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万亿登上了各种新闻媒体的头条。
一时间,坊间沸腾。个个以为新一轮财政刺激即将到来,股市楼市必将大涨。
其实呢,这个新闻你需要细读。
10万亿只是个数字,后面的词你还没细看。
这次的10万亿,究竟是个啥?
让我们来看看领导的原话。
“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同时也明确,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上述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
这里面专业术语很多,解释起来有点费劲,但总的来讲,就一个词:借新还旧。
隐性债务,一般指地方政府通过城投等平台融资、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形成的债务。隐性债务不是通过发债取得的,而是地方政府在限额之外取得的。
这就是领导讲话中“限额”的概念。
显性债务摆在桌面上,大家都能看得到,风险可控。而隐性债务由于其充满了未知性很容易失控,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后必须化解。
这次的10万亿,通过批准债务限额的方式,给地方政府借新还旧的机会,用显性债务去置换隐性债务,把偷偷摸摸欠的债置换成正大光明欠的债,仅此而已。
当然,偷偷摸摸欠的钱,肯定比正大光明欠的钱贵。你家的孩子缺钱吃零食,偷偷找同学借钱,利率肯定比银行高。孩子偷偷欠的钱太多,还不上了就有可能暴雷,被学校开除。这时候作为家长怎么办呢?肯定不可能直接掏钱帮孩子还钱,因为你这次直接给他发钱,他以后肯定还会再欠。
最理想的出路是,既帮助他化解眼前的危机,又能让他长个教训。
于是家长想了一个法子,这样吧,我去银行找了点关系,帮你你去银行借钱。你先把欠同学的钱还上,然后和银行重新签贷款合同,这个利息不高,你自己勤工俭学去还。
所以啊,这个10万亿,最后还是要还的,本质就是用了一些手段化解高成本不可控的隐性债务罢了。这个债地方还是要承担的,中央政府是帮地方承担了一些置换成本,还有就是使用长期债来兑换了当前的短期高息债。
当然,哪怕是借新还旧 依然会增加市场流动性。
原本被债务压得半死不活的城投公司可以暂时偿还债务,正常开展业务了。而那些被拖欠工程款差点倒闭的公司和供应商,终于有机会收回欠款,不必再过着上门讨债和被上门催债的日子了。
说到最后,就是让大家放心喘口气,撸起袖子加油干,重拾信心再上路,一起奔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