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揭开了人类社会对人权、自由、平等这些概念的模糊认知。1791年,一位名叫奥兰普·德古热的女性领袖公开发表了《女权与女公民权宣言》,以“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之说法,试图将女性从神权、王权,和很多人并未意识到的父权束缚下解放出来。往后的两百多年,这些女性运动被统称为「女性/女权主义」(Feminism)。☆ 女性主义的第一次浪潮始于19世纪中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不满于酒醉后父亲对母亲的拳脚相加,更不满于母亲和家族对男性的重视和对女性的蔑视。她认为女性与男性应该拥有同样广泛和绝对的生理平等,并且最重要的是,女性应该拥有政治权利。第一次浪潮明确将女性主义的纲领——即男女平等落地在政治层面。☆ 20世纪60年代,和玛丽·沃斯通克拉夫境遇很像的西蒙娜·波伏瓦出现了。波伏瓦在家中也长久地受到落魄贵族父亲的压制,又痛恨于母亲的无能;她虽因智识广受尊敬,但波伏瓦意识到别人并非尊敬她,更多的是尊敬她所表现出的男性气质:强势、聪慧和不错的经济条件。于是她写下《第二性》,她说:“女性性别是社会上的第二性,这一性别秩序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社会和文化人为地建构起来的,正是因为第二性的可构建性,也确定了其可消解性,女性群体通过一定的努力和抗争而获得权力和自由。”以此为背景,以“文学”和“抗争”为方法,女性主义运动被推至第二次浪潮。☆ 马克思主义女性运动也是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朱丽叶·米歇尔在《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中揭示妇女的无偿家务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使妇女处于从属地位的经济根源。以朱丽叶·米歇尔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女性运动研究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通过意识形态,迫使女性从事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价值的家务劳动,必须家务劳动社会化,将其转化为社会创造利润的形式。☆ 女性主义者意识到之所以女性主义总是伴随着各种争议,恰恰是因为对于“女性”的定义过于单一,因此新视角随之出现:“女性主义是政治、是实践,更是社会多元景观;女性主义必须去重视不同个体、群体和主体立场间的异质性,不再用任何框架束缚女性,也不再过度地强调男女的生理绝对平等,而应该接纳不同的意识,允许差异的存在。”☆ 如果在此基础上,你还想了解更多关注女性主义的历史、理论、见地、剖析,那么,下面这份女性主义书单,希望可以给你更多启发。|Part.1 理论性读本
了解女性主义,就应当从《第二性》开始,从“性别是被建构的”这一论断开始,从“无数的女人都在反复重复着这样的生活方式——无聊、期待和失望”这一残酷的现实开始。“女性是第二性,排除在男性以外的“他者”。权力归于男性,女性仅仅是附庸。附庸的庇护来自权力,歧视也来自于权力。事实就是如此,谁家生了女儿也还是叹惋一阵儿。连在性交中,女性都是处于被动和守势,像个容器,收纳男性的欲望。”
“ 一种没有雄心也没有激情的金光闪闪的平庸,漫无目的,无限地周而复始的日子,缓缓地滑向死亡,不寻思原因的生活。原封不动地保存和重复世界,看来既不可取,也不可能。”
“几乎没有什么工作能比永远重复的家务劳动更像西西弗斯所受的折磨了:干净的东西变脏,脏的东西又被搞干净,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家庭主妇在原地踏步中消耗自己,她没有任何进展,永远只是在维持现状。”
如果要选择一本书作为你的女性主义阅读开端,一定是《第二性》。
*《成为波伏瓦》柯克帕特里克
如果说《第二性》讲述的是波伏瓦的思想,那么《成为波伏瓦》则讲述的是西蒙娜·波伏瓦这个人。我至今记得我第一次阅读这本书的那个夏天——经历了两次炸号、陷入了写作瓶颈。那时我开始怀疑我写作的意义,我对没有进步的自己表达了失望,又希望可以从失望中涅槃出些奇妙的新东西。就是在那一刻我遇到了凯特·柯克帕特里克的波伏瓦,并在这本书里读到了17岁的波伏瓦写在自己日记里的一句话:“写作是一种使命感,我深信自己需要发声和表达,需要被别人听见。”
