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学术的主流,被历代统治者视为重要的精神支柱、治理原则和行为准则。孔庙也成为儒家崇礼思想最具体的体现。东汉建和三年(149)出现第一所纪念孔子的庙宇。唐贞观四年(630)唐太宗下令州县学校一律建造孔子庙,并列入国家祀典的礼制。唐玄宗加封孔子为文宣圣王之后,孔庙统称为“文宣王庙”。明清时期改称为“文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象征。
文庙之所以建在学校内,是因为要对人们进行至圣成贤的教育,其发展到清朝数量达到最高峰。据嘉庆《大清一统志》记载,当时全国共有文庙1712所,其中县学文庙1257所,大田文庙就是之一。
孔喆所著的《孔子庙建筑制度研究》一书,全方位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中孔子庙建筑实例,以及孔子庙与学校的布局关系、孔子庙的建筑形制和建筑制度,说明了孔子庙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民族性格的形成、民族经济的影响至深,无可替代。
据《大田县志》记载:文庙自建县次年——明嘉靖十五年(1536)建成之后,历经六次的大修或重修,其中明朝一次、清朝五次。即明朝万历五年(1577)重修;清朝康熙五十五年(1716)重修、乾隆十七年(1752)大修、咸丰八年(1858)大修;民国二年(1913年)重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再修。清朝乾隆年间大田县文庙、儒学平面图(源于《大田县志》1996年版)原由黄清海先生收藏、现在大田县档案馆藏的大田明清文书中,对于文庙的记载,有一些是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修的记录。在此之前的十一年才大修的文庙,为什么又要重修?而且这次重修为何又不见诸于后世所编篡的《大田县志》记载? 2022年11月,笔者专门为此撰写了三篇文章,以谢洋林万年所藏的相关文书为依据,证实了乾隆二十八年(1763)大田重修文庙的史实。但是,对于县文庙已在乾隆十七年(1752)大修,为什么才时隔11年,县署又做出重修的决定?这个问题还是不甚透彻……毕竟,文庙建筑为一县文脉之所在,兼具祭祀与教学的功能,重修并非小事,当然也不是知县一时兴起。可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会是什么呢?
有关乾隆二十八年(1763)大田重修文庙的记录,来源于谢洋林氏文书,即出自那位颇具乡村士绅的代表性人物——林万年的个人庋藏。而《县志》等官方史志并无记载!林万年是一位活跃于乾隆年间的“官代书”,不仅帮人(主要是林氏族亲)剖析案情、起草诉讼文书、打点衙门关系,自己也经营山林田产、收谷放贷,同时为了“维权”而忙于诉讼……笔者认为,他是在大田现存史料中罕见的“以法为业”的典型。以林万年为主的林氏文书约三千件,包括山林田地契约、缴粮纳税的板串执照、案件诉讼文书、个人记事单等,其中有部分是盖着大田县衙印章的官方文书,在目前明清史料极其匮乏的情况下,殊为难得。推荐阅读>>>
如今,从《大田县志》里可以看到有关重修文庙的记载,仅有如前所述的简短文字,似乎向我们传递圣殿重光、尊师重教的传统。当仔细阅读了当年大田县衙正式发布的文告、以及林万年手写的法律文书之后,我们才真切地了解到:乾隆年间在兴修文庙时并无如今所谓“政府预算”的概念,主要靠城乡士绅带头认捐、出头(即当缘首)题捐——集资来完成!而且,这过程中还发生了同宗争执、侵吞捐银的事件,直至诉之公堂,纠缠不休!随着对这部分文书释读的深入,关于为什么才时隔11年,大田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又重修文庙的答案,似乎更接近了一步……
喜欢就点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