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参会代表发言摘登

文化   2024-12-25 07:43   北京  
01
把年过好,把日子过好,
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刘魁立
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我国非遗保护事业中值得热烈庆贺的一件大事。
春节申遗成功,意义重大。如果说,过去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那么,现在它已变成全人类珍视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生活历史中的一件盛事。我们认识它、对待它,也要有新的视角。
和中国其他非遗项目相比,春节的规模和意义最重大:
过年参与人数最多。14亿中国人和6000万海外华人都要过年,都是这一项目的保护者、传承人。中国国土以及有海外华人居住的地方都是过年的文化空间。
中国人过年时注入的情感最深厚、最丰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国人欢欢喜喜过大年,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要绘制新的蓝图,付出新的努力,迎接新的生活。
春节的社会实践活动,集合了很多非遗项目。所有非遗门类在其中都有全面、完整、鲜活的体现,统一在辞旧迎新的主题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呈现为过年的雄浑壮丽的交响乐章。
过年是和自然交流、和祖先对话、和家人与社会情感联络。我们应该为此自豪,努力保护传承年文化。
通过过年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年”具有重人伦、重亲情、重礼仪、重和谐的特点,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和礼俗,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
过年是标志性的民族文化活动,能够显著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使我们更尊重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
过年期间,人人和善、事事商量,讲礼仪、守规矩,举止言行和蔼可亲,有助于培育道德情操。
过年是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调剂,是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休憩。它本身既是对昨天的总结,也是对明天美好生活的畅想、期盼和筹划。
过年是集中展示广大民众艺术才能的好时机。很多文化精粹都附丽于、展现于年节活动中,社群内部的组织协调和团结合作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年文化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互鉴的桥梁,在全球广泛传播、发展,见证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保护年文化,人人都是传承人,大家都能有所作为。希望大家把年过好,把日子过好,让我们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
02
系统保护 薪火传承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陈广胜
近年来,浙江坚持守正创新、因地制宜、保护优先、融合发展,争创非遗系统性保护发展先行省。
聚力体系建设,夯实保护传承根基
一是强化政策标准体系。出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薪火行动方案》,实施标识打造、产业培塑、融合激活、制度护航、数智赋能、人才培优“六大行动”;牵头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标牌、标识和名称使用规范》长三角区域统一地方标准,制定非遗领域相关标准326项。
二是完善项目名录体系。开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8+N”保护行动,实施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八个一”保护措施,高质量完成10批167位国家级传承人记录工作;加强非遗文献资料收集、保存和研究,率先编纂出版5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丛书,建立省非遗文献馆。
三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协同育人平台,认定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31个、非遗研究基地9个。
聚力载体培育,拓展传承体验空间
一是建设非遗场馆。建成集成保存保护、传承传播、展示展演、教育研究、创意研发五大功能的省级综合性非遗馆,全省建成市县综合性非遗馆49家、非遗专题展示馆717家。
二是狠抓“一站一坊”。推进“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全国试点,建成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22个、省级非遗工坊225个,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和群众就业增收。
三是创新“非遗+”空间。建成省级非遗体验点53个、非遗美学生活馆53个、非遗旅游景区169个、非遗主题街区30个,助力文化传承和消费促进。
聚力标识打造,擦亮浙江非遗品牌
一是擦亮“世界茶乡看浙江”金名片。成立保护发展联盟,出台系统性保护意见和年度报告,开启“茶+万物”模式,创立25家省级“非遗茶空间”,实现“非遗传习所+茶空间”业态叠加。
二是加强“丝、瓷、茶、剑、雕”等非遗保护,采取“一业一品一策”方式予以精准扶持。
三是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开展“浙风古韵·戏曲词牌整理”等行动,归集传统戏剧曲牌2716个,绘制戏曲词牌基因图谱,建成传统戏剧数字曲牌库,新越剧《新龙门客栈》火爆“出圈”。
聚力数智赋能,激发非遗创新活力
一是建立数据体系。加强全省非遗数据库建设,实现跨层级资源互通,已采录各类数据500余万条;推进非遗数据体系建设试点,累计开展1192个省级项目、4200余个市级项目、1.2万个县级项目的信息汇聚和关联工作。
二是探索数字治理。开发“非遗在线”多跨场景应用,构建“三色”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对省级以上项目存续情况和传承人传承活力的智能闭环治理;注重绩效评估,发布全省非遗保护发展指数。
三是创新应用场景。发布首部生成式人工智能非遗短片《钱王射潮》,建设“非遗Go”数字应用,构建非遗保护知识驱动大模型1.0版,对非遗数据进行智能分类与标签化处理,初步实现AI智能问答功能。
聚力活态传播,扩大非遗社会影响
以非遗为主题,组织丰富多彩的展览、市集、研学等沉浸式体验活动,其中,“浙江非遗嘉年华”全网曝光量超1.5亿;推进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连续7年举办“少年非遗说”浙江传说故事讲述大赛,10万余人次参与;在杭州亚运会、G20杭州峰会、良渚论坛等重要活动中充分展示浙江非遗,提升非遗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03
让非遗之光点亮中原大地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 黄东升