当我在床头灯阴影中读到这句话时,我确信我也感受到了同样的使命感:日复一日的写作,自由和限制之间的张力形成了一个道德意义上的「自我」,用这样的身份来完成一次自我重塑和自我和解。
于是我接着往下读,读到了波伏瓦逐渐萌发的女性主义和她始终用文字与男性和条框的抗争:在每一次虚无即将降临的时刻,波伏瓦曾经经历过的自我审问、自我怀疑、打碎又重塑的故事都会为我指明方向。她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写作者,而不仅仅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女性。但更重要的是,她似乎还看透了后来人的想法,她最后又告诉所有人:不要做德·波伏瓦,要做你自己。也许《第二性》可以呐喊,但《成为波伏瓦》更能解困。
如果说《第二性》是观点的阐述,那么李银河老师的《女性主义》,则可以看作一本通俗的入门读本。李银河老师在这本书里非常清晰地解决了女性主义的一些关键问题,比如“什么是女性主义”“什么是男权制”,并在概念梳理下,沿着历史演进脉络分别分析了第一次女性主义浪潮、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完整勾勒了女性主义的发展史。
除此之外,女性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系列的争议,李银河老师将“生理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关于性别气质问题的论争”“关于性问题的论争”等几个典型争议性问题的根源、争论焦点、认识论和方法论等角度逐一理清,既回应了女性主义的困顿,也说明了女性主义之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如果你想系统、全面、有条理地理解女性主义,那一定要阅读李银河老师这本书。某种程度上,是上野千鹤子老师的很多作品推动了更多的人阅读女性主义作品,并理解女性主义。上野千鹤子老师和女性主义相关的作品非常多,包括通俗易懂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可读性很强的《始于极限》,小众但好评广泛的《为了活下去的思想》。但如果要说学术性和价值性,我们不得不谈《厌女》和《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在性别二元制的性别秩序里,深植于核心位置的,便是厌女症。在这个秩序之下,无论男人女人,无人能逃离厌女症的笼罩。厌女症弥漫在这个秩序体制之中,如同物体的重力一般,因为太理所当然而使人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不过,厌女症的表现形式在男女身上并不对称。在男人身上表现为“女性蔑视”,在女人身上则表现为“自我厌恶”。
在性别建构、社会凝视、权力争夺等观点之下,“厌女”直至父权社会维系统治之根基,即“通过厌恶构建第二性”,于是,《厌女》这本书中并非是在阐述女性为何是第二性,而是在探讨,“第二性”的特征,到底是如何漫长地、持久地维系且不动摇的。引用一条热门书评:「难以相信这本书竟然写作于1990年,更难相信30多年后书里的论点竟然依旧能和现实完美贴合。读完这本书后才明白了上野在第一章就反复重申的“解放的思想需要解放的理论”是什么意思——到如今我已经读了不少女权相关书籍,知道事情不对劲,却难以说出为什么不对劲,大家明明都在呐喊,但似乎在各说各话——现在才知道,只要还在父权制家庭中,结构性的异化就不会停止;只要对“劳动”和“生产”的定义不改变,资本主义就还会一直压迫女性,结婚生子的往复实际上是在给父权制添砖加瓦。很残酷,但的确如此。」《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女性运动的重要补充,其强调“在新型父权制下,婚姻成为压迫女性的制度,家庭成为剥削女性的场所。”但令人诧异的是,男性通过意识形态的洗脑,让女性成为婚姻和家庭的坚定捍卫者——历史第一部允许离婚的法律出台时,出现了30万女性上街游行反对的荒诞场面,而这一切,都是制度、意识形态与父权的合谋,他们本就一体,构建起了无形的压迫。
