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普栏目第二期:
《窦娥冤》
VS
《哈姆雷特》
中西方悲剧中的文化对话
文案:文化部 Astrid
上一期栏目我们深入赏析了经典电影《霸王别姬》,感受到了中国影视艺术与戏曲艺术融合所展现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内涵。今天,我们将继续踏上戏剧文化的探索之旅,带大家走进两部世界戏剧巨作——中国元杂剧《窦娥冤》与西方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尽管这两部作品出自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探讨人性、命运与社会正义的主题上却展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通过中西方戏剧的对比,我们将共同探索这两部经典作品背后深刻的悲剧精神和时代隐喻,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碰撞。
contents
contents
《窦娥冤》—命运的无情捉弄
《窦娥冤》是“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创作的杂剧,讲述了女子窦娥含冤而死的悲剧。窦娥从小母亲身亡,父亲窦天章是一位穷书生,因为上京赶考缺少盘缠,便把年仅7岁的她卖给蔡婆婆家做童养媳。窦娥17岁时与丈夫成婚,但不到两年丈夫便身亡,只留婆媳二人相依为命。当地流氓张驴儿见二人无依无靠,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怀恨在心,想毒死蔡婆以胁迫窦娥与他成亲,不料其父亲误喝下被下毒的羊肚汤,当场毙命。张驴儿恼怒不已,到衙门诬告窦娥杀人,而地方官府不问青红皂白便对窦娥严刑拷打逼她招认,见她不认便要拷打蔡婆,窦娥不忍见年迈婆婆受此酷刑,便含冤招供,被判斩刑。临刑前,窦娥指天为誓,死后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刀过头落,她的鲜血直冲白练,时值六月却天地变色,纷飞的鹅毛大雪包裹住她的身体,而楚州果真大旱了三年。直到窦娥的父亲在京做官返乡,其冤案才得以昭雪。
《哈姆雷特》——复仇与哲学的困境
英国戏剧巨匠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西方戏剧的巅峰之作之一,讲述了秉持理想主义的主人公在信念崩塌后如何面临复仇与道德的冲突。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亲被叔父克劳狄斯毒死,且克劳狄斯随后篡夺了王位并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决定为父亲复仇,他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他把恋人奥菲莉亚的父亲错当克劳狄斯杀死,此时克劳狄斯试图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发现阴谋逃回丹麦,却得知恋人奥菲莉亚因父亲被情人杀死精神崩溃而自尽。克劳狄斯趁机挑拨奥菲莉亚的哥哥与哈姆雷特比剑决斗,设法用毒剑刺死哈姆雷特。在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误喝了克劳狄斯的毒酒而毙命,哈姆雷特杀死了克劳狄斯为父报仇,但自己也身中毒剑而亡。
BACKGROUND
BACKGROUND
《窦娥冤》
元代的封建礼制与女性地位
DOUEYUAN
《窦娥冤》创作于 元代(13世纪末至14世纪),在当时残酷的阶级和民族压迫下,劳动人民过着悲惨的日子。一些蒙古大臣勾结地方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同时,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深受封建礼教和严格的等级制度束缚,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处于极其从属的地位,缺乏自我表达和反抗的空间。她们的命运多由父权或夫权决定,甚至连她们的声誉和尊严都可以被轻易践踏。
窦娥的遭遇便充分反映了这一切。在她短短的一生中,遭遇了失母丧夫的打击、高利贷的毒害、泼皮流氓的欺压、贪官污吏的毒刑和判决,种种不幸吞噬了她的青春和生命。
窦娥冤
《哈姆雷特》
伊丽莎白时代的
政治与道德困境
《哈姆雷特》创作于16世纪末的 英国伊丽莎白时代,此时英国正处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资产阶级支持王权,王权利用资产阶级,二者不仅不对立,还暂时结为同盟。新兴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却依然是靠剥削农民来进行的。詹姆斯一世继位以后,专制集权被进一步推行,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遭到了大肆镇压,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剧中,丹麦王室的腐化揭示了伊丽莎白时代王权的危机与道德沦丧。哈姆雷特和克劳狄斯的斗争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的斗争,表现出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黑暗的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的内心独白,揭示了该时代之下的人们对命运、自由意志、宗教信仰和道德责任的困惑。
哈姆雷特
CHARACTERS
CHARACTERS
主人公的内心挣扎与冲突
HAMLET
“悲剧英雄”是中西方戏剧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两位主人公的悲剧源泉各不相同,但深层核心却如出一辙。
