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梅花要画81天?摔个南瓜就不“难”了?冬天也有“粽子节”?原来……

文化   2024-12-21 11:00   北京  


12月21日,冬至,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到来。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团圆祭祖、吃水饺、吃汤圆……各地冬至习俗不尽相同,但都蕴含着对团圆、和谐、吉祥等美好寓意的追求。


什么“梅花”要画八十一天?

孙丛丛

民谚说:“长到夏至短到冬,冬后一天长一葱。”从夏至开始,北半球白昼变短,直到冬至,开始“天时转日长”的新一轮往复。冬至虽代表“数九”的开始,但此时天地阳气逐渐回升,寒尽春归也就不远了。

在山东,冬至大如年。俗话说:“冬不推,腊不捣。”在多地农村,人们在冬至这天不用外出劳作,如果碰巧下雪,全家老少甚至闭门不出。这一天,有“家家户户吃水饺”的习俗,许多民众习惯以“饺子就酒”来开启过冬的仪式感。不同区域吃饺子也各有讲究。在胶东沿海,家里的女性成员一般会在冬至来临前到海边打蛎子,回家后配上时令蔬菜,包成饺子,味道十分鲜美。在鲁中地区,人们有用煎饼卷水饺的吃法,或把饺子包成翘角元宝状,又称元宝馄饨,寓意吉祥圆满。

除了吃饺子,山东临沂、泰安等地还保留了冬至“蒸冬”的民间习俗。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米丸,或者用蒸饽饽、蒸窝头代替,称作“团圆子”或“冬至团”,象征团团圆圆。有民谣唱道:“蒸冬蒸冬,扬场有风”,生动地反映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

在山东枣庄滕州一带,冬至吃羊肉、喝羊汤是地域特色饮食习俗,相传自西汉时期就在民间沿袭,意在祛除疾病、强身健体,以求来年扬眉吐气。滕州羊肉汤的做法也十分细腻、考究,一般先把羊肉煮熟后捞出晾干,上桌前再把肉和汤一起熬炖。用这种回锅做法做出的羊肉汤,汤白肉烂、不膻不腥、口感鲜香,是寒冷冬日里暖身又滋补的不二之选。

冬至之大,还在于各地有“贺冬”“拜冬”之俗。《汉书》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旧时,民间“贺冬”会用各种食物做成“冬至盘”,赠予亲朋好友。如今,山东多地农村仍有“肥冬瘦年”之说,即宁愿节俭过春节,也要在冬至礼俗上尽情尽兴。冬至的夜晚,许多人家还要摆放供桌、焚香奠酒。

过了冬至,就是“数九”了。漫长的寒冬,除了要修身养神,旧时人们还会进行一些消寒活动。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述:“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如今,山东青岛、淄博等地仍有“点梅待春”的习俗,孩童用朱砂或墨汁点染梅花,待到九九八十一瓣全部涂完,便到了“出九”的日子,寒冷的冬天也就过去了。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且待春来,且待花开,万物又将向阳生长、蓬勃昂扬。


摔了南瓜就不“难”了

朱  萌

陶寺古观象台 马二保 摄

日出东方,当金色霞光攀过山西襄汾塔尔山头,从陶寺古观象台夯土柱的第二个狭缝间挤出时,站在观测点的人们便知道——冬至到了。

翻开陶寺文化的文明史篇,先民通过夯土柱狭缝观测塔尔山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近些年,在陶寺古观象台迎接来自冬至的第一缕阳光,是许多气象、摄影爱好者独特的仪式感。而今,走进陶寺遗址博物馆,通过观象台遗迹复原的互动装置,还可以看到古人观测冬至的场景和冬至生产活动的剪影。

时光轮转,千年一瞬,至今山西各地依然保留着不少独特的冬至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晋北一带把冬至前一天称作“闹冬”或“熬冬”,重点不在“闹”,而在吃。冬至前夕,人们煮一锅用猪肉、土豆、粉条和豆腐做的大烩菜,或是香气四溢的涮羊肉、羊杂割,一家人围坐一起大碗大碗地吃,回望过去一年、畅想来年,度过“闹冬”之夜。

到了冬至这天,从一大清早开始,家家户户剁馅儿的声音便不绝于耳。在“面食大省”山西,从南到北的饺子有着各自的风味,为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增添了更多地方特色。