这本书和上面几本书相比,要冷门许多。这本书我购于上海的一家女性主义书店,在常见如《第二性》《厌女》中,我看见了这本将女性主义放置于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讨论的书籍。女性主义的发展不应当只是一个国家的性别叙事,而应当是全球范围内的性别团结,正是需要广泛认识到“女性是一种处境,而不是一种性别”,才能真正从更多元、更普遍的角度探讨女性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意识与权利。
这本书有很强的人类学田野观察属性(也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辛西娅讲述了金吉达食品公司清洗香蕉的女工、在世界各地自由旅行的女性、在美国海外军事基地附近工作生活的女性,以及波斯湾的家政人员、世界小姐选美大赛、好莱坞拉美裔女演员、泛美航空公司的空姐们各自的故事,并从这些故事中勾勒出了现代女性的处境。
“所谓强者的特权,就是可以无须对弱者展开想象力,由于权力关系不平衡,弱者会直接受到压迫。”上述那些精心记录的女性生活片段,隐喻了女性的弱势,也言明了女性与政治权力游戏之间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
*除了上述这些比较经典的书籍之外,再给大家额外推荐几本比较有特色、以田野、谈话为主的书籍,也是我个人比较偏爱的类型:《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黄盈盈);《开场:女性学者访谈》(新京报书评周刊)《我,厌男》(波利娜·阿尔芒热)。
*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韩国女性作家韩江,以回应古往今来各种对女性作家的质疑。从《如何抑制女性写作》到《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这些女性作家或犀利、或浪漫、或细腻、或天马行空,将性别之现实困顿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这本书非常出名,出名到阅读之前我一直以为是一本严肃的理论性书籍,但一旦开始阅读,伍尔夫扑面而来的碎碎念,以及碎碎念中夹杂着的犀利吐槽就像一帧帧黑色幽默式的电影画面,以讽刺之手法展现社会百态。
伍尔夫说,每个女性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能上锁的独立房间,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还有精神思维的空间。不被外界的杂音干扰,抛开世俗强加的牢笼,自由地表达所思所想。拥有财富上的自由。财富代表思考的力量,门上的锁代表独立思考的力量。正是这两者才能让女性最终获得心智的解放和自由。“我们坐在一艘圆圆的蓝色大船上,在漆黑的海面上漂泊,大部分人待不到一百年就要离开。所以我们会去哪里呢?我常常想。和宇宙的年龄相比,我们的生命也太短暂了。但是我不能理解,不过是刹那的人生,为什么有时会感到如此漫长和痛苦?做一棵橡树或一只大雁也可以,为什么要生而为人呢?决定用原子弹炸死那么多人的心和将此付诸行动的力量都来自人类。我静静地想着,由星尘构成的人类所制造的痛苦,以及星尘是如何排列而成为人类的。”“我一旦和妈妈待久了,就会说出伤人的话。”东亚女儿们共享同一种生活。有的时候,读韩女文学就像是在照镜子,一样的苦痛,一样的不解,一样的疯狂,一样的平静。如果你也对上述两段文字共鸣,去读读看这本书。在现实与想象的拉扯之下,韩国女作家正在用独特且细腻的视角一笔一画地勾勒着这些属于你我的、属于每个普通人的生活琐碎,又从一次又一次的破碎中黏合出了一种关于「生」的想象:
“她知道自己每天早晨起床时必不可少的要素,不是决心,而是「犹豫」。在犹豫的瞬间,她会产生错觉,仿佛自己对人生也有一定的选择权。”在当下这样一个看似特别歌颂有序、高效、饿不死的时代里,总需要有人看透“希望”二字背后是“几乎不可能到来的幻象”;也总要有人把真实的破灭和普通人的故事以足够细腻的笔法渗透在文字的肌理中,以慰藉每一个无法浮出水面、喘不过气来的人,告诉她们:生活本就如此,悲剧滔滔不绝。
*今年我为韩女文学写了一篇推文《理解韩女、夸赞韩女、超越韩女》,如果你愿意看那种不留余地的赤裸情感,如果你想要看到社会风平浪静之下个体的疯狂与无奈,我想你一定愿意读这些书籍,推荐作家金爱烂、作家韩江、作家赵艺恩、作家赵南柱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