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故事告诉你 青春,可以是这般模样

文摘   2024-10-15 17:23   云南  


  10月11日,省委书记王宁到云南民族大学作形势政策报告、讲授思政课。他勉励全省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在云南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激昂青春、拼搏奉献,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书写精彩人生。

  作为青年学子,应该如何在云南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拼搏奉献、贡献自己的力量?王宁现场分享了5个故事,帮助广大云岭学子树立远大的志向,为他们选择创业就业之路带来新的启发。

 


把课堂搬到田间

把论文写在地头

  千百年来,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都为一年生作物,每次收获后必须重新种植。这对农民来说是一项繁重的劳作,并可能导致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

  而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原创性培育出的多年生稻,种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5年。“多年生,年年生,生生不息”,可以用“割韭菜”形容多年生稻的主要特点。

  这一科研成果的背后,有一支了不起的团队。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共有13人,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约为77%。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把课堂搬到田间,把论文写在地头。

  多年前,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群稚气未脱的大学生来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勐海县曼拉村租下50亩地作为试验田,从此便在这里扎了根。他们挽起裤腿,在试验田间穿梭,开着拖拉机犁田,驾驶无人机施肥,测量水稻光合叶绿素和水分。

  在当地老乡眼中,他们在田间地头里干得、和邻里乡亲们说得、在水田旱地中走得、在繁重劳作后吃得、在茅室棚户里睡得。

  最终,他们成功培育出的多年生稻品种实现了“一次栽种,多次收割”,平均每亩节约6—10个人工,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45%—50%。实现了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从0到1”的突破。该团队也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

学成归来建设家乡

让青春在雪山峡谷间绽放

  “基层是青年干部发挥指挥才干的广阔天地,也是青年干部锻炼学习的‘大熔炉’。”这是90后藏族姑娘杨章初姆的人生信条,多年来,她也践行着这一理念,在这一大熔炉中“淬炼”成长。

  杨章初姆是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东旺乡跃进村人,2014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同年考上大学生村官,就职于东旺乡。从大学生村官到村党总支书记,再到副乡长,10年来,杨章初姆一直在扎根基层。

  在东旺乡新联村担任党总支书记期间,她走村串寨,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着力解决村组分散严重、支部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不断增强党员的认同感、凝聚力。

  面对当地产业发展散小弱的问题,她带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积极谋划,结合新联村实际坚持“中、长、短”期产业相结合,以“短养长”的原则,确定重点发展羊肚菌、东旺藏鸡、藜麦三大产业。并向上级党委政府申请资金,以“总支+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

  短短两年的时间,这位90后女支书就让新联村摘掉了“软弱涣散党总支”和“深度贫困村”两顶帽子。

  多年来,她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先后被提名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云南省“扶贫好村官”等荣誉。

借力本土文化IP

让云南咖啡走向世界

  2013年,还在西南林业大学上大四的湖北女孩陈莎,就创办了自己的咖啡品牌,成为咖啡行业勇闯电商市场的第一批创业者。

  陈莎的品牌IP灵感,来源于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瓦猫。此外,陈莎也赋予了品牌另一层含义:“俗话说猫有9条命,4只猫相当于有了36条命了!”大学时期的陈莎已经体验到创业不易,她希望企业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路披荆斩棘。

  大学生白手起家,毕业即成立自己的公司。很多人惊讶于陈莎的魄力和敏锐的商业嗅觉,而在她看来,所谓的嗅觉,不过是无数次试错后总结出来的经验而已。刚上大学,陈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促销员,去学习销售技巧,之后就开始自己批货、拿货。

  大一摆摊的经历除了为陈莎积累了“第一桶金”,也让她发现了咖啡产品的销售潜力。从螺蛳湾批发零售,到聚焦旅游市场咖啡,再到开拓电商市场,陈莎不断尝试新的商业模式。面对决策失误,她始终坚持:“可以挣不到钱,但一定要学习经验。”带着这样的成长型思维,陈莎的企业一路发展壮大,将云南咖啡卖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对于准备创业的年轻学子,陈莎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方案一定不是坐在教室里或家里就能想出来的,有困惑就出门,多去参观成功的企业,听一听别人的经验再来研判自己想法的可行性。”

将“云品”搬上“云端”

做乡村电商“领跑者”

