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岩/濮岩寺诗文选读 | 沈怀瑗《濮子墓》(总第23期)

教育   2024-11-12 17:14   重庆  

何以合川? 文象示之。何以文象? 诗文颂之。

本期要解构的文象是濮岩/濮岩寺,主要文象视点为濮子墓,要读取的诗文是沈怀瑗的《濮子墓》。

0文象信息

相传,濮岩山埋葬着古濮国国君,是濮子墓之所在。不过,在合川被称为濮子墓的地方一共有三处,另外两处分别在北城瑞应山麓和今钓鱼城插旗山顶。因无直接的史料记载和考古印证,我们无法判断其是真是假,或者说谁真谁假,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不管这些传说是文人附会,还是民间口传,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古代濮人遗留之迹”而为之记述,为之感怀。作为濮人的后裔,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根的物象和意象。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合州州尉沈怀瑗在游览濮岩寺时,挥笔写下一首诗,名叫《濮子墓》,并让寺僧用行书刻成一块高1.32米、宽0.58米的石碑立于濮岩,这才让我们对文人笔下的濮子墓有了一个观瞻式的印象。

△濮岩寺(定林寺)山门

02 作者简介

沈怀瑗,字方泉,清代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监生出身,乾隆四十二年至四十四年(1777—1779年)任合州州尉。

他能文、善书、工诗。公务之余常喜欢观风寻胜,写字吟诗。今钓鱼城护国门外“钓鱼城”摩崖题刻即为其手笔。其书法出于王(羲之)而又化于欧(阳询),秀劲苍雄,不失一代佳作,所书“钓鱼城”三字,已成为钓鱼城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标识之一。

△沈怀瑗书“钓鱼城”

03 诗文推送

濮子墓

佳城何郁郁?古墓自朝昏。

麦饭春风路,啼鹃夜月魂。

尘埃谁挂剑,美奂昔朱门。

零落山丘里,残碑姓字存。

释义:

这首诗,是沈怀瑗为城西濮王坟而作。“佳城”,喻指墓地,此处指濮子墓。麦饭,即麦屑做的饭,俗曰麦屑饭。啼鹃,即鸣叫的杜鹃。挂剑,系《史记·吴太伯世家》中的一典故,为心许亡友,生死不变的意思。朱门,即红色的大门,喻指豪门。残碑,系指濮岩山众多的碑刻题记。诗文大意如是——

山冈郁郁葱葱,古墓冷冷清清。祭祀的麦饭满路飘香,杜鹃的夜啼无处不闻。在这哀思先人的时节,扫墓的人们簇拥而来,络绎不绝。可有谁还能记起濮子墓在哪里?更遑论为之祭扫、为之修葺、为之心许、为之感念?不信,瞧这零落的山丘里,唯有一些残碑,几个姓字而已。

△古人扫墓示意图

04 鉴赏提要

在古诗中,凭吊英雄人物墓地,是一类不可或缺的题材。这类题材,常常是面对千年遗迹,发思古之幽情,多有悲凉之感和萧瑟之象。

《濮子墓》一诗,起始两句是叙写古墓的光景,喻示濮王死后葬得其所,以致墓地至今不觉已逾数千年。

“麦饭春风路,啼鹃夜月魂”一联,想必是在写墓主的德行和功绩,此联较好地铺垫了人们对他应该有的祭奠、怀想。试想,当初的濮子是何等的存在,在人们心目中,他是祖先,他是英雄,他是王。人们能过上“日长处处莺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的日子,多少都与他有关。因此人们对他的思念应如这啼血杜鹃发出的无尽呼唤。

“尘埃谁挂剑,美奂昔朱门”两句,生发的是一种十分无奈的感叹,感叹时光荏苒,感叹昔日风光不。是啊,那些为濮子墓“挂剑”和“朱门”的人(这里指前来感怀和祭奠的人)都哪儿去了?

诗的末尾两句,诗人更是话锋一转,突然回到现实,一幅“零落山丘里”的荒芜景象映入人们的眼帘。诗人只能悻悻地守着几处残存的石刻碑记寄托幽思。

全诗以景生情、以情触景,交互融会,从而在具有宏大的空间背景和具有纵深的时间背景下,写出了萧瑟怆楚的基本情调。应该说沈怀瑗是有江南才子气的。

△古人祭祀先人示意图

05 漫读拾遗

由沈怀瑗《濮子墓》全诗,特别是“麦饭春风路,啼鹃夜月魂”和“尘埃谁挂剑,美奂昔朱门”四句,我们不由得会联想到南宋诗人刘克庄的《寒食清明》诗:

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蹊野径有梨花。

一尊径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这是作者被贬官到广东崖县时所作,诗里记叙了一个偏远村庄的节日景象:虽然村里冷冷清清,但也会插上柳枝以为节日的标志;虽然没有禁烟火吃寒食的风俗,平民百姓也会到亲人坟前祭祀。反观比较,我们谁又见过那些帝王陵前会有如此的境况呢?面对山蹊野径的梨花,诗人只能感慨:权势富贵不过是短暂的、无常的,而世俗民间才是常新的、永恒的。所以诗人要开怀醉卧,无视城门关闭的暮笳是否奏了没有。

此诗于豪放旷达之中,有一种苍凉深沉的意味,与沈怀瑗感叹濮子墓“零落山丘里,残碑姓字存”似乎是一致的。

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忌日的寒食节,吃冷食、禁烟火是其基本习俗


图解!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如何分工?谁来干?
濮岩/濮岩寺诗文选读 | 郭印《合州濮岩》(总第19期)
【小案小事 合川在行动】合川区持续推动文明交通建设作品展播


重庆合川教育
情铸教育,成就未来。关注合川教育,心系孩子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