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筼筜湖曾是一个天然避风港,与海相通,面积达10平方公里。海湾细长,自西向东,长十余里,宛若臂膀,挽住厦门岛。
上世纪70年代初,因城市发展需要,厦门筑堤围湖,在筼筜港西侧建设起了一道1.7公里西堤,从此筼筜港转为封闭的内湖。
“筼筜”是一种生长在水边的竹子,长可达一二十米,粗可达四十厘米。
此处名为“筼筜”,有专家认为或许是因为古时渔港周边种植了许多这种大竹的缘故。
“筼筜渔火”,是厦门著名的“老八景”之一。
图片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每当暮色降临,渔船驶入狭长的海湾,在渔港上停靠。夜间捕鱼,灯火绵延。远远望去,点点渔火散落水面,如同群星在此浮沉闪烁。
今天,我们一同跟随诗人的笔触,回到当时的筼筜港。
点击视频,让诗词“动”起来
《筼筜渔火》
清·莫凤翔
仙乐坡头凤屿边,
挂罾垂钓半江船。
初更闪闪火尤焰,
万顷汤汤波欲燃。
乍近乍遥双桨月,
欲明欲灭一滩烟。
就中最爱如星乱,
雪白虹鱼正熟天。
隶书书法示范作品
作者:蔡育强
(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在筼筜港的东南方向有一座凤屿小岛,岛边看海湾上有众多渔船正在挂网垂钓捕鱼。
一开始是星星点点的渔火,到后来渔船越来越多,水面上的光亮随波荡漾,仿佛是一条燃烧的河流。
倒映在海上的月亮,在船桨的扰动下变得忽远忽近,海滩上的烟火也是一时明、一时灭。
而诗人最爱的,是那多如繁星的渔火之下,即将上岸烹煮的雪白虹鱼。想到这里,原本像璀璨星河般浪漫的筼筜渔火,顿时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1840年厦门铜版画中描绘的筼筜港风光(杨羽翔 收藏)
这首诗的诗人莫凤翔,字子瑞,是清代乾隆年间同安县人。他潜心声律,是厦门云洲诗社代表人物之一。
据记载,云洲诗社的诗人们常相邀在厦门以及就近的各个旅游胜地游览,悬壶酩酊,和韵酬唱,以厦门地区的风景名胜和社会生活为题材,留下了不少诗歌。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仅用于厦门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及阅读推广,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转载文章及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均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