永济牛肉饺子,是运城永济一带的民间小吃,相传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以“擀面轱辘一猛通、饺子皮儿对对出、大碗不用手来端、永济饺子泡着吃”这“四怪”闻名。雁北玻璃蒸饺流行于大同、朔州等雁门关以北地区,以当地盛产的土豆为原材料,成品外皮如玻璃、水晶一般玲珑剔透,口感极佳,是一道可观可餐的地方风味。在忻州宁武,饺子被称为“扁食”,其特点是皮薄、馅大、肚儿圆,吃法丰富,氽、煮、蒸、煎、炸、烩、焖、溜各样皆有。

每逢冬至,除了吃饺子和馄饨,山西还有一些地方会吃糕,比如和顺吃油糕,灵石吃黍米糕。“糕”与“高”同音,人们用吃糕祈盼来年步步高升、平安顺遂。

在晋城高平、阳城等地,冬至清晨,人们挑一个颜色鲜亮的南瓜,将瓜嘭地一声摔到地上,再把砸得四分五裂的南瓜和小米熬成一锅粥,全家人一起喝掉。据说,“冬至摔瓜”这一风俗在全国各地冬至风俗中都很少见,关于它的解释也众说纷纭。有人猜测,“南”谐音“难”,“摔南瓜”象征着把这一年的困难消除,吃南瓜粥则暗含克服困难之意。

滋补养生,也是山西冬至食俗的特色。在太原,人们用“喝头脑”来抵御即将开始的数九寒天。头脑是太原的特色早餐,将羊肉、山药、莲藕等食材熬煮成黏稠的汤,配黄酒、稍梅食用,是“老太原”的冬日必备饮食。在更为寒冷的晋北一带,流传着“冬至不吃肉,冻掉脚指头”的俗语。大同铜火锅将塞北的粗犷与羊肉的鲜美完美融合,清汤配羊肉,暖意融融。朔州的右玉盐煎羊肉在制作时只需一只羊、半碗水和一把盐,经过焖煮,羊肉肥瘦相间、肉质鲜美,暖心暖胃。

从代表着上古农耕文明智慧的陶寺观象台,到三晋大地代代流传的冬至饮食、习俗,满怀希望的冬至,是安身静体待春归的新开始。


这个地方好奇特 冬至也是“粽子节”

郭凯倩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每逢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古人称:“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由周至秦,人们都以冬至日为岁首。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至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冬至仍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广西,有着“冬至大过年,人间小团圆”的说法。民国时期《贺县志》记载:“贺邑人民对于祀腊、元旦、春社、秋社、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各节最为重视,鸡黍酒筵合家团聚。”冬至日,在外地的广西人纷纷返乡,与亲友同乡团聚、祭祖、庆贺往来,冬至也因此有了团圆、缅怀、感恩等寓意。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在广西各地普遍流行,在贵港等地还流行着冬至前三日祭扫新坟的习俗,名为“拦冬”。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隆重的仪式之后便是热闹的聚餐,谓之“食冬”。在广西,冬至团圆饭有着独特的意义。在年尾,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聊着家长里短,说着过去一年的收获,于浓浓烟火气和满满仪式感中品味亲情温暖。

广西人的冬至饭桌也有各式各样的讲究。“今年冬至进补,明年三春打虎”,冬至进补是传统风俗,广西冬至饮食也与养生息息相关。

在广西南部,鸭子是冬至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当地有“冬至体热要吃鸭”的说法,鸭子性味平和,老鸭煲、柠檬鸭、白切鸭等菜肴在冬至饭桌上十分常见。

在宾阳、龙州、那坡、扶绥等地,鱼生是冬至的头等大菜。当地有“冬至鱼生”的俗谚,认为冬至外阴冷而内阳热,宜吃凉性鱼生润肠。

在玉林过冬至,有“糯米补气”的说法,家家户户包米粽。这一习俗由来已久,清《广西通志》就有“十一月冬至蒸粽”的记载。粽子以精盐、南乳、豉油、五香粉为调料,以猪肉、海味、绿豆、栗子等作馅,蒸煮熟透后香气四溢,还能补益气力,是玉林人最为喜爱的食物之一,因此当地也称冬至为“粽子节”。直到今天,临近冬至的时候,同村同宗的人们仍会聚在一起,洗糯米、包香粽、煮粽子、祭祖先、吃团圆饭……吃的是亲缘维系,续的是文化传承。

订阅报纸点这里

↓ ↓ ↓ ↓ ↓ ↓ ↓ ↓ ↓


↓ 点击公众号关注“中国文化报”,共享文旅新动态 ↓


编辑 | 吴迪

中国文化报
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发展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