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动驾驶圈多起重大人事变动一览

文摘   2025-01-21 18:15   湖北  
”具身智能“成转舵新赛道。

 文|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2024年12月10日消息,前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负责人李震宇已离职。离职前,李震宇的头衔已经更新为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CEO助理。

有消息称,李震宇已经加盟华为车BU前首席科学家陈亦伦创业的具身智能公司“它石智航”。

2024年,自动驾驶行业人员流动正在快速增加,从行业领军企业的CEO更替到核心技术团队的扩充与重组,无疑也反映了整个行业的变化。一方面是自动驾驶技术在商业化进程中加速推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全球范围内对于行业顶尖人才和创新能力的激烈争夺。本期来简单盘点2024年自动驾驶圈内人的“来去”,以此窥探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走向。

小米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刘方离职创业

2024年12月3日消息,原小米汽车自动驾驶产品技术负责人刘方已经离职,并着手组建具身智能团队,已于今年9月创立新公司——北京阿米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米奥机器人”)。但目前具体技术路径和创业规划尚未对外披露。

地平线副总裁余轶南离职

2024年12月3日消息,地平线副总裁、前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已于近期正式离职。离开地平线之后,余轶南将进行具身智能创业,主要做消费级产品方向,包括机器人。

余轶南在中科院自动化所读博士时师从谭铁牛院士,研究方向便是深度学习;2013年,他在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时也一直在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方面深耕;余轶南2015年加入地平线,是地平线的第5号员工,也是地平线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在地平线近10年的任职期间,他也没有脱离自动驾驶、计算机视觉等研究方向。

华为车BU前首席科学家陈亦伦入创业

2024年11月26日,拥有”华为车BU+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三重背景的具身智能初创公司它石智航进入大众视野。

上海它石智航技术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上海成立,正处于首轮融资阶段,具体方向还未完全确定。创始人陈亦伦、联创丁文超皆有华为车BU背景,目前在高校任职;目前团队成员主要是清华和复旦的博士研究生。

陈亦伦本科及硕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1年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学位。2017年,加入大疆任首席工程师;2018年,担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自动驾驶系统CTO、车BU首席科学家,从0到1主导完成了华为第一代自动驾驶系统的全栈研发;2022年投入清华张亚勤博士麾下,担任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智能机器人方向首席专家。

滴滴张博卸任CTO,专注自动驾驶业务

2024年11月22日,滴滴内部宣布,公司同意张博卸任集团CTO(首席技术官)的申请,张博未来将专注到自动驾驶业务中。张博将继续担任集团班委和自动驾驶公司CEO(首席执行官)。

同时,CTO线组织进行调整,基础技术事业群、安全产品技术部和地图事业部向赖春波汇报,赖春波继续兼任用户平台部负责人,向程维汇报;科技生态与发展部和L Lab合并成立创新事业部,进行外部科技合作和大模型探索,向Bob(张博)汇报;PMO团队向Jean(柳青)汇报;企业服务事业群向程维汇报。

极氪副总裁加入大卓科技

2024年11月底消息,极氪副总裁、电子电气架构负责人谢保军离职之后,加入了奇瑞旗下的大卓科技。

大卓智能在组织变化上并不止谢保军的加入。今年大卓智能的管理团队的架构发生了调整变化。原本是谷俊丽为CEO,曹光植为CTO,一个负责整体统筹管理,一个负责技术开发。而今年原奇瑞内部自动驾驶技术中心负责人张晓洪被派到大卓智能,担任COO,负责智驾产品技术、项目开发工作。

比亚迪天璇负责人许凌云请辞

2024年11月消息,继10月的比亚迪智驾团队整合后,天璇团队负责人许凌云已在11月初提出离职。

许凌云先后供职于小鹏汽车、大疆车载以及高合汽车,是原高合汽车智能驾驶总监。2023年9月,许凌云加入比亚迪并担任自研感知小组负责人,向规划院(年初已更名为新技术研究院)智驾中心负责人韩冰汇报。据内部人士透露,比亚迪自研团队的感知负责人将由杨臻担任,规控由小鹏加入的刘懿负责。

2024年年中,比亚迪先后成立天璇、天狼两个智驾团队。

与两个团队成立同期发生的事情是,6月下旬,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试驾了一把“天神之眼”的demo,但是泊车效果不甚理想。车内有一个显示屏可以显示SR渲染画面,例如行人、汽车等。但中间出现了不显示的情况,车子重启后才恢复正常。

天璇、天狼成立后,分别由许凌云和第五事业部前软件中心总监李锋负责,前者面向高阶方案,后者面向中低阶方案。10月的团队整合前,许凌云向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汇报。整合后,一些天璇成员则是去帮助天狼团队加快量产。

