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滩:宏大的胜利与渺小的撤退

旅行   旅游   2024-06-06 19:29   安徽  

周末的磨滩,人头攒动,停车场爆满,路边或树丛里,但凡能停车的地方,都被占领了。园区里,小火车的汽笛声急切而过,电瓶车一辆接着一辆满座,游船更是小孩子的乐园——但凡能载着人跑的,都被人疯狂占据。在磨滩大街,唯美食和游人互不辜负。大家这两年熟悉的烟火气,扑鼻而来。


在合肥人的朋友圈、社交账号上,磨滩标签下内容很多,也多是赞美之词;在官方媒体和自媒体上,磨滩更是“顶流”存在,持续霸屏。


那么,磨滩成功了吗?怎么看现在的磨滩?


我想从三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站在合肥的角度,磨滩很成功


站在合肥的角度,一个有无数奖励、无数话题、无数流量的文旅新项目,开业即火爆,怎么看都无疑是成功的。


磨滩丰富了合肥文旅产品供给。


合肥市区及近郊的文旅资源本就不丰富、特色少,以至于大家老是玩“合肥最好玩的是南站”这样的烂梗。但这种说法,是站在“老天爷”和“老祖宗”的角度,一个是老天赏饭吃,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一个祖宗赏饭吃,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这两样合肥都比较薄弱。那就做“创一代”、“富一代”好了,自己来开辟一方天地。


从滨湖森林公园,骆岗公园,小岭南,庐南川藏线,以及磨滩……这些项目,都可以说是“无中生有”,也都成了合肥人的白月光。这些年,从供给端,合肥做了很多事、很多项目,大多项目也都实现了开业即火爆的目标,让合肥人玩在合肥逐渐落到实处。


磨滩用良好的规划和设计,巨大的耐心和资金,持续的策划和活动,反复打磨,呈现出合肥目前唯一一个具有完整意义上的乡村度假产品。极大丰富了合肥文旅产品供给,满足广大合肥人的乡村度假需求。


磨滩提供了一种文旅项目开发模式。


磨滩现在开放部分,除了住宿板块的宿集外,其他直接面向游客的部分,即磨滩大街和森源秘境两个板块,是纯免费开放的,那些需要额外付费的游乐设施除外。也就是说,理论上一个游客游玩磨滩,是可以一分钱不花的。


花巨资打造的磨滩,对所有人免费。从这个角度,磨滩就不是一个旅游度假区,而是一个公共产品,类似于公园。


以公共产品思维来打造文旅项目。要坚持公共与市场的有效平衡,既要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需求,又要希望以巨大的流量,带动住宿、餐饮、二销等板块的收益,支撑项目总体健康运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这是一条前期轻松后期艰难的开发运营之路,项目虽然免费开放,但游客对项目的品质和服务的要求依然很高,如何持续为项目赋能,增加复游的情绪价值,对项目方是巨大的考验。


磨滩此次探索的另一价值,是给其他国资平台公司带来启发:如果必须要开发某个项目,又有各种先天限制,也许这就是一条路。




站在游客的角度,磨滩也不错


以游客的角度看磨滩,当然也不错。


这是一个完整的、一站式的旅游目的地。传统意义上的食住行游购娱都有,现在流行的特色建筑、网红打卡装置、文化艺术空间、打铁花等演艺沉浸项目也都兼顾到了。合肥人从市区驱车30公里到这里,玩一整天,老少咸宜,全家欢乐。


这是一个设计美学在线,好看的地方。这一点至关重要,但很多地方都忽略这点,完全无视老百姓早就成长起来的审美,用一些低劣、恶俗、过时的便宜玩意,就想得到游客的认同、赞美、甚至消费,真是欺人太甚。这一点,磨滩做的很好,整个园区设计的很美,宿集的几个板块,不同主题不同设计师,但又相互融合。公共园区部分,水面、浮桥、草地,自然曲折,营造出轻松的小隐氛围,令人喜悦。


一个好看的地方,其他方面怎么也不会太差吧。


不错之外,有没有不足呢?除了停车有一点不便利,除了园区天热有点晒(毕竟很多树还没长大),除了人多时一些游乐项目排队时间有点长,除了街区开的店有点少、特色的美食有点少……这些需要慢慢改进,也希望时间可以漫漫滋养。





站在商业的角度,磨滩前路漫漫


站在商业的角度,磨滩不是一个好项目。


投资巨大,商业回报特别漫长,且没有保障。从官方介绍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大项目。


“磨滩项目位于合肥市大圩生态农业景区与包河区交界处,项目占地4200亩,总投资15亿元。圩美磨滩项目是集文化体验、都市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娱乐、餐饮休闲、主题度假等活动于一体的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目前磨滩已开放部分,用我们能理解的语言简化,住宿块,美食街板块,湿地公园板块。


去繁就简,看两个关键词:4200亩,15亿。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同样的面积,同样的投资额,同样的规划和设计,有任何一家民营企业会来投资建设运营么?我想这个答案100%是否定的。除非这家企业有拿不到台面的理由或勾兑。


