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档综艺节目,竟能看得着急上火生闷气,是不是叫人意想不到?回头到社交媒体上一看,观众的郁闷上了热搜,又给这档节目贡献了一波流量。于是,观众更郁闷了,感觉似乎被节目组“算计”了两回。
其实也未必是两回,由综艺节目衍生而来的电影正摩拳擦掌呢,一波新的伤害恐怕已经在路上。还有勇气看的话,凉茶之类下火的东西,得备上了。
这种观看效果太夸大其词了吗?还真不是,近日,某档据说是“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节目”就产生了这种效果,甚至比这里所描述的更夸张。
大约是由于部分节目嘉宾的表现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不少网友猜测,节目存在剧本,奇人异士与名场面是演出来的、剪出来的,于是深感自己不仅被气到了,还被忽悠了。结论是,更气了。
对于某一综艺节目在多大程度上有剧本、具体是什么样的剧本,笔者没有能力调查求证,不过仍想劝劝因此气愤的观众,莫生气。因为,只要是节目,就必须得有剧本。真人秀有剧本,不算忽悠人。
许多年前,视听行业内就对何为真人秀形成了一定共识。简单来说,真人秀的本质是秀,所谓秀,指的就是虚拟、加工、展现,冲突性、游戏性是其内在特征,一定的纪实属性是为了秀得更漂亮。真人秀的情节编织、节目走向必须依靠经过精心设计的任务、环节、规则来引导推进,否则,一帮嘉宾聚在一起大眼瞪小眼或无目的尬聊,不可能做成一档节目。而这些任务、环节和规则,就是广义上的剧本。追求不带任何秀的成分的纪实感,看电视、上网恐怕都不行,只有监控录像才可能满足。
尽管真人秀的剧本不是常规意义上规定了具体台词、情节的那一种,但它依旧深刻影响乃至决定了节目的内容、风格和气质。如果再把剪辑等环节的二度、三度创作考虑进来,可以说节目组对于真人秀有着极强的规划和控制能力,不亚于拍电影、排话剧,套用演员辛芷蕾参加某综艺时的一句话:“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常规操作,谈不上欺骗,剧本的事可以翻篇,可是一想到节目组是依据剧本、按照规划,故意把节目做成这样的,似乎更让人生气了。
专门把镜头对准婚姻中的摩擦乃至矛盾,拿显微镜放大了给人看,从传播的角度考虑,可以理解。对于大众传播尤其是互联网传播而言,情绪是比信息更要紧的东西。通过节目输出以及社交媒体上的运营发酵,挑动观众的负面情绪乃至对立情绪,容易形成话题、带动流量,事实也正如此。流量背后当然就是广告、是商机、是真金白银。
这么干虽然逻辑上可以理解,但不能够肯定、不能够支持,甚至不值得尊重。
镜头、平台、资源,意味着话语权。一旦手握某项权力,就必然同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倘若一档节目引起了观众对婚姻家庭、对亲密情感关系的警惕、焦虑乃至嫌恶,那么其在价值坚守与引领方面,就没有尽到媒体的基本责任。综艺节目必须有边界——表达的边界、情感的边界、价值的边界,找到“边”的意义在于以此为界、守住底线,而不是瞄准了之后,处心积虑地狠狠擦它。
至于辩称,此类节目意在启发观众反思婚姻中的问题云云……可歇歇吧。笔者本想用叙事作品中隐含作者立场的理论予以反击,但好像没必要,识破胡说,凭常识就够了。
请注意,没有一档正经的法制节目是通过生动描绘犯罪现场、细致介绍犯罪方法的方式普法的。揭示不等于欣赏,展现不等于撺掇,观察不等于撩拨,在不应该发力之处加油添柴、煽风点火,究竟为的是什么,做节目的、看节目的,心里都有数。暴力美学和暴力陶醉,观众分得清。不幽默但很可笑的诡辩以及抖机灵的假话,少说,能不说就更好了。
面对各种各样的声音,观众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据说,参加气人综艺节目的某位嘉宾,个人演出遭到观众厌恶抵制,这种局面大约是节目组和嘉宾始料未及的。可见,自诩“老法师”也最好别玩火,容易引火烧身。
流量是好东西,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许多正能量满满的综艺节目包括真人秀,比如《故事里的中国》《快乐再出发》等,让人看到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看到历经时间考验的梦想与友情,家国情怀或个人情愫都能收获极高的收视,并带给人温暖慰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干干净净、堂堂正正把事做了、把钱挣了,有什么不好?糟践观众也糟践自己,真没必要。
哦对了,总喊“狼来了”可能引发的品牌透支、信用破产、市场失灵,可能对下流量大棋的人来说,更有说服力吧?知道害怕,懂得敬畏,是好的开始。
订阅报纸点这里
↓ ↓ ↓ ↓ ↓ ↓ ↓ ↓ ↓
↓ 点击公众号关注“中国文化报”,共享文旅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