近年来,河南主动融入黄河国家战略,持续推进文旅融合,让非遗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时代光彩。
奏响沿黄九省区非遗保护“大合唱”
认真履行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协同机制秘书处职能,做好服务工作,印发《2024年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行动计划》,牵头起草《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建设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协调黄河流域各省区开展非遗专题研究,遴选优秀理论成果汇编成册;依托河南非遗直播间和直播广场,累计组织5期沿黄九省区非遗传承人“黄河岸边话非遗”系列活动,网络播放量700万人次;持续开展黄河流域非遗资源数字化工作,上线黄河非遗“一张图”,绘制非遗可视化知识图谱。
书写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新篇章”
一是加快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先后成立正处级管理机构,分别核定事业编制35名、25名,确保“有人建、有人管”;投资1.4亿元建设说唱文化(宝丰)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馆,投资15.5亿元建设洛阳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展示中心,预计2025年上半年建成开放。
二是全面推开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6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扩大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覆盖面。太极文化(温县)生态保护区启动市县两级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工作,颁布实施《焦作市太极拳保护和发展条例》。登封少林文化、陕县地坑院文化、濮阳传统戏剧文化等省级生态区在传统村落生态修复、社会传承场所认定、对外传播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
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活起来”
一是实施非遗点亮计划。坚持“政府搭台、高校赋能、企业助力、乡村重塑、传承人参与”,引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的400名专家、6000余名青年师生,在鹤壁浚县古城、信阳浉河区柳林老街、洛阳栾川重渡沟、焦作温县陈家沟村等地,累计落地140个非遗创意空间和149项文创。
二是打造非遗美学空间。建成开放河南非遗美学馆,非遗艺术装置与空间营造成为亮点,吸引年轻人“打卡”体验;开封市在开元广场举办34期“非遗市集”,累计有200余项非遗项目、5000多名非遗传承人参与,吸引游客近400万人次。
三是推进非遗进景区。支持热门旅游景区植入非遗业态、丰富游览体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开设“非遗里的河南”“纸上河南”“布老虎和泥泥狗”3家非遗店,今年销售额预计突破3000万元。洛邑古城积极引入非遗项目,建设传承体验中心1个、非遗主题民宿2家、非遗工坊4个、非遗商铺11家。
四是创新非遗传播方式。通过创意与科技的有机融合,推出“河南非遗奇妙游”系列视频。春节申遗成功后,计划联合河南卫视共同策划推出2025河南春晚《新春非遗奇幻庙会》节目,集合100名“河南非遗新青年”,打造河南非遗传播新亮点。
04
持续提升节气文化
传播力、影响力、感染力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
(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 付 娟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二十四节气”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二十四节气”保护的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多年来致力于二十四节气的调查研究、传承传播、创新弘扬。
一是牵头建立节气文化保护传承机制。牵头编制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建立“6+N”保护传承模式,即每年制订实施一个工作计划,推出一批研究成果,策划一项专题展览,举办一届文创大赛,召开一次工作年会,形成一份保护传承报告,组织推动若干项保护传承活动;牵头发起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组织创建一批节气保护传承示范基地。
二是加强节气文化研究阐释。组建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深入挖掘节气文化丰富的科学内涵、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编撰出版著作数十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开展田野普查,建立节气资源数据库;研发中小学生节气系列研学实践教育课程,推进节气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每年举办体验活动近百场;推动节气文化全网全媒体传播,覆盖受众超1亿人次。
三是促进节气文化活态传承。策划举办二十四节气主题展、沉浸式艺术展以及摄影图片展等一系列展览展示;会同北京市文物局举办二十四节气文化作品设计大赛,会同中国邮政、中国金币集团等机构设计发行《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二十四节气金银纪念币;指导和推动各代表性社区持续开展节气文化活动,引导带动全国各地建立一批节气文化主题园区、街区。
四是加强节气文化国际传播。近年来,二十四节气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举办,节气文创作品走进迪拜世博会等重要展会,二十四节气元素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05
留住古韵乡愁
将“非遗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江西省婺源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 杨 帆
江西省婺源县非遗保护中心成立于2012年,承担着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日常管理、全县非遗保护传承以及婺源徽剧传习所的工作职能,立足“最美乡村”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将“非遗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是坚持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整体性保护理念,将《江西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纳入婺源县“十四五”规划纲要。
二是推动县政府实施“自然环境保护、徽派风格保护、保护小区建设”三大工程。同时,选择江湾、虹关、篁岭等一批非遗资源集中村落,设立12个文化生态保护小区,采取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共建模式,整体保护自然环境、传统风貌、民俗风情等。
