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付明,山东费县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发于《中国乡村》《济南日报》《浦东城管》“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当代散文网”等杂志报刊及媒体,多篇作品在国家、省市级等文学比赛获奖。
上冶,这座小镇
一直以来,想写一篇关于老家的文章,特别是看了《我的阿勒泰》这部电视剧后,感觉不过瘾,又专门买了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每读一遍会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和收获,透过书中小故事表露出的心境和风土心情,一次次冲击着我的大脑,洗涤着我的灵魂。于是,想写一篇关于老家文章的欲望就更加的强烈,更加的迫不及待。与其说是写,倒不如说是拼凑更为合适,无需过多斟酌字句的使用,也不用太计较段落的工整,把眼睛看见的,耳朵听见的,心里想到的,简简单单的罗列出来也就可以了。
生我养我的这个地方,叫上冶镇,用百度百科上的内容来说,东周早期,上冶镇境域内已有以农业为主的安居村落出现。春秋时,属鲁国。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费县一区上冶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以后,属费北县上冶社。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蒙山县第五区。1955年,划归费县为上冶区。1958年,成立上冶公社。1984年5月,改为上冶区。1985年9月,改为上冶镇。这大概就是它的一个历史沿革吧。作为天蒙山前的一个小镇,它地形多是丘陵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境内有浚河、紫荆河,日兰高速、张台公路、文泗公路、兴郝公路也都在这里经过。值得一提的是境内的文物古迹也是不容小觑,鄪国故城遗址、玉泉观、枕流亭也都是叫得出名、拿得出手的。2014年,上冶镇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镇”,“鄪国古都、工贸新城”的称号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我对上冶镇的印象和感情,是需要从上冶大集说起的,这个大集是逢一和逢六的,也就是说农历的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是赶集的日子。因为我们村离大集不是很远,再加上父辈们常年在外打工,小时候,每到逢集的那天,我们这群孩子就被奶奶领着去赶集,最初钱不宽裕,她就领着我们喝馄饨,慢慢的钱宽裕了,就升级成喝羊汤了。那时候,她骑着个三轮车,载着我们五六个孩子,路上的人们见到我们,有羡慕的,有说闲话的,偶尔有指指点点的老头儿老太太,她总是强硬的回怼:等我孙子孙女长大了,考上大学,我比恁这些人过的好“一百帽头子”。倒也确实没让她失望,她的孙子孙女也都在外地混出了一番名堂,有着不错的工作和生活,这当然要把我排除在外了,用她的话说:我这个“小粗鬼”只能在临沂老家和她犟嘴打仗了。她一直是这么要强且强势的人,八九十年代带着儿子女儿们煮肉赶集,00年代开小卖部,就包括现在,虽然有病在身,依然种着三四亩地,指挥着她的那伙老闺蜜、老邻居播种、施肥、收获。她的这货老闺蜜、老邻居也是乐此不疲,被她“骂”着凶着,也愿意帮她干活。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难怪有故人之姿,原来是故人之子”,这些年对这句话的感触越来越深。八九十年代,我的父辈们在大集上摆摊卖肉,结识了很多一起摆摊做买卖的伙计,他们已经离开老家多年,和这些伙计们也都断了联系。在我回到老家的这十多年里,走在大集上,走在农贸市场里,总是会有人和我打招呼,问我:你是谁的孙子吧,你是谁的儿子吧,你是谁的侄子吧。当我给他们肯定回答后,他们就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你走路说话和谁很像;从背后看你,和谁一摸一样。末了,边从他的摊子上抓一把瓜子或提溜一串葡萄塞到我手里,边和我说:等你爸你叔回来,到这来找我玩啊,以前天天待一块儿摆摊,转眼儿,二三十年不见了。这正是这座小镇的温情所在吧,即使二三十年不见,也都在惦念着,见到故人之子,一句话音,一个背影,都会追忆起曾经在一起挣钱养家糊口的光辉岁月吧。
这样的温情和点滴在这座小镇里时时刻刻上演着。清晨,早餐铺的蒸笼冒着腾腾的热气,煤球炉上的锅里咕嘟着豆腐和鲅鱼,下了夜班的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会喝酒的喝上那么一杯,不会喝酒的,多吃上一个大包子,短短二三十分钟吃完后,各自回家睡上一觉。我们这里是没有早酒文化的,喝上的那一杯酒该是对通宵上夜班的自己最好的安慰了吧。傍晚,熟食摊的霓虹灯再一次闪耀,烤鸭坊的喇叭再一次响起,“19元一只,19元一只”,不光香味诱人,这价格也足以让人心动。吃完饭的人们,会相约一起散步,镇上的人们会集合到紫荆广场上跳上一段广场舞,各村的人们也会到村里的文化广场上一展舞姿。富足,也确实富足了,不光吃穿住行的物质上,更是积极向上,文明淳朴的精神和面貌上。喧嚣中的静谧,富足里的安然,该是对小镇生活的最好诠释了吧。
上冶,这座小镇,当初我没想过要回来,现在却依依不舍的小镇,时时处处都有着感动和成长。每天清晨,开车沿着高速连接线,会看到接二连三的人群奔赴在上班的路上;当从高速入口驶上高速,会看到一座座的厂房鳞次栉比,高耸的烟筒在蓝天的映衬下,也成为了别具一格的风景线。东方渐渐升起的朝阳,更加让人内心汹涌澎拜,浑身充满力量。这座小镇,虽然没有那么的发达和富裕,但它的人文地理,内涵资源,未来发展是让人留恋感动,让人憧憬期盼的,就像高速上飞驰的汽车,就像呼啸而过的高铁,从远方而来,又向远方而去,到过这座小镇,看过这座小镇,见证过这座小镇,它真的是生机蓬勃,它真的会让人依依不舍。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4.如入选当期纸刊,作品须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投稿邮箱:1:ludongwenxue@126.com 2:xibuzuoja@126.com(仅限复制)
山东齐鲁文学社
首席顾问:莫言
总编:罗永良
主编:曾小霞
副主编:樊建华 程桂彬 付爱玲
执行主编:陈骄
执行副主编:方小琴
编辑部主任:王建军
一级编辑:曹秋芳
责任编辑:金小仪 苏岚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不慕名家|只推佳作
《齐鲁文学》《当代诗歌地理》欢迎您的参与。
订阅及交流微信:wu318013
【百度百科:齐鲁文学】
当代主流诗歌、散文及小说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