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居然终身可塑!瑜伽如何帮你‘逆龄’生长?

健康   其他   2025-02-02 00:02   北京  

点击上方“阿斯汤加瑜伽之路”可以订阅哦!

“骨骼”一词源自希腊语“skeletos”,意思是“干燥的”。也就是说,当其他一切成分随时间沉淀而移除时,剩下的就是“骨骼”。这个骨骼是我们在考古现场坑里看到的东西,或者是瑜伽课上某宝买来放在教室里的那个架子。可是这个剩余物实际上只是"骨骼的骨骼"; "活性物质"流失之后剩下的东西,与活骨的骨骼特性几乎没有共同之处。干燥骨骼中剩下的只是矿物盐的沉积物。


也许在您那个瑜伽教室的角落,就伫立着一具白色的骨架模型,它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提醒我们:身体的支撑来自于骨骼。但是我敢打赌在你的知识体系中只有这个结构,骨头的名字,和关节的构成...但却不知道真正的骨骼其实是你身体内在的鲜活与灵动。我们原以为骨骼是坚硬、不可改变的,却不知骨骼与我们的情感、心理、甚至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骨骼不仅仅是支撑身体的框架,它也是我们感知身体的有机部分,是我们与内在智慧对话的桥梁。因此瑜伽练习者特别有必要重新认识骨骼,您熟悉的那个骨架 - TA不仅仅是在教室角落的那个石膏模型,而是在你身体内鲜活的组织。


坚硬的"矿物"与灵活的角度


骨骼的形成于我们还在母体中的时候: 最早的骨骼是由软骨模型逐渐矿化而成的。这个过程充满了生命的奇迹:软骨细胞逐渐转化为成骨细胞,矿物质在胶原纤维的引导下沉积,最终形成了坚硬的骨骼。这个过程重演了大地的演化-从海洋到大陆;也再现了动物从海洋生物走上陆地而生长出对抗重力的支撑。然而骨骼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不断地被重塑、修复和调整。


瑜伽体位法练习在很短的时间即可以影响关节面相互咬合的功能, 因为骨骼永远不是和教室中的"小白"一样孤立地存在的, 在你身体的内部骨骼与结缔骨膜、韧带、关节囊、肌腱和肌肉囊相互交织成构成一个单元。我们只能在解剖学中武断分类,但其实在你鲜活生命之中所有元素: 包括骨骼, 只是略微不同形式的结缔组织,它们彼此融合没有明显的分割边界; 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灵活的张力整体结构。骨骼关节周围的区域通常密集地分布着血管和神经, 这些血管和神经可能会因周围结缔组织的肿胀炎症和增厚而受到严重挤压,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着关节错位的挤压和拉伤。这种充血会损害该区域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递,这些不仅影响关节本身,还影响由相同血管和神经供应的器官和区域, 这在脊柱上尤为明显。


关节是骨骼之间的连接点,它们的健康依赖于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平衡。而瑜伽体位法通过全方位的关节运动,帮助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增强周围肌肉和韧带的支撑力。同时关节的健康依赖于滑液的分泌和血液循环的顺畅。滑液是关节内的润滑剂,能够减少摩擦,保护软骨。瑜伽体位法通过温和的关节运动和肌肉收缩,能够促进滑液的分泌,改善关节的润滑度。通过温和的拉伸和放松,能够缓解关节的炎症和疼痛。但是所有这一切都遵循"收益递减"和"物极必反"的自然原理,  瑜伽体位法练习中的过多和过度的关节活动反而会带来相反的结果。


"小白"一直在成长


由于骨骼矿物质的硬度,骨骼在瑜伽练习者心目中是身体顺位的基础结构而并不是可以被改变的对象; 这与肌肉筋膜等"软"组织不同, 毕竟骨骼没有太多可以软化、延长或放松的部分; 我们或许还认为骨骼也没有太多的感官可能性。


虽然骨骼的生长速度和最终大小和形状在基因上编码就"有所限定",但一旦我们离开子宫,骨骼的遗传特征就会与所有其他较软组织一样受到环境的影响: 比如触觉刺激、饮食、锻炼、创伤、各种肌肉群的相对强度和平衡、身体的姿势和习惯; 甚至诸多的心理因素都会影响骨骼在婴儿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的形成条件。这些东西像基因代码一样编织进我们的骨骼框架中。而瑜伽体位法练习实际也相当于创造一种环境来干预骨骼成长过程,并帮助一个人避免某些骨骼异常。在这方面,练习瑜伽体位法可能对骨骼和软组织同样有益,因为对于所有这些组织,我们试图改变的是一个过程。