  2020年春节,一条因土味“硬核”大喇叭方言喊话火出圈,视频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的点击量已经突破5亿多次,这个“出道”即成功的人就是“曲靖老村长”赵朝鹏。

  就这样,赵朝鹏把手机当作新农具,成为了新时代的新农人,选择回到家乡、坚守家乡、建设家乡、经营家乡。

  2023年9月,在“曲靖老村长”这个网红IP的引流下,他的家乡——曲靖市沾益区龙华街道清河社区的红瓦房村开园就走红,迅速成为网红村,修建了咖啡店、会客厅、博物馆、奶茶店、民宿以及小吃一条街等,每天来村里消费、体验的游客越来越多,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路子。

  “不是自己一个人带火一个村,其实自己只是红瓦房村227户人家当中的一个村民。”赵朝鹏说,现在的农村大有可为,乡村振兴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有见解的年轻人回到乡村、建设乡村。

  与“曲靖老村长”一样,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的90后董梅华,也举起了手机,将云南的美食一道道端上了屏幕中,她就是“滇西小哥”,一位分享乡土气息的博主。

  8年来,她以家乡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为大本营,以美食为切入点,创作拍摄了400余条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制作特色菜品、展示民俗文化,在海内外收获了4000多万粉丝。

  村民们也从刚开始的不理解到今天在手机上经常看到“滇西小哥”的视频,许多村民也尝试记录生活,并且尽可能地帮助“滇西小哥”拍摄,向外界展示家乡,展示如诗如画的云南。

  从单纯的拍视频销售土特产到成为美食博主,从一个人探索到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如今的董梅华已成了众多返乡青年创业的榜样,成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领跑人。“‘云南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云南的生活’是值得被看见的生活。我会一直努力用我的镜头,记录这里的一切,真正做到‘让世界看见云南’。”对于未来,“滇西小哥”充满信心。

资源变资产

“老地方”玩出“新花样”

  这个国庆假期,土瓜冲村又“火”了。来自曲靖市马龙区通泉街道杨官田社区的土瓜冲村,今年6月以全新的模样“开门迎客”,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但这份吸引,并不是简单的到此一游,而是深度体验当地居民的四季三餐,成为新村民,推动云南旅游业从观光型1.0版升级为旅居型2.0版。

  从曾经的“空心村”摇身一变成为有名的“旅居村”,土瓜冲村火爆的背后藏着这样一个智囊团。

  “农村不是没有机会,就看你是什么打开方式。”钟鹏就是开启土瓜冲村蜕变背后的人。他带领的90后智囊团花费半年时间,将土瓜冲村从“老破小”变成了“香饽饽”,火遍全网。以前的老旧土坯房变身茶吧、餐厅、咖啡厅、共享书屋、公共菜园等体验设施,俨然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既留住了年代感、乡愁味,又具备了现代生活需要的体验感、便利度。通过“政府主导、集体协同、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模式,村民出租房屋户均增收近4000元,村集体经济保底分红30万元,真正实现了钱包鼓起来、日子火起来、村庄美起来。

  而在钟鹏的设想里,未来5年内还将打造100个村落,覆盖云南26℃舒适生活区,让“旅居客”实现“云南换住”的连锁模式,沉浸式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同土瓜冲村一样,位于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联珠镇碧溪村西南角的曼海村民小组,也经历着一场蜕变之旅。

  85后熊楷就是推动曼海之变的“操盘手”,5年时间,他完成了20个村寨的设计、建设、运营。去年,熊楷看中了曼海村民小组。“调研后我们发现,曼海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但人居环境基础薄弱,有28栋房屋闲置。”熊楷说道,经过团队精心研究后决定,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民族文化为纽带,按照“美丽村庄+创业部落+非遗研学中心”的思路,采取边招商、边建设、边运营的模式,打造乡村微文旅综合体,沉浸式体验乡村。

  2023年6月15日,项目启动建设,2024年6月建成。曾经废弃的烟房、广场如今变为民宿、研学中心、非遗展示中心、田园会客中心等场所;游客可以在此亲身感受各个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体验独特的乡村生活。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转自:云南网

昆明医科大学团委青年融媒体中心  宣


喜欢我就搜搜我, 公众号:昆医小青团 (kmmu-youth)如果你有好文章,欢迎投稿!投稿邮箱:qm65922787@163.com


阅读原文



昆医小青团
团学工作动态、 昆医青年聚焦、 活动追踪报道、 青春话题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