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粥左罗的第 5270 期分享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深圳微时光”(ID:szdays)
作者 l 黄小邪 编辑 l 蓝斌
分享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
点进去后,可以预约所有直播,每天免费听课
高岭刚出生不久,父母辞去内地体制内工作,带着她来深圳“下海”,父亲的月收入从原来的五六百,一下子涨到3000元。过去二十多年,这个家庭的财富积累主要来自于房地产红利。现在,高岭没有生存压力。父母常跟她说一句话,“我们爸妈给过我们什么呢,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奋斗出来的。”“我父母觉得,他们给我提供了很高的起点,他们能做到的,我也得做到,还得做的比他们更好。” 可在高岭看来,父母忽略了一点——上一代的机遇和运气,不可能再复制到自己身上。高岭选择考公,因为“只有公务员能跳出失业循环”,也因为公务员身份,有助于她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对象,将来“滑落”的风险更小。况且,她的学校只是普通本科,不是985,不是211,“很多企业的初筛都过不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考公是相对公平的选择。除了父母,和社交平台上那些“看不出我任何个人信息”的网友,没有其他人知道高岭考公的事情,包括她最好的朋友。她担心“背刺”,等真的考上公务员时,“熟人万一在政审环节恶意举报呢,这可说不好,现在社会戾气太重了”。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看起来清醒而务实。只是一些原该属于她的东西,似乎也消失了,比如对周围的信任感,生活中某些诗意的部分……可问题并非出在她身上,毕竟,她处在一个壁垒林立、机会成本更高、愈加原子化的社会里。大学时,我在深圳一个头部大厂实习过。中断这段实习的原因,你知道是什么吗?毫无意义的加班。企业太压榨了!没有任何事情,你还是要熬到夜里10点,要么是领导没走,你得在那儿陪着,或者同事活儿没干完,你也得陪着人家加班。况且,你在私企上班,永远都摆脱不掉裁员的恐惧。大厂裁员那么厉害,话说回来,现在哪个行业不裁员呢。只有公务员能跳出(裁员)这个循环,这是我考公的一个原因,至少有个保障嘛。最重要的一点,考公它不歧视学历,只要你是本科,所有人都在一个起点上,它不看你的学历出身。你想,我普通本科,不是985不是211,很多公司的初筛都过不了,我不觉得我比别人差,但是上班就是要给你分出三六九等。从这个层面来说,考公是相对公平的考核。从现实角度来说,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依赖父母的积累,我没有生存上的压力。我考公一个比较重要的考虑,是婚姻。说实话,跟我门当户对、条件合适的同龄男生,可选择的范围比我大多了。况且我的二本学历,在相亲市场上已经不占优势了。但如果我考公上岸,我的职业身份,加上我的家庭背景,在深圳的相亲市场,应该很受欢迎。我妈喜欢帮别人做媒,她牵线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深二代。她经手的这些相亲男女,大多数都选择进体制内。而且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在疫情之前,体制内的深二代,还愿意找非体制内的,他们喜欢找大厂员工,因为赚得多嘛。但经历疫情后,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公务员更希望找体制内的对象,现在大家都希望更稳妥。你问我担不担心,在相亲市场找不到情投意合的另一半。那当然担心了,我主要担心我的学历是短板。其实对爱情,我没有太大的期望。我想找个门当户对的,跟我一个硬件梯队的男生,可这样的男生选择面太广了,他不一定会选我。一个我知道的真事儿,深圳的一个妈妈,她孩子读的是国内最好的大学,从孩子读大一开始,这位妈妈就把跟孩子同校同届的广东考区异性,拉了个微信群,不断地给娃安排相亲。反正我对爱情没有太大的渴望,我还是希望找一个生活伴侣,各方面都比较搭,在一起能继续保持我们的生活条件,保证阶层不要滑落嘛。我真要找个外地来深圳打拼的对象,估计我父母也不会同意。我们当然担心守不住父母打拼下来的,滑落了。我肯定想尽量守住。守不守得住,要紧的还是工作,只要工作有保障,你就不会掉得太明显。(父母手里的)房子,你只要不轻易卖掉,它不可能跌到哪里去的。我只考虑深圳的公务员岗位,爸妈说得很明白,“你只能考深圳”。他们费了多大劲儿,才走出县城,在深圳落下脚,“下一代怎么能从更低的起点开始呢?”说实话,父母不太支持我考公。他们觉得考公也好,体制内的竞争环境也好,都不是那么公平,他们担心我考了也白考。不过他们也很矛盾,又担心你努力没用,又觉得公务员考试本身很容易。