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爱瑞典Isweden”,关注我们!
[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Ernst Ingmar Bergman,1918—2007)
二十一世纪初期,英格玛·伯格曼将他的私人笔记捐献了出来,在一个标着“1938年”的黑色漆面的文件夹里,装着写满了蓝色钢笔字迹的纸张,上面那些还流露着稚气的圆圆的笔迹——那是一名年轻作者的手稿。
这个黑色漆面的文件夹里存放着所有成就了伯格曼的关键词:家庭、性别、艺术、死亡。这也是我们这本书得以出版的基础。
或许是伯格曼作为“电影大师”的名头太过响亮,让人忘记伯格曼文学造诣之深,甚至在197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其电影最初的起源便是他写下的这些文字。
《未实现:伯格曼文集》收录九部伯格曼未上演、未发表、未上映的作品。
Ofilmat, Ospelat, Outgivet,2018年10月
(未实现:伯格曼文集)瑞典语原版封面
《卡斯帕之死》创作于1942年,在1938年到1939年这段时间,对于二十一岁的伯格曼来说意味着改变。其间他经历了和父母争吵后的“出逃”,开始在奥洛夫大师花园剧院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学生剧团做导演。同时他开始写作,按照《魔灯》中的说法,“突然间,我写出了十二个剧本和一部歌剧”。《卡斯帕之死》就是其中之一,伯格曼创造了卡斯帕这个“屠戮妇女儿童的杀人犯”并声称该作品是对瑞典国宝级作家斯特林堡的“肆无忌惮,不以为耻的剽窃”,伯格曼坦言,“我没有自己的语言,自然就想到模仿亚尔马·伯格曼和斯特林堡。我从十四岁就中了他的魔,我都读不懂他在写什么,但那语调,那狂野,我懂的。”这评价颇有种后来在电影《打扰伯格曼》中李安评价伯格曼《处女泉》“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的味道。
《打扰伯格曼》(Trespassing Bergman,2013年)电影海报
《关于黑帮老大为何写诗》创作于1942年,故事核心是黑帮老大特奥巴尔德和女裁缝叶琳的婚姻故事,但卡斯帕和另外一个人物杰克都在其中出现,与《卡斯帕之死》一起联动,构成了一个小小的“伯格曼宇宙”。故事剧情带有奇幻色彩,此外,杰克还在作品中穿插讲述了一个令人惊悚的、略带血腥味道的“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之类的恐怖故事。
《马修·曼德斯的第四个故事》创作于1942年,是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写成的剧情介绍,属于情感剧悬疑片的类型。影片的主人公是两位男性:一名失业的音乐家和另一名残暴且滥用权力、用铁腕手段整治其他人物的施虐者。施虐者这个人物,可隐约在伯格曼第一部拍成电影的剧本《折磨》中的角色——“虐待狂”教师卡利古拉——身上看到影子。
《折磨》(Hets,1944年)剧照
至于《城》的创作缘由,追溯到伯格曼重要的一部剧本《约瓦金·诺肯,或者自杀》(Joakim Naken eller Självmordet,1949年)被伯尼尔斯出版社拒绝之后,“约瓦金”这个人物在《城》中再次出现。剧本被改编成广播剧并于1951年播出,由奥洛夫·莫兰德(Olof Molander)导演,瑞典广播服务部下属的《瑞典广播剧》杂志上也刊载了文本。在伯格曼自传《魔灯》中可以读到,《约瓦金·诺肯,或者自杀》创作于1949 年秋,这一年伯格曼逃离他当时的妻子和孩子,与后来成为他第三任妻子的贡·格鲁特(Gun Grut)去了巴黎。“对这个故事感兴趣的人可以在《婚姻生活》第三集中跟踪此事”,伯格曼曾扼要地提示。
《婚姻生活》(Scener ur ett äktenskap,1973年)剧照
《鱼:一部闹剧电影》和广播剧《城》一样,都是由未出版的剧本《约瓦金·诺肯,或者自杀》发展而来。虽然从未登上银幕,但剧本在1950年至1951年的《电影报》上连载。1998年,经英格玛·伯格曼惠允,在《光晕:电影论坛》杂志上重新发表,伯格曼亲作序写道,当时的婚姻和经济情况十分窘迫,“只用了一周时间就匆匆完成”。
