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学!审核评估小课堂,第十一讲

文摘   2024-10-21 22:45   云南  

今天

审核评估小课堂,第十一讲开讲!

↓↓↓


51.学校如何对标国内一流,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一是通过试点班级培养临床医学卓越人才。2021年学校以临床医学(交大医学班)为试点,通过推免研究生机制实现本硕贯通,开展“5+3”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本科阶段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在课程教学、社会实践、临床实习、学业导师等方面联合培养。二是试点项目培养口腔医学卓越人才。口腔医学专业对标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相应专业开展建设,2023年实施卓越口腔医学人才培育项目,学院院长担任卓越班班主任。以国际口腔医学教育理念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科研基础、英语能力培养,将科研创新培养早期融入教学活动。打破传统口腔医学教育“三段式”的分割,突出早接触专业、早接触临床、早培养技能的“三早”特色。

52.学校如何统筹课程资源建设?

成立课程中心,制定课程建设规划统筹本科课程建设,按照培养需要分类建设课程群,形成“一核、两翼、三平台”本科课程体系,一核即专业核心课程;两翼即必修课和选修课;三平台即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现有本科课程1809门,保障人才培养需要。

53.学校如何强化课程质量建设?

突出重点,制定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建评结合,对标“金课”标准,开展一流课程建设,实施课程质量等级评价与课程准入评定,建成一批优质课程。激励促进,将省级以上一流课程和B级课程评定结果纳入奖励性绩效,制定课程质量奖励,对优质课程给予课时奖励,促进教师开设优质课程。

54.学校如何顺应新医科发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建平台项目,促进新医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23年学校牵头成立由云南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企业等65家单位组成的云南新医科教育联盟,搭建全省平台,促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开展医科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等领域研讨交流。二是促产教融合,推进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学院建设。依托生物医药优势学科专业,聚焦云南省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天然药物健康产品三大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集群,与云南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云南省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学院,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获省部立项。

55.学校一流专业建设的成效是什么?

以对标一流大学专业建设为牵引,推动专业提质晋级。先后与四川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多家国内一流医科院校达成合作协议,聚焦课程、教材、师资、测试等环节进行对标建设。完善专业建设激励和保障机制,把一流专业建设成效纳入单位年度考核和教学奖励性绩效,持续加大投入,近3年累计投入专项建设经费2400万元。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一流专业建设点数占本科专业总数的59%,学生数占全校本科生总数的82.9%。

56.学校为了促进精品教材建设采取了哪些激励机制?

完善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建立优秀教材激励机制,对国家级规划教材实行奖励,将教师编写教材纳入教学基本工作量考核,将教师主编(副主编)高水平教材纳入教学奖励性绩效,激励单位和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编写。

57.学校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一是构建多部门协同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二是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

58.学校如何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一是专创融合培养创新能力;二是促进学生早期接触科研;三是支持学生开展科研训练。

59.近年来学校学生参加大创项目和获奖情况如何?

近3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36项,省级279项;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7千余人次;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2篇,其中SCI论文20篇,61人次获各类专利、软件著作权37项。近3年,获国家级创新创业类竞赛7项,其中,“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3项、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国家级1项、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国家级1项、全国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大赛)国家级2项,获省级创新创业类竞赛143项。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项483人次。

60.学校如何建设优质教学资源?

一是共享共用优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二是建成一批优质课程教学资源;三是建成省内最大规模医学实践教学平台;四是建成省内最完备的医学实践基地网络。

61.学校近5年出版教材情况如何?

近5年出版教材376部,其中国家级教材142部、省级教材10部。

62.学校如何推进数字技术赋能本科教学?

一是教室建设智慧化;二是实验室建设数字化;三是充分利用智慧教学设施。

63.学校如何推动科研反哺本科教育教学?

一是学科资源支撑本科教育教学。95%的本科专业有硕(博)士学位点支撑,从制度、经费、人员、设备等予以保障,推动全校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共享,为本科教育教学提供优质实验和实践资源。二是科研成果反哺本科教育教学。将“引入学科、行业前沿最新成果和教研教改成果”纳入课程质量等级评价,推动教师科研成果和技术进课堂、进教材、进实验实训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科研成果积极融入教材,开设药理学国际前沿、肿瘤精准诊疗前沿和大数据下文献可视化分析应用等科技前沿课程,促进学生掌握最新科技进展,拓宽科技前沿视野。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转自:昆明医科大学

昆明医科大学团委青年融媒体中心  宣


喜欢我就搜搜我, 公众号:昆医小青团 (kmmu-youth)如果你有好文章,欢迎投稿!投稿邮箱:qm65922787@163.com


昆医小青团
团学工作动态、 昆医青年聚焦、 活动追踪报道、 青春话题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