他们对深圳考公激烈程度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一二十年前的印象中。我父母希望我进大厂,他们没接触过互联网行业,对互联网的压榨,对加班文化没有真正的概念,真的会觉得996是福报。大厂对我爸妈的吸引力,在于福利薪酬——有免费食堂、免费水果,好像跟以前的国企很像,而且工资更高。他们不清楚,现在互联网红利已经过去了,而且卷得可怕,以我双非二本的学历,估计连大厂外包都进不去。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有多难,我爸妈的认识,跟现实是有些脱节的。我妈来深圳这些年,一直是家庭主妇,她没进过职场,总觉得我找不到工作,是我不努力。我爸好一点儿,他清楚工作不好找,他们公司以前大专学历就能进去,现在是非985不要。可他俩还是觉得,他们给我提供了很高的起点,他们能做到的,我也得做到,还得做的比他们更好。他俩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父母给过我们什么呢,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奋斗出来的。”我爸妈以前在内地体制内做技术工作,收入很一般。我妈怀上我后,他们俩想着,要给我奔个好的未来,我爸就停薪留职来了深圳,那是2000年,我爸在原来单位是职级比较高的技术岗,一个月工资五六百,来了深圳,他一个月能拿3000块。我出生以后,他觉得老家比深圳差太多了,要给我一个更好的环境,于是俩人下决心辞了职,我们一家来了深圳。我爸爸来深圳以后,一直在企业里做技术工作,一路做到管理岗位。我妈没再上班,不过家里一些大的投资决策,都是我妈做的。他们炒过股票,亏了不少,不过在房子上赚了不少。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读小学的时候,每逢周六日,爸妈就带着我去看房,那几年我家买了不少房子,后面有两年楼市不景气,房价跌了,他俩也亏本抛掉了一部分房产,好在,没抛的那一部分,一直留到了现在。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习惯把今天的积累,归因于他们的努力。他们可能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机遇和运气,不可能再复制给我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爸也是大学生,可当年大学生的待遇,跟现在可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我妈不敢唠叨我,这儿不努力那儿不努力了。之前他们说我时,我真的好生气啊!我反问他们,我那些同学的工作,是靠自己找的吗?我小时候房价3000块,现在五六万,打工人的工资涨了多少?然后我妈就不说话了。其实我爸妈还好,他们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在家待太久,一定要出去上班,不然会跟社会脱节的,这点我认同。我跟他俩约定了,只给自己两年全职备考的时间,如果今年考不上,明年就出去上班,后面一边上班一边考。我知道,在现在这个社会,gap是个原罪,况且长时间不上班,也不是个好事情。我之前在社交平台上,刷到一个全职考公12年的。我觉得,一旦你跟社会脱节,长时间不跟别人交流,也会生出很多心理压力。高考时我没发挥好,最后上了一个普通本科。我读的高中在深圳是拔尖儿的,所以总觉得考的大学,不是很拿得出手,我那些中学同学,多数不知道我读的哪所大学,他们问起来,我只能敷衍说“广东某高校吧”,然后赶紧把话题岔开。我高中文科成绩很好,我想过做语文老师,或者做律师。我爸妈觉得文科赚不到钱,文理分科时让我选了理科。读理科也可以,我想读工程造价或者设计这些专业,有一技之长饿不死。那会儿,我觉得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在社会立足。现在我觉得靠自己可能不太行,主要还得靠父母。考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选了工商管理。他们觉得工程类职业对女性歧视比较严重,你很难出头。工商管理是万金油专业,你将来吃不饱饿不死。我一个理科生,最后还是读了文科专业。工商管理怎么说呢?确实饿不死,你可以做人力资源,可以做销售,可以做很多职业,很多高管、老板也喜欢读MBA。只是对于应届生来说,你能选择的职业都不算理想,HR可替代性太强了,销售我觉得不体面,应该也不会有人请我去做高管。我爸妈觉得做白领很体面,我不觉得。现在哪行不裁员,那种随时失业的痛苦,白领当中没有几个人能忽略吧。我觉得,现在除了公务员,也就银行、国企算是体面工作,可国企不也在裁员嘛。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我陆续参加了几次公务员考试,国考、省考、市考都参加过。说实话,我的成绩其实挺高的,可文科生能选择的岗位,竞争太激烈了,好多岗位只招一个人,可能1000多个人竞争,报考率太吓人了。有次考试,我的分数,距离报考岗位的面试线差了0.2分。分数出来后,我去社交平台上一搜,好多分数没我高的考生,都考上了。 