骨骼成分的25%是由结缔组织组成: 胶原纤维及其基质。这些纤维在各个方向上交叉,但主要沿着骨骼内的压缩和张力应力线排列,这些应力线受到身体的承重和活动的影响,活骨中这种胶原基质的存在大大增加了骨骼的抗拉强度和柔韧性,而不仅仅是矿物质盐的抗压强度。从这个角度来看,骨骼和肌肉并没有质的不同,可以伸展和收缩的“量”有区别,但是瑜伽体位法的各种动作也会影响骨骼的柔软性,这也是身体灵活性的一个关键;这一点在教室中的“小白”身上,你是无论如何不会发现的;是的,轻点,别把你家小白掰碎了!


骨骼也并非一成不变。它像一座活生生的建筑,不断地被拆除和重建。成骨细胞负责建造骨骼,而破骨细胞则负责拆除旧的骨骼。这种动态平衡使得骨骼能够适应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虽然大家都认为身高在25岁就不再增长。骨骼的长度有可能在25岁定格 ; 但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溶解和沉积活动可远未结束; 它们在我们的一生中持续进行,使骨骼对饮食、运动、化学和心理因素保持响应,即使在原始遗传生长程序已经退休之后; 换句话说, 骨骼终身都有可塑性, 而瑜伽体位法可以帮助骨骼的"终身"成长。


一位运动学专家说“骨骼会被重塑以适应增加的运动,或可能因缺乏运动而萎缩。”在健康的、完全发育的成年人中,主要是施加在骨骼上的负荷决定了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动的刺激和平衡,从而建立骨壁的厚度。其实非常容易找到类似的例子: 比如总是在同一侧肩背沉重的包, 这侧椎骨和支持骨小梁的壁就会增厚; 再比如运动员通常会有更重的骨头; 或者当腿被固定在石膏中, 骨骼会变薄,而另一条腿的骨骼则会因为额外的承重而增厚


因此适度的,有意识的,平衡的瑜伽体位法练习会帮助身体产生强壮,有弹性,平衡的骨骼;不对称的负荷和无意识的滥用会扭曲我们框架的内部对称性。瑜伽体位法练习还有矫正一些平常不良的身体习惯, 这些习惯有可能造成不对称的负荷和无意识的身体滥用而扭曲我们框架的内部对称性, 甚侵蚀已经形成的骨骼。


骨头不仅挑起了你的身躯, 还承载着你的情绪


骨骼在我们整体身体化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它和我们身体其他组织协作维护身体的健康。例如,携带氧气到每个细胞和器官的红细胞,在身体内部巡逻寻找入侵者的各种白细胞以及启动血液凝固的血小板,这些过程都是在骨骼的骨髓中形成的。血液和骨骼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而整个身体的健康都依赖于这种关系。


骨骼也是身体钙和磷的主要储存库,这两种元素在血液、肌肉和神经中的适当水平非常重要。磷对于我们的ATP(三磷酸腺苷)供应的持续更新很关键,ATP是为几乎所有代谢功能提供动力的"燃料"。血液中合理的钙水平同样是健康细胞功能的先决条件,特别是在肌肉和神经中。低钙浓度会增加肌肉和神经膜的兴奋性,导致肌肉痉挛。钙浓度过高会抑制神经肌肉活动,导致松弛、嗜睡甚至心力衰竭。


可以这么说: 我们的每一举一动、每一次的压力、每一次的情感波动,都会在骨骼上留下痕迹; 骨骼是我们情感和经历的记录者。


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导致身体分泌过多的应激激素,如皮质醇(Cortisol)。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抑制成骨细胞的活动,同时促进破骨细胞的活动,从而导致骨骼的矿化减少和骨质流失。身心放松通过降低皮质醇水平,能够帮助维持骨骼的健康. 而温和的瑜伽体位法, 特别是冥想和呼吸练习能够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降低身体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皮质醇的分泌。同时也会为骨骼带来充足的血液供应,血液为骨骼带来氧气和营养,研究表明,定期进行冥想和深呼吸练习的人,骨骼密度更高,骨质疏松的风险更低。


瑜伽体位练习不仅仅以以上这些方式直接影响骨骼的健康,还能够间接地影响我们的饮食和睡眠等生活方式,这些对骨骼健康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让我们走上瑜伽垫,安住在每一个体位中, 通过呼吸和不断的重复和调整,逐渐感受到骨骼的变化。每一次的前屈、后弯、扭转,都会让骨骼重新排列,找到新的平衡。通过感知骨骼,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也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内在的智慧。


阿斯汤加瑜伽之路
原创内容助力瑜伽精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