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硬结怎么办?原因与处理方法全解析

教育   2024-11-03 12:02   北京  


肌注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它可以快速将药物输送到体内需要的部位。尽管肌注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但是有时候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肌注后出现红肿硬结。


肌肉注射发生硬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药物吸收缓慢或注射的深度不够,与药物种类、注射方法、体质因素有关。


肌肉注射出现硬结的原因



1、药物因素:

1) 一些药物的溶解度很小,如黄体酮油剂等,在肌肉组织中不易很快地渗入毛细血管而影响吸收,从而形成硬结。

2) 一些药物在注射部位极易析出药物结晶,难以吸收,形成肿块。

3) 还有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青霉素钾盐、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和氨茶碱、硫酸阿托品,用于治疗贫血的铁剂等,注射后都容易出现硬结、疼痛现象。


2、注射因素:

1)因肌注深度不够,药物注入脂肪层,而未达到肌肉层时,药物在脂肪层内停留时间较长,结晶析出刺激组织,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包绕结晶体形成硬结。 

2)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肌注,药物在局部停留时间则延长,蓄积而形成硬结。

3)病人接受肌注时精神过度紧张,肌肉不能完全放松而造成的;亦或者是比较肥胖者,致使针头刺入深度不够,而将药物注入脂肪层里,由于那里血管较少,不易被组织吸收,以至在注射部位产生硬结现象。

4)每次给药量过多,超过5mL就增加了形成硬结的机会。


3、体质因素:

1)长期卧床的病人,其肌肉活动量相对减少,局部组织的供血量也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变慢,逐渐形成硬结。

2)接种疫苗,如接种百白破引起的硬结,接种部位有红、肿、热、痛、痒并可伴有低热等症状。

3)还有些病人很易形成硬结,这与其个体组织反应性有关。例如:疤痕体质、瘦弱体质等。


肌内注射操作时,

如何避免这些皮下硬结的发生?



1.选择深部肌肉注射:为避免混悬液、注射油剂类药物后皮下硬结的发生,注射时应该注意选择深部肌肉内注射。

这些部位,肌肉内血运相对较丰富,有利于药液的吸收。


2.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混悬液、油性注射剂,粘度大、不溶于水,难以扩散吸收,极易形成硬结或无菌性囊腔而引起注射部位感染。

若反复、连续在同一处多次肌注可致肌纤维受损、变性、萎缩,同样易形成硬结。有研究显示,同一部位连续注射不宜超过 14 次。


怎样消除肌注出现的硬结呢?

常用的方法



1、湿热敷法:

用温热(大约 50~60℃)的热毛巾,每日 2 次,每次 0.5~1 小时,间隔 6~8 小时,热敷时毛巾变凉应及时更换。

需注意预防烫伤,温度以无不适为度,并时常观察外敷处皮肤有无水泡等烫伤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注意不要注射后立即热敷,因针眼需注射 2~3 小时才能关闭,立即热敷易造成药物外渗或微生物进入,引起痒痛、红肿等炎性反应。


2、局部按摩法: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感,帮助水肿消退。具体方法:先在硬结部位置干净纱布,用中指或示指的指腹在纱布上按摩,注意动作缓慢,力度适当,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50周,每日2次。


3、土豆片贴敷法:

具体方法:新鲜马铃薯洗净,切成薄片,厚度约为 0.5~1 厘米、比硬结面积略大的薄片,敷盖在注射部位,可用胶布进行外固定。

覆盖注射部位 30~60 分钟,间断更换土豆片。土豆外敷可起到消炎、止痛、活血消肿的功效。


4、仙人掌泥外敷法:根据硬结的大小,取仙人掌一片,去掉芒刺,捣如泥状,敷在硬结处,用纱布盖好固定,每日 1 ~ 2 次。


5、云南白药外敷法:

取云南白药1瓶以白醋调之,捏成薄饼(略大于硬结)贴于硬结处固定好,2~3天见效。


6、冰片涂擦法:取冰片2—3克(药店里有买),溶于75%的酒精30毫升中,冰片溶解后,用无菌纱布浸溶液涂擦硬结,每次5—10分钟,每天一次,3—5天见效。


7、湿润烧伤膏涂抹法:

湿润烧伤膏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炎、止痛、促进愈合等功效,将其涂抹于硬结,并配合红外线的照射,每次 30 分钟,每日 2 次,可帮助减轻红肿,预防感染作用。


8、理疗法:也可以通过各种经济适用的理疗方式,如红外线、神灯等,对局部的肿胀、硬结进行理疗,以促进药物吸收、炎症的消散。


肌内注射容易发生肿痛和硬结?

有何应对策略?



1.注射时间相对固定:注射时间相对固定,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和发挥最大的药效。


2.注意分散患者注意力:注射时操作者可注意分散患者注意力,能减轻注射时的疼痛感。


3.做好临床指导:操作者要教会患者如何配合护士的注射操作,采取合适的体位,注射时尽量克服紧张情绪,使肌肉放松,易于进针。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与针头:注射混悬液、油剂注射液时,一般选用粗长针头。


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选择肌肉丰厚且远离大血管、神经的部位做深部肌肉注射。


6.推药要缓慢:操作者在进行注射过程中,要相对缓慢、匀速,以避免产生硬结,减轻患者注射时疼痛。


7.注射后正确按压:注射毕,可嘱患者进行按压注射部位 2~3 分钟或更长(不能揉),以防止药物外渗。


8.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需长期肌肉注射黄体酮、苄星青霉素等特殊注射剂型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采用双臀轮流注射的方法,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避免药物在一侧集聚,并注意观察局部对药物的吸收情况。


9.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如出现轻微的皮下硬结,可做局部热敷,如出现严重的皮下硬结,则暂停用药,及时就诊。


适当活动,肌肉活动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调理膳食,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规律饮食,多喝水,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保持心情愉快。

来源:妇产科护理综合整理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END

👇点击查看护士提升相关信息👇



护士热门学习课程推荐
护理管理师国际重症护理专业技术与管理高级研修班
医养结合管理师口腔护士月子护士
小儿推拿保健师产后康复师METS
临床护理科研护理考研中医预防保健调理


↓↓↓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


护士网总部
中国护士网,国内知名护理行业门户网站,隶属北京爱护教育集团。为护士提供护士出国、护理英语培训、护士招聘、护资及护士职称考前培训、护理论文发表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