不过,笔试竞争小的岗位,一般招录条件都比较严苛,要求的专业偏冷门,有些岗位对证书、职称也有要求。我考虑过,是不是报考坪山、大鹏这些市郊的岗位,或许能稍微避开竞争。真到报名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家都是这个思路。郊区的竞争激烈程度,跟市中心没有太大差距。你知道年轻人为了上岸有多拼吗?我一朋友去留学,随身带着20多斤的考公教材。我有熟人为了再考一次选调,花了上百万去留学,就为换个应届生的身份。我是大三决定考公的,在这之前我计划考研,光背考研单词,就背了挺久,后来我转过弯儿来,研究生毕业还是要找工作的呀。我们学校,上一届考研的同学很多,但我们同届学生中,考研的热情没那么高,大家都知道,读研,只是把找工作的压力推迟到3年以后嘛,再推迟你还是得找工作,现在找工作太难了,就业形势只会越来越卷。我很多高中同学,原来的规划是出国留学,现在大家都选择国内读研。大家觉得吧,留学花出去的钱,以后是赚不回来的,纯纯消费了。我身边确实也有通过留学润出去的同龄人,但我不考虑,我们家的条件,撑死也就是个中产,中产出国,我感觉都存在一个滑落的情况。我那些留学的同学,绝大多数读完还是要回来的,我们的家境,都是有点儿小钱,但不多那种。我们不润,就是不够有钱,我也有润出去的朋友,但他是特别富裕的那种家庭。说实话,读了大学,我才知道教育资源的分布有多么不均衡,同学之间的家境差距可以那么大。大学的同学,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从相对偏远的小地方考过来,他们会觉得考上我们学校,是很幸运的一个事儿,毕业后的前景也不会太差,反而不那么焦虑。另一种就是我这样,一进学校就想着考研,将来读个更好的学校。但说实话,我们也不会努力太久的,你想高中被管成什么样儿了,上大学你就彻底自由了,努力不了多长时间的。但是到了大三,所有的人都会超级努力,因为现实危机摆在你面前了。拿人际关系来说,我爸那代跟我们就很不一样。我爸跟他的大学舍友的关系非常好,他们的交情从读书一直延续到现在,是一辈子的朋友。我跟大学同学,大部分都是点头之交,跟舍友就是搭子一样的关系,不好不坏喽。当然,肯定也有玩得好的大学同学。不过呢,跟小学、中学比起来,大学生的友情,整体没那么纯粹。我小学、中学的同学,都是在深圳长大的,大家的家境也有差异,但不会太大。但是上了大学你会发现,有些人确实会因为钱跟你交朋友。在我们同学之间,考公是个很“私密”的事情,非常谨慎,大家不会跟别人聊自己的打算,我们担心政审“背刺”。之前社交平台上有个例子,一个女孩考公时压力太大了,在宿舍里口不择言,说了想撞人之类的话,结果被舍友偷偷录下来了。这个社会戾气很重,谁又没说过几句不过脑子的话呢?你也不知道,关系平平的舍友在你考上之后,会不会突然举报。即便对方恶意举报没有得逞,你考上公务员,一辈子基本上就在一个单位,传点风言风语也不好。不瞒你说,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认识我,我只会和你说我在考研,我最好的朋友都不知道我在考公。我也不会去图书馆、咖啡馆这些地方复习,搞不好就撞见熟人了。我有次在考场,碰见了好几个高中同学,但是我们连招呼都没有打,互相假装不认识对方。我相信大多数同学,都在家里和父母三令五申,不要跟别人说。
况且,考公要花很长时间,熟人朋友知道了,一而再地追问,也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大家只会在社交媒体分享,而且用的一般都是小号。我常用的社交平台有大号小号,微信也有大号小号。小号我不会留任何暴露身份的信息,这样才能分享考公等私密的事情。同学之间还要相互提防, 一走出校门就要投入一个内卷的就业环境,你问我“会不会觉得遗憾或者不公平”。我觉得我已经很幸运了。我的家庭条件,以及眼界和见识,已经超过同龄人很多了,我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你要是跟父母那个年代比,那当然不算公平。可你看看身边的同龄人,有谁不是希望“地球爆炸”的呢?请注明:深圳微时光(ID:szdays):2000万深圳人的聚集地,寻找深圳的每一寸惊喜。内容有删改。(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人物高岭为化名)
1900人已加入!
每天都有直播,但是每个月 10 号的月度演讲分享是最重要的一场。11月10号晚上8点,视频号直播间,月度演讲:首次深度揭秘我每天的生活和工作,这些安排背后的逻辑。欢迎来听,福利多,抽奖多🙆
倒计时2天,扫码预约~
推荐阅读:
1、粥左罗34岁生日复盘:我的10年逆袭之路(2万字,毫无保留)
2、【视频版来啦!】毕业10年,财富自由,34岁生日复盘「十年逆袭之路」
3、粥左罗:创业7年,我如履薄冰 ...(6000字创业真心话,很真实、很现实!)
4、粥左罗:10000人,10年,3650天,深度绑定,同行成长,顶峰相见!
5、粥左罗:来云南买房、定居365天,有哪些后悔?有哪些收获?18个问题,八卦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