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抗战时期大田知识青年志愿从军(一)

2024-12-29 16:12   福建  

大田县档案馆藏的老照片中,有部分拍摄的并非本地的情景和内容,而且所涉及的人和事,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也与大田并无直接的关联。但是,笔者经过多年的发掘和整理,这些老照片背后的真容和故事逐渐显现,揭示了民国时期那些遥远而又陌生的历史细节……这其中,就有隐藏在岁月尘埃里的大田知识青年志愿从军的史料。


193512月,毛泽东在陕北瓦窑堡党的会议上就指出:“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做持久战”。


1937820日,国民政府以大本营名义颁发的《国军作战指导计划》提出:全国抗战“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础主旨”。蒋介石等人还先后提出“持久消耗战”、“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等口号。


1938年5月,毛泽东把自己抗战初期的思考总结成文,发表了旷世巨作《论持久战》。


毛泽东著《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封面(图源网络)



这篇5万多字的著作对整个抗战过程进行了预测和推演,驳斥了抗战“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观点,认为中国的抗战既不会“速胜”,也不会“速败”,而会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并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文章系统阐述为什么中国不能靠硬打硬拼,必须以游击战作为核心手段,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跟日本在持久战中争取最终胜利。全文逻辑严密,论证清晰,引起强烈反响。

从大田县档案馆藏的《大田抗战半月刊》中,也能看到“持久战”对相关言论的影响。


1938年8月22日,《大田抗敌半月刊》(头版)刊登主编吴晋鋆撰写的评论文章:《“八一三”周年纪念——我们应有的认识与努力》(下为局部放大图)
在强敌入侵、国家危亡的特殊时期,全民总动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赶赴前线、为国效命,是责无旁贷的。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有这种觉悟。

因此,这篇文章指出:“民众之努力与否,为抗战能否持久及能否因抗战持久而得到最后胜利的最大关键,所以我们现在亟应努力的是:一、充当兵役……。二、发展生产……。三、有钱出钱……。四、有力出力……。五、消灭汉奸……。”这是为中国必将进行长期的抗战,在舆论上做宣传。

对于全面抗战而进行的征兵,作者针对“有此不明白全面抗战意义的人们,都想设法避免”的现象,言简意赅地警醒大众——

“一个人不想做国家的战士,也要做敌人的炮灰,万一将来保不住乡土时,敌人也会强迫你去当兵来打中国自己人的……我们应当明白充当兵役,是为保卫国家,保卫乡土,同时也是保卫自己。所以我们必须武装起来,个个人都踊跃应征去充当兵役,或自动入伍请缨杀敌。”

大田县政当局对征兵工作的重视,除了宣传动员,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建筑征兵招待所,为进一步扩充兵源做准备。

1942年11月12日,《大田半周刊》(头版)刊登《大田县新兵招待所建筑委员会招标启事》(下为局部放大图)
这则《启事》记录了在抗战时期的战略相持阶段,大田计划建筑四座新兵招待所(县城二座、桃源和上京各一座),为此进行招标,建成后作为征兵场所。

民国三十三年(1944),抗日战争进入决战时期,在常规征兵的基础上,蒋介石发出了征集10万知识青年从军的号召。各县成立了知识青年志愿从军征集委员会,向各机关、学校、乡镇发出通令,挂起“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等大幅标语,进行宣传鼓动。


1944年6月,全县各界欢送集美农校学生林光容(前排居中身着深色制服者)志愿从军远征留影。从放大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欢送者有集美农校校长庄纾(前排右二)、郑冠雄(前排右五)、县立初中的训育主任范霖生(前排左三)。(下图)

郑冠雄(1900-1950),又名伟卿、密名昭仁,桃源梅里村人。1918年2月-1919年2月在大田县公立师范讲习所毕业;1919-1922年7月在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毕业。1922年8月-1934年7月任大田县立聚贤学校教职员;1934年11月-1936年7月任大田县第四区区长。1944年任国民党大田县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1944-1948年为县参议员。






点击关注公众号   品味燃灯者历史


喜欢就点 在看¤ ↓↓↓

燃灯者1945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