比海盗”项目,广播里提升的是“大海盗要牵着小海盗一起登上冒险之旅”;在“飞越地平线”的项目当中,演示视频里,年龄各异演员穿着形态各异的异国服饰教导规则,负责教导的陌生人也是以大朋友的方式与小朋友对话,抑扬顿挫的语句少了很多说教的气氛。


A.b.氛围的塑造

“言传身教”,“身教”一直在日常场景中缺位。上海迪士尼可以说在这部分实现了补充。


比如,在凡迭戈剧场,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互动,甚至在剧开场之前专门编排了短剧带领观众欢呼、喝倒彩、鼓掌,观众就此也成为戏剧文化的一部分。加上活泼的背景音乐,社交规则被更好地传播出去。

在友好氛围烘托下,孩子能更好地接受社会化的训练,这可能是学校、家庭难以塑造出来的。


同时也可以看到,迪士尼把教育的权力还给孩子。


以往场景教育的权利被把握在老师和家长的手中。而在迪士尼,孩子亦可以是老师。在上迪,时不时会看到孩子在鼓励家长挑战他们不擅长的事情,克服家长对刺激性游乐项目的恐惧。


平时家长鼓励孩子学习更偏向采取消极和恐吓未来的方式去劝导孩子学习。


而在迪士尼,孩子是以鼓励的形式引导家长以及同龄人陪他们一起参与到刺激性玩乐项目中。


“没有你想象那么害怕。”

“试过一次你会喜欢这种感觉的。


而成年人看到比自己小的孩子都信心满满地迈出了未知的步伐,也偶尔会在电光火石之间意识到平时对孩子恐惧引导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学习和尝试刺激项目,都是人类克服恐惧的办法。迪士尼会让人意识到,每一次等待.每一次尝试都能带来正向反馈。


B.人群情绪价值的鼓舞和宣泄

尽管时不时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声音,但无论从工作人员,还是参与到乐园项目的游客,都在尽可能地提供高情绪价值。


游乐项目和剧场项目的引导都以求助为主,如冰雪奇缘演出是因为“合唱团被困在山上”,所以邀请台下观众来救场;


“疯狂动物城:热力追踪”则是邀请游客来协助追捕“逃犯”,让观众能尽可能地释放善意。

即使是简单的排队,迪士尼等一众主题乐园也尝试用以下步骤来缓解人群的日常情绪。


空间上尽可能地予以确定性以及巧妙地运用遮盖手法,缩短游客的“心理排队时间”:

1.入口处大口径疏散人流,时间指示牌增强游客确定性

2.室内先是做小口径,大等待空间以昏暗灯光遮蔽视线,室内可爱造景,缓解排队焦虑


音乐的选择则是从熟悉度乐器选择去考量。


熟悉度主要是选取经典动画乐曲在微型剧场、排队通道中演出和播放,让游客在行进中有种回家、“过家家”的感觉。


乐器选择则偏向选择吉他、卡林琴等音色较为舒缓的乐器,减缓等待的焦躁。


整体提升了人群的情绪快乐度,让每个进入乐园的个体尽可能地释放善意因子,成为迪士尼主题乐园的USP。


同时,释放情绪也是迪士尼乐园重新塑造游客气场的方式。剧场演出穿插的“喝倒彩”和“经典大合唱”也是让游客直抒郁结之气的方式。偶尔在迪士尼当个坏小孩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更别提让人产生肾上腺激素的“抱抱龙”和“创极速光轮”,舒缓的“解压”项目——“甩驴”都可以释放压力。


C.多种文化交流的试验场

这主要和迪士尼开设的城市也有关系。迪士尼的选址基本都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游客来自五湖四海、全球各地、多语言交融,产生出不同的本地化,从而吸引高净值客户的“集盒打卡”行为,拉高这类客户的长期价值。


以上海迪士尼为例,部分剧场演出融合了北方地区的捧哏和常用上海话;排队时游客间的信息交流,都在促进各个乐园迸发新的创新点,真正把“从游戏中学习”融合入了乐园的游玩体验当中。



可以只是买一张门票,即使不带任何周边。迪士尼总有办法让你带些不一样的东西回家。


D.社群内容的生产地

迪士尼本身的Ip就很具有话题性。更有意思的是粉丝自发组合、DG的推波助澜以及多样化的迪士尼路线/饮食/抵用券攻略。


D.a 粉丝自发组合

上海发达的“粉丝经济”“痛包文化”“穿搭文化”带动了迪士尼有关的小件产品的售卖,并组建出多样化的产品,分享在社交网络上,形成品牌热度。


因为这类内容来自不同的游客,所以内容的生产动力源源不断,且辐射全球范围。


D.b DG的推波助澜

因为要卖出对应的产品,所以DG要预测有可能火的产品,分享Zui新的季节产品信息,这部分弥补了官号单一输出口径,增加了内容地理位置生态位的覆盖,既减免了营销费用,又带动了产品销量。


D.c 多样化的迪士尼路线/饮食/抵用券攻略

门票的多样性、眼花缭乱的餐厅、不定时掉落的抵用券,给迪士尼乐园新手玩家带来的困扰不少。


用户层面,亲子家庭、情侣打卡、闺蜜拍照、独行“胆小鬼”等等不同的用户诉求也进一步分化了攻略内容。


不同时节、不同时间、不同内容形式等等都给了用户生产内容的机会。只要用户来了迪士尼,就可以生产专属的、利他的内容,提升了用户的价值感,也是用户在迪士尼感受到快乐的原因之一。



最后的话

圣诞前后期间的上迪体验比预计的好很多。确实是上海旅游必打卡的景点。


如果说有什么期待的话,就是希望迪士尼的股价重回200+高峰,不要辜负各位精神股东的期望。


各位近期要来的小伙伴,建议避开寒假周六、周一这种大热门。


为什么要避开周一?因为上海的博物馆和部分景点周一不开门,上迪成了唯一的选择。


买票前记得看下到底是官方App价格便宜还是飞猪便宜,能提前10天定会更加便宜。


最近官方有送100餐饮抵用券,整体会比平台便宜。


一个人来怕玩不好?放心,迪士尼乐园和周边的游客会把你照顾得很好,还有好多孤独的灵魂汇集在这片Disneyland。


什么?问说为什么这期没有财经分析,因为这篇文章是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纯手打+口述出来的,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2024.12.22 写于上海迪士尼乐园


小许二三事
海外美股投研信息分享,更新不易,你的每个点赞都是优化自我信息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