《表演练习》创作于1952年至1958年,当时伯格曼担任马尔默市立剧团的艺术总监,该剧本是他为剧院学员所写的一部表演练习作品。这部作品里,伯格曼不仅表达了戏剧表演的艰难,同时也强调了戏剧写作的艰难。由此可见,至少在这一阶段,伯格曼仍首先将自己视为一名剧作家。但很快,他将放弃这一信念,投身电影导演的事业。
《木版画》与《表演练习》一样,这也是伯格曼为马尔默剧团表演的学员们编写的表演练习作品,1955年伯格曼将其搬上舞台。该剧本也曾发表在1954年瑞典广播公司出版的《瑞典广播剧》杂志上。这个剧本可以看作是电影《第七封印》的前奏,伯格曼的早期剧本中经常包含强烈的道德观和隐喻。
《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1957年)剧照
《假戏》是英格玛·伯格曼未曾拍摄的一部电影。剧本于1966年到1967年在《阿勒思家庭》杂志上连载,伯格曼在剧本初刊时接受了杂志采访:“出于种种原因,我不愿放弃这部电影。我是在拍完《夏夜的微笑》之后写出这部剧本的,那次拍摄对我来说感觉很糟糕。有种情绪很难释怀,电影背后的故事让我一度陷入忧郁。重读这部剧本让我有了别样的感受,这上面发表的每一期都该是一部独立的电影。”
《与瑞贝卡的六十四分钟》完成于1969年,是伯格曼为20世纪60年代流行的“系列电影”创作的剧本。该项目原本召集了费里尼、黑泽明和伯格曼,由三人各写一部剧本,但因费里尼和黑泽明均未完成剧本,项目夭折。伯格曼完成的剧本一直保存在他的工作笔记中,从未发表和排演过,直至瑞典著名导演苏珊·奥斯滕(Suzanne Osten)将剧本改编为广播剧,2016年11月6日在瑞典国家电台全球首播。
关于这部剧本收录的时间线,开篇几部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初,随后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剧本,接下去出现了一个时间跨度,直接跳跃到1969年和1975年,再往后就结束了。
其原因可以归结为几点:一、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伯格曼”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名字,相比早期只停留在文本阶段的剧本,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剧本几乎全都被拍摄或上演;二、随着伯格曼名气攀升,自20世纪60年代初,他的许多剧本不仅被拍摄,而且还被发表了;三、在1982年伯格曼完成最后一部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以及在1987年其自传《魔灯》发表之后,伯格曼有意识地开始以作家身份从事创作,这之后的文本几乎全都得以发表。
这位伟大的电影创作者,在成为举世闻名的导演之前,也是一位将全身心的热情倾注于文学和戏剧的写作者。从这九部作品中,我们将看到成为“伯格曼”之前的“英格玛”。
点 击 购 买
↓
《未实现:伯格曼文集》
[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王凯梅 译
雅众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雅众·电影
本书收录了世界泰斗级的电影导演及剧作家英格玛·伯格曼未发表、未上演和未上映的九部剧本。其中,最早的一部创作于1942年,最晚的一部创作于1974年,贯穿了伯格曼重要的创作时期,展现了其作品的流变过程。九部文本体包含伯格曼创作重要的母题:家庭、性别、艺术、死亡,呈现其精湛的编剧技巧、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巧妙的语言风格,为认识伯格曼的作品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
关于译者
王凯梅
艺术评论写作者、译者、策展人。北京师范大学英语文学学士,苏富比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硕士,长期从事艺术、电影策划和写作翻译工作。曾创办国内首个专注北欧影像的电影节“极地光影”,亦在瑞典、挪威举办中国电影节。2018年,策划伯格曼百年纪念影像展。翻译多部畅销瑞典儿童文学,2022年翻译伯格曼文集《我们都是马戏团:伯格曼文集》《犹在镜中:伯格曼电影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