因为但凡对文旅行业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种规模的投资,现有产品的收益,乐观的估计,到最后一年的利润连利息都不够。客观的估计,每年的收益估计都不够运营成本。


回到商业逻辑,一个文旅项目,从投入产出比,资金效率,成本与预期收益测算等,结合你现在的产品体系,是很容易计算出营收的天花板的。


磨滩现在据说只开了整个项目的1/5,未来是否有其他产业导入,叠加进何种业态,在类似古镇的商业街运营上会有什么样的突破,可谓前路漫漫,关隘重重。




该如何评价磨滩这类项目?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只谈这个问题。


我们评判一个项目,首先一定要回到逻辑起点,站在项目方的立场思考,要问的从来不是什么成功或失败,而是为什么这个项目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在这个地方落地。不从源头思考为什么,夸或批都会走偏。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理解项目的优缺点,对它存在的价值和问题点才能了然。


磨滩为什么要建?


是不是这个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禀赋或人文历史资源?想必对这里稍微做点了解,答案都是否定的。


磨滩,首先是一个乡村振兴项目。站在包河区的角度,庐阳区早早有了崔岗艺术村,那些年可是占尽了风头;后来蜀山出来了小岭南,也是火的一塌糊涂。包河呢,虽然大圩早早以农家乐和葡萄节出圈,可是乡村文旅题材,一直没什么出彩出圈的。作为拼图的一块,包河国资平台,在城市商业和旅游有诸多成绩,岂能在这块没有作品?以乡村振兴的名义,顺应时代之风,与大圩的联合就很顺理成章。至于最终落址磨滩,无外乎是国土和乡村等规划的限制和取舍罢了。


其次,磨滩也是在各种衔接资金、专项债,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的多维角力下的产物。有些中央及省里的资金,没有项目承接就会流到别处。有些专项债资金,需要新的项目包装。有时候,地方想干点事没钱,也需要平台公司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凡此种种,风云际会,磨滩就这么起摊了。当然,整个决策过程,是合规的,漫长的。其中有无数的研讨、论证和博弈。


这些年,类似磨滩这样的项目,各地兴建了不少,背后的逻辑大抵如此。


虽然前文说磨滩丰富了合肥的文旅产品供给。但丰富了,不代表填补空白。这些年,所谓的乡村文旅产品层出不穷,乡村微度假处处开花,主打的概念或有不同,但本质上差异不大。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基本同质化的乡村文旅产品吗?需要那么多打着“民宿”名义的乡村精品酒店?


所以,不是合肥人需要磨滩,而是磨滩需要合肥人。


磨滩是公园的命景区的梦。以街区模式运营,以公园方式开放,以度假区名义定位。如果找类似的成功的案例,可以参考Club Med和乌村。按照一价全包式的度假村模式运营,酒店+配套业态,挣的还是住店客人餐宿和活动体验的钱。以收费来筛选客户,控制人流,保证服务体验,复归宿集部分的城市乡隐之境。


开业后有媒体已经用上“乌镇升级版”、“文旅传奇”等词评价磨滩,这就有点白痴和毫无廉耻了。这些年,开业即巅峰的文旅项目,我们见的还少吗?磨滩起点高,但毕竟才起步,各种业态和后续发展有待市场检验,需要进一步观察。现在这样毫无底线的鼓吹,就是捧杀。


磨滩这样的项目,它是宏大的胜利。对于任何一个还不错的文旅项目,无论是国还是民,我们当然乐见其成,任何胜利都是胜利。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另一面。


现在有一种观点,批评民企没有大局观,不认真做文旅项目。很多地方政府,一说到搞文旅项目,就明确表示要与国资合作,认为民企唯利是图,急功近利,会把市场搞乱。近几年,文旅投资领域的国进民退是很多的。这固然有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周期的问题,但与社会风气和类似观念也是分不开的。无论如何,已经很久没见民企做出有反响的文旅项目了。这大概是一种渺小的撤退吧。


太多的文旅项目,不是国字头,并不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做不到一出生就风华正茂,都是靠着坚持,日复一日的经营,没有功德圆满,没有一步登天。


看文旅项目,一定要抱有理解之同情,你才能平心静气地、相对客观地看待它。不客气地说,大多文旅项目,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然而这个兴亡之间的过程中间,依然有无数文旅人在尽职尽责、绞尽脑汁、拼尽全力,试图力挽狂澜。


文旅如此复杂,从任何角度看去,都有无限的困扰,但也有无限的豁然开通的理解。


总之,祝福磨滩。祝福那些依然坚持的文旅项目和文旅人。


(完


作者丨zun

题图丨磨滩——圩·美术馆


往期阅读

三瓜公社(濒临死亡)启示录

合肥马拉松,配不上合肥

安徽三个明星村的不同命运

“大黄山”能走多远?

文旅局,请说人话



欢迎点赞、在读和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城乡更新局
关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 关注这个时代的宏大与渺小。 关注我们自己,关注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