原阿里达摩院首席科学家司罗加入斑马智行

2024年10月,原全球最大SaaS公司Salesforce执行副总裁、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达摩院首席科学家、普渡大学终身教授司罗,正式加入阿里巴巴旗下汽车科技独角兽企业斑马智行,出任首席技术官(CTO)。据斑马智行内部消息,司罗将领导斑马智行技术团队,包含全栈自研的整车OS,基于通义大模型的智舱AI,加速推进AI大模型前沿技术研发,实现AIOS战略升级。

嬴彻科技CTO杨睿刚离职

2024年9月2日消息,嬴彻科技CTO、IEEE Fellow杨睿刚已于日前离职,智驾研发由副总裁田琛接任。杨睿刚与田琛都是在2020年2月正式加入嬴彻,由杨睿刚全面负责嬴彻中美两地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田琛则负责软件系统,并主持硅谷研发中心工作。

加入嬴彻前,杨睿刚已是全球知名的计算机视觉科学家,曾担任百度机器人和自动驾驶实验室主任及首席3D视觉科学家。在百度期间,杨睿刚主持开发了世界上标注量最大的自动驾驶开源数据集ApolloScape,领导科研小组开发了感知、决策、控制的全栈系统在半封闭场景下的工程机械智能化孵化项目和原型产品。2021年,杨睿刚因其在三维计算机视觉及自动驾驶领域有突出贡献,当选2022年度的IEEE Fellow。

田琛曾在华为美国担任架构师和技术副总裁,领导多项研发项目,在全栈式软件基础架构方面拥有丰富经验。杨睿刚的离职消息从4月即已传出。据悉,杨睿刚基于个人职业发展方向考虑,决定重返学术界。

百度前视觉技术部韩钧宇加入长安智驾

2024年8月,百度前视觉技术部高级经理韩钧宇加入长安智驾团队,向长安首席智能驾驶技术官陶吉汇报。韩钧宇自2012年加入百度,是百度IDL深度学习实验室的早期员工,从事视觉AI研发工作,曾研发视觉模型、数字人、人脸识别、OCR、视觉智能硬件等技术和产品。长安智驾研发团队的整体负责人陶吉与韩钧宇曾在百度共事。

小鹏技术开发部负责人董远强离职

2024年8月消息,小鹏技术开发部负责人董远强已离职。

董远强2010年毕业于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获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11年9月,董远强加入UtopiaCompression,担任计算机视觉科学家,后于2015年11月离开。同年12月加入英伟达,担任高级视觉算法工程师。2019年4月,董远强离开英伟达加入腾讯驻美国团队,担任首席科学家并负责智能驾驶感知方面的工作。

2021年初,董远强正式加入小鹏汽车,担任智驾部门感知方向的首席工程师,彼时向当时的智驾感知总负责人王弢汇报工作。

后来,随着王弢的离职,董远强接管了小鹏汽车的智驾感知工作,成为该业务的负责人。2022年8月,董远强领导技术开发部,团队人才涵盖感知、传感器融合、预测等领域。2023年11月,董远强正式成为小鹏汽车智驾感知的总负责人。

轻舟感知负责人张雨加入小鹏汽车

随着2024年8月份小鹏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其技术开发部被拆成了三个部门,分别是AI端到端、AI应用、AI能效。

与此同时,轻舟智航感知负责人张雨也已离职,加入了小鹏汽车。在内部条线上,张雨汇报给Liu Xianming。Liu Xianming是通用旗下自动驾驶Cruise公司前资深机器学习工程师,今年3月担任小鹏汽车AI团队的负责人,是文远CEO韩旭的同门师弟。

前百度智驾负责人周鹏加盟北斗智联

2024年7月,有消息传出,前百度舱驾融合智驾技术负责人周鹏已经加入比亚迪,负责端到端大模型规控算法开发,向许凌云汇报。 后者是比亚迪新技术院今年新设 “天璇” 项目组负责人。9月,有媒体确认周鹏已于近期加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领域的一级供应商北斗智联,任智驾事业部负责人一职。目前尚不清楚周鹏离开比亚迪的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在加入比亚迪前,周鹏先后历任广汽研究院无人驾驶算法集成室主任、L4 算法总监;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福瑞泰克 AD(自动驾驶)产品线研发总监;百度 IDG 智驾与融通业务部智驾技术架构师,是高通平台驾舱一体化技术负责人,主要负责高通 8295 单芯片上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一体化技术方案的研发。

百度IDG智能汽车业务部总经理苏坦离职

2024年7月,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智能汽车业务部总经理苏坦已离职,百度IDG智舱业务将由李涛接管。对此,百度方面回应称,苏坦因个人原因,已于近日从公司离职,但这不会影响公司业务正常进行。此前在4月底的北京车展上,他还曾出席百度相关活动。