窦娥是中国封建社会下的悲剧英雄,她的悲剧不仅是来源于外部的冤屈和封建礼教对她的压迫,更体现在她的内在信念与社会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中。窦娥被卖作童养媳,倍受蔡婆压榨,但她依然对蔡婆尽心服侍,以礼相待。她面对张驴儿的调戏和逼迫严词拒绝,面对官府毒刑拷打不肯屈招,然而为救蔡婆于酷刑之下却甘愿承认死罪。甚至在被押赴刑场斩首时,也恳求负责押送的小官走偏僻小路以免蔡婆看到她披枷带锁而伤心。纵观全局,蔡婆的懦弱自私和一味顺从并不值得同情,但她却对蔡婆全心尽孝。一个满脑子孝道、贞节等伦理观念的善良女子却被一个同样大力提倡孝道、贞节的社会迫害致死,这样的极致冲突正是窦娥最深层的悲剧所在。
哈姆雷特的悲剧源于内心的哲学困境,他在剧中的内心独白、复仇行动的犹豫迟疑和反复无常都展示了他剧烈的思想冲突和精神压力。哈姆雷特是出身高贵的丹麦王子,无忧无虑的生活和人文主义教育使他成为了一个正直善良的理想主义者。但在筹划复仇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社会的黑暗之处正是人文主义者所弘扬的“人类”—他们互相猜疑,互相背叛,互相杀戮,这些人性的黑暗面恰恰和他构想的理想社会相违背。他不仅仅是复仇的载体,他爱他的国家和人民,想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而杀死叔父并不能代表什么,日渐腐败的国家机器并不能够修缮如初,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才是哈姆雷特痛苦挣扎的根源。
主人公
两位主人公的悲剧都源于外部现实与内心世界之间的冲突,他们的死亡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人性与社会的深刻矛盾。
FORMS
FROMS
在艺术形式上,《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通过歌舞、程式化的唱腔和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情感与命运通过直观、形象的艺术语言传递给观众。而《哈姆雷特》则更多依赖语言和台词的力量,莎士比亚通过精炼的语言、人物的独白和对话,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思想斗争。
从悲剧性来看,中式悲剧比西式更具有“童话性”。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有“哀而不伤”的概念,佛家也讲究“因果报应”, 在中国传统戏剧中,悲剧通常并不只是让人痛彻心扉的沉痛,而是在悲痛之中展现出某种“救赎”或“希望”的力量,故多为“悲头喜尾”。例如,窦娥虽最终冤屈死去,但她的死带来了社会的不公反思,最终得以沉冤昭雪,贪赃枉法的流氓和官府也得到了应有的惩治,这种情节安排注重激起观众对于困难的信心和涅磐重生的希望。
而在西方文化中,悲剧更多强调的是“现实的残酷”和“无法逃避的命运”。西方戏剧,特别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常常展示出一个无解的世界,悲剧人物苦难和绝望的结局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它们更注重揭示痛苦中的哲理和人性的脆弱,让观众在悲剧的冲击中获得内心的震撼和共鸣,这种悲剧模式往往是“一悲到底”的沉痛,并不寻求给出解脱,而是让观众在痛苦的体验中完成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ENDING
ENDING
通过对比《窦娥冤》与《哈姆雷特》,我们看到尽管这两部作品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它们在探讨命运、不公、复仇和人性的深刻问题时,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不仅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在面对人类共同问题时的共鸣,也揭示了戏剧艺术通过不同表现形式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反思。下期栏目,我们将继续带大家探索更多跨越时空的中华文化遗产,敬请期待!
台词赏析
《窦娥冤》
1.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2. 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
3.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4. 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台词赏析
《哈姆雷特》
1. To be,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哪一种更高贵?
2. 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世间本无善恶,思想使然。
3. 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And it must follow, as the night the day, Thou canst not then be false to any man.
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4. Give every man thy ear, but few thy voice; take each man’s censure, but reserve thy judgement.
凡事需多听但少言,聆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己之判断。
文案 | 文化部 Astrid
排版 | 宣传部 Bo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