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联学术】
活动回顾 |博士申请讲座
11月13日,LSECSSA学术部荣幸邀请到了三位经验丰富的嘉宾——来自传媒、统计学及管理学领域的博士生导师和在读博士进行分享。
他们围绕博士申请的全流程,从硕士阶段的准备,到申请材料的打磨,再到英美博士申请的差异化策略,全面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同时,嘉宾们还分享了自己独特的申请经历和研究方向,为有志于攻读博士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现实启发。
首先,我们有幸邀请到了LSE管理学博士生导师胡肖然博士,作为一位在西方学术体系中深耕多年的教育者,他为大家详细解读了西方博士教育的特色,并破除了三大“迷思”。
1. 文化差异:广度VS深度
儒家文化的“博”是博古通今的知识分子的象征;而西方的博士本质是一种“专士”教育。博士生将在一个非常小的领域深入钻研,追求知识的前沿。了解这一点将帮助大家调整对博士教育的期待。
2. 时间跨度:短时间建议VS长时间反馈
职场中的问题往往可以得到迅速的建议和调整;但博士研究的反馈周期很长,可能会导致心理困扰和精神内耗。如果考虑博士之路,要做好长期投入的心理准备。
3. 体系区别:英国VS美国
英国项目类似前工业时代的“学徒制”,通常需要在入学前选定导师并加入其研究团队。这种模式对高潜力的“天才型”学生更为友好,短时间内可能有高产出。因此,许多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于英国博士体系。而美国博士项目可喻为“工厂模式”,学生入学后有机会尝试不同风格的导师,但考核更为严苛,存在退学机制。这种模式提供了更多探索的空间。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体系,才能在博士阶段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术目标。
通过胡肖然博士的精彩分享,我们对西方博士教育体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二位主讲人是目前就读于 LSE 统计学博士的Sam学长,结合个人经历,他分享了:
1. 申请or不申请?
热情是申请博士最重要的因素。博士阶段可能持续3至8年,没有自驱力很难坚持。如果选择博士只是为了提升工作能力,尤其是与工作内容不相关的研究方向,那么读博可能不是最优解。
2. 博士申请准备
Sam学长建议大家在申请前多阅读相关领域的论文,了解研究前沿,并认真准备研究计划(尤其针对英国项目),尽可能在计划中体现具体细节。同时,他也强调推荐信的作用有限,除非来自领域内的顶尖学者且力度很强。
3. 博士生活的实际考量
博士生活充满挑战,其过程和最终毕业时间往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一定的“运气”。此外,他也提到博士申请并没有那么困难,但最重要的是在被录取后,你是否真正愿意投身到这段可能长达数年的学术旅程中。
最后,LSE媒体与传播学博士在读生胡紫晨学姐,带领大家讨论了个人定位、博士的“试错成本”以及硕士期间的准备:
1. 个人定位
胡学姐强调,博士不仅是学术深造,更是从学生向独立研究者转变的过程。她提到,博士研究需要平衡理想与现实,学术与社会实践之间也需要找到合适的定位。
2. 博士“试错成本”
攻读博士需要考虑时间和经济成本。胡学姐指出,博士不仅要求高度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应对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并且博士研究要具备实际的社会价值。
3. 硕士期间的准备
胡学姐建议,在硕士阶段,学生应争取高绩点,积累研究经验(如担任RA),并积极参与相关的社会活动和兼职,拓展网络并结合学术与实践经验
感谢大家对学术部活动的支持!期待同学们继续关注学术部后续活动,也希望大家的学习生活和申请一切顺利!📚🎓💪
文案 |学术部 Grace Aries
排版|宣传部 Tiff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