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作家||【煎饼】■曹永远

文摘   文化   2024-12-10 15:34   山东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作者简介

曹永远,1971年生,山东诸城人。1990年毕业于诸城师范学校,1992年毕业于潍坊教育学院,曾在诸城市吕标镇刘家黑龙沟初中教学,在诸城市科委任秘书。现任诸城市科协党组成员、一级主任科员,主要从事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爱好业余写作,收集于个人专辑《儿时的记忆》《云里雾诗词》。


煎 饼


上小学时,放了寒假,最愁的就是帮着母亲推磨磨煎饼糊了。

那时到了年底下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些诸如馒头、面鱼、面燕、菜包、豆包、粘糕之类的面食留待新年正月里招待客人用。基于家中细粮有限,自家人新年前后吃的大多是地瓜、煎饼、大锅白菜。

做煎饼前一天,母亲会提前在几个大泥盆里用水浸泡地瓜干,经过一晚上地瓜干就泡软了,先用菜刀把地瓜干剁碎,同泡好的玉米粒混在一起,再上水磨磨成糊。推磨过程漫长,累不说,转得晕头转向加恶心,可不干又不行,那时的孩童没那么娇贵。

把地瓜干、玉米磨成糊子后就没有孩童什么事了,母亲自己在鏊子上摊煎饼或滚煎饼。先把鏊子支起来,下面微火加热,用“油搭布”把鏊子擦擦,舀上一两勺子面糊,用筢子把面糊来回摊均匀,一会儿工夫一张煎饼就烙熟了。用铲子把煎饼边一翻,揭起来搁在高粱秆扎成的“盖顶”上。重复擦、摊、烙,直到把面糊全部用完,一整天下来,母亲累得腰酸背痛,很是辛苦。

吃煎饼比吃地瓜或地瓜干“抗饿”,但煎饼太干索,不就菜根本咽不下,拉嗓子。冬天农村以大白菜为主,由于买不起猪肉,家里会把做大豆腐的下脚料“豆腐渣”捏成团,发酵后制成“渣酱”放进白菜里炒,以增加“油水”营养,渣酱味道不好,小孩根本不愿意吃,经常吃个半饱就推碗撂筷子。

那时冬季赶集买上几斤葱是用来当葱花用的,根本轮不到煎饼卷葱吃的。吃饭除了就着清水淡汤大白菜,拌个小凉菜顶多也就是白菜根部疙瘩切碎倒进一点酱油,连香油、米醋都没见过。有些条件好的主儿,能吃到煎饼卷上猪大油,味道很香,反正我家是没有这样吃过,只看见同学有这样吃的,过过眼瘾而已。

为防止走失水分,家里一般都把煎饼折叠后放在缸里储存。过了正月十五,天气渐暖,煎饼上会长出暗绿色的“狗狗毛”(青霉菌),上锅熘了家人继续吃,恶心也得坚持着吃,否则就得饿肚子,那时孩子多,父母也照顾不过来。最小的孩子只有生病时能吃到一碗大米饭,用匙子挖着吃。

有些家庭冬闲季节平时也会做煎饼,那是做了给在外上学的孩子当饭捎的。煎饼干索,不易酸,又充饥,可以充当“干粮”。听老人说,跟我家一趟屋的一个姓武的,准备捎着一摞煎饼去上学,被继母一把夺下,说“上学是轻快活,吃地瓜就行,煎饼得留下给干体力活的爹吃。”

“大包干”后,家里余粮多起来。冬天,母亲有时用瓢端着地瓜干或玉米粒到街上换回大饼(麦子面的),上锅一熘,挺软和,就着大白菜吃起来特香,不必要一冬天除了吃地瓜就是吃煎饼了。如今生活好了,煎饼成了调节白面馒头的稀罕物了。




《齐鲁文学》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4.如入选当期纸刊,作品须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投稿邮箱:1:ludongwenxue@126.com  2:xibuzuoja@126.com(仅限复制)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当代主流诗歌及散文小说选本,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山东齐鲁文学社

首席顾问:莫言

总编:罗永良

主编:曾小霞

副主编:樊建华 程桂彬 付爱玲

执行主编:陈骄

执行副主编:方小琴

编辑部主任:王建军

一级编辑:曹秋芳

责任编辑:金小仪 苏岚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不慕名家|只推佳作

《齐鲁文学》《当代诗歌地理》欢迎您的参与。


订阅及交流微信:wu318013


【百度百科:齐鲁文学】

当代主流诗歌、散文及小说选本

齐鲁文学
当代主流诗歌、散文及小说精品。推送优秀作品,出版精品选集。《齐鲁文学》欢迎您的参与(综合文学纸媒,欢迎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