三是构建“传承基地、城乡学校、活动展会”三个平台建设。依托以华龙木雕、甲路伞厂为主的企业,婺源徽剧传习所为主的文化事业单位,婺源茶职院为主的专业院校,长径傩舞团为主的民间院团,以及传承人手工作坊等平台,分批设立非遗传承基地53个。在全县11所中小学开设徽剧、茶艺、歙砚制作等非遗兴趣班,开展“我眼中的家乡非遗”“青少年非遗推介官”等系列活动,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非遗的种子。
四是坚持“文旅融合、非遗先行”的思路,促进非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共赢发展。以国有资金带动民间资金,先后建成婺源非遗展示馆、徽剧艺术馆、江湾非遗馆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非遗展馆,形成了以国有展馆为核心、民营场馆百花齐放的非遗展陈体系;积极培育新业态,推出非遗主题旅游线路11条、研学项目8个、非遗民宿40余家、文创产品120余种,打造了篁岭“晒秋”、梦里老家“板凳龙”等多个“出圈”爆款产品,全县4A级以上旅游景区均有非遗项目常驻。
06
让非遗“传”下来、
“热”起来、“潮”起来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政府区长 崔 飞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中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与自然风貌相得益彰。通过十年的探索实践,榆阳区形成了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创新的经验和做法。
坚持系统性保护,让非遗“传”下来
摸清家底资源,全面普查和系统整理区域内非遗资源,建立非遗项目数据库,共列入非遗项目十类253项,夯实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健全保护机制,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任务;加大经费保障,将保护经费列入全区财政预算,根据级别给予代表性项目每年1万元至5万元的传承保护经费,每个传承人给予每年3600元的传承保护经费。近3年,榆阳区本级财政累计投入4000万元。
坚持多渠道传播,让非遗“热”起来
坚持推进非遗进校园。在中小学开设陕北民歌、剪纸等课程,唱一首陕北民歌,哼一段陕北说书,几乎成为学生的标配能力。
坚持常态开展非遗展演。民俗博物馆、活态技艺坊等非遗展馆定期开设“榆阳书场”“小剧场”等活动,累计演出1300余场次,覆盖逾30万人次。
坚持塑造非遗品牌。承办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带动陕北说书、横山老腰鼓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火爆“出圈”,吸引60余万人线下观展,线上点击量达6亿多次。
我们找到了能源城市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密码,那就是打好非遗这张牌,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
坚持多业态创新,让非遗“潮”起来
注重把非遗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有机结合。在文旅融合方面,依托榆林古城、陕北民歌博物馆等热门景区,探索打造“非遗+节庆”“非遗+演艺”“非遗+研学”等创新项目。特别是在榆林古城打造陕北非遗研学基地,计划进驻40多个非遗项目,每年组织4万多名学生开展研学,探索形成“非遗研学+文化体验+产品销售+文创开发+带徒授艺+非遗夜校”六位一体的非遗保护传承新模式。
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积极探索“非遗+合作社+村民”模式,涌现出榆阳柳编等一大批优秀团体,扶持出米脂剪纸等10多个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促进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有机结合。
07
做好“竹”文章 “编”出新希望
赤水竹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杨昌芹
竹编是贵州赤水户户必备的一项技能,也是赤水地方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2007年中专毕业后,我就开始系统学习竹编,先后到全国各地拜师学艺。2012年,成立了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创立“极竹”品牌,希望牵手更多人把赤水竹编保护好、传承好。
一是“非遗+设计”,让老竹编变成新时尚。针对赤水竹编缺乏文化创意和包装设计的瓶颈问题,2016年,我去上海大学参加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班;2018年,我带着研修班作品走上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通道”,讲述了赤水竹农以竹编手艺脱贫致富的故事。
之后,我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与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研培院校合作,大幅提升了赤水竹编非遗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同时,邀请上海、杭州、成都等地知名文创设计师培训指导,经过多年努力,推出了“极竹堂”等竹编品牌以及竹编水杯、竹编首饰、竹编系列服饰等100余种产品。我创办的公司发展壮大起来,年收入2000余万元。
二是“非遗+产业”,让手艺人走上致富路。近年来,我们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竹编非遗产学研基地、赤水非遗竹编展示中心、竹编非遗工坊等场所,组织开展各类培训班40余期,培训学员3000余人次。公司现已吸纳当地手工艺人70余人,居家灵活就业手工艺人100余人,实现利益连接分红177户,促进就业家庭年平均增收1万余元。赤水竹编成为助农增收的新渠道,成为推动绿色发展、文化传承、富民强市的特色文旅产业。
三是“非遗+跨界”,让小竹编融入大市场。我先后与上海英雄集团、贵州茅台集团等20余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并签订生产订单。赤水竹编产品逐渐走出大山,先后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珠海航展、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等大型展会上展销亮相。
围绕“吃竹”“用竹”“赏竹”“玩竹”下足功夫,开发针对游客的竹编工艺体验项目,打造非遗研学旅游路线,组织开展“竹文化旅游季”等民俗节庆活动。今年,我们的竹编产学研基地、竹编展示中心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让更多游客感受竹生活、爱上竹文化,也把赤水的竹产品带回家。
(发言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文字由本报记者王彬整理,图片由本报记者卢旭拍摄。

订阅报纸点这里
↓ ↓ ↓ ↓ ↓ ↓ ↓ ↓ ↓

↓ 点击公众号关注“中国文化报”,共享文旅新动态 ↓

编辑 | 小红

中国文化报
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发展繁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