据公开资料显示,苏坦于2013年加入百度,早期在百度主要负责车联网业务。2023年7月,负责百度智能汽车业务的储瑞松离职后,苏坦和王亮开始分别负责智舱、智驾。这意味着,苏坦此次离职距离上次调整不过一年时间。据悉,接下来百度IDG智舱业务将由李涛接管。

长城汽车AI Lab负责人杨继峰离职

2024年7月8日消息,作为长城汽车构建全链路AI技术体系的技术中台——AI Lab的负责人杨继峰已经从长城汽车离职。对于杨继峰的离职,长城汽车方面进行证实属实。
杨继峰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随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机械工程研究生学位。杨继峰曾在一汽大众奥迪研发ADAS、负责过战略项目。
2021年,杨继峰加入长城汽车,担任智能化研发平台总监,负责沙龙品牌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的研发业务。
2023年,为了进一步构建全链路AI技术体系,长城汽车成立技术中心TCAL,也就是外界所熟知的Al Lab,杨继峰也成为了AI Lab的负责人。
在长城汽车内部,AI Lab以算力、算法、大模型能力建设为基础,将动力、底盘、造型、上车身等组织拉通,打造长城汽车大模型服务平台,形成面向整车与研发领域的技术中台。并打造以“咖啡智能”为代表的长城汽车智能化技术品牌。
目前,杨继峰以合伙人身份加盟技术驱动的全球工程解决方案公司Caresoft Global。
小鹏汽车智能驾驶人事变动活跃
2024年6月21日,据媒体报道,小鹏智驾北美负责人Yishu Lin(林一树)已经离职。林一树主要统管小鹏北美智驾团队,向智驾负责人李力耘汇报。林一树离职后,智驾团队另一位资深成员Junyao接手其大部分工作。
林一树是小鹏汽车的智驾老将,由前小鹏智驾负责人吴新宙在2019年挖掘加入,出任大数据团队负责人。加盟小鹏前,林一树曾是LinkedIn技术负责人。
同期加入吴新宙麾下的,还有原高通CR&D软件总监Parixit Ahera、原Drive.ai联合创始人王弢、原百度Apollo成员李力耘等人,他们都是小鹏智驾核心成员。但去年8月灵魂人物吴新宙离去,一些智驾技术骨干也选择离开,目前上述人员中只有李力耘还在职。近期离开的还有感知模块静态组负责人Pengyue Zhang。今年更早前,1月,原北美智驾感知负责人王弢也已离职。
老将离去的同时,外来新鲜血液也在注入小鹏。
2024年3月,通用旗下自动驾驶Cruise公司前资深工程师Xianming Liu已经加入小鹏,担任小鹏AI团队负责人,接替此前离职的前小鹏智驾AI负责人Patrick(刘兰个川)的职位。此外,还有一些Cruise工程师和Waymo(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工程师也已经加入小鹏。

前福耀北美集团CEO刘道川出任纵目科技COO

2024年6月11日,纵目科技官方宣布,任命刘道川为首席运营官(COO),全面负责纵目科技全球供应链的优化与管理。在加入纵目科技之前,刘道川曾在福耀北美集团担任CEO。
据了解,刘道川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力学系,并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获得机械与工业工程硕士学位后,于1998年加入通用汽车,在汽车及相关领域供应链管理方面拥有近30年的丰富经验。
原小马智卡CTO潘震皓转投大模型

2024年6月初,在奇绩创坛春季创业营路演上,潘震皓的创业项目,随之浮出水面:公司名跃洋新视,首个产品Model-Y,工业视觉大模型,致力于解决工业视觉产品化问题,打造玻璃、珠宝、钢铁等行业高性能、低成本的视觉产品方案。一句话介绍就是,“将大模型带给工业”。

潘震皓曾在2004年获得全国高中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金牌,2005年被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本硕毕业后进入谷歌工作。

2017年,潘震皓加盟小马智行成为第12号员工,更是在内部获称“潘神”。2021年11月5日,从自动驾驶超级独角兽小马智行离职后,潘震皓创立了无人卡车公司擎天智卡。2022年1月,成立仅3个月的擎天智卡宣布完成近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五源资本独家投资。2023年5月26日,擎天智卡向全员公示了公司业务关闭的决定。这一切,距离擎天智卡成立仅仅只有19个月。

前图森未来CTO王乃岩加入小米汽车

2024年5月23日消息,前图森未来CTO王乃岩将加入小米汽车,向小米技术委员会主席、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叶航军汇报。

资料显示,此前,王乃岩主导图森未来中国的研发与管理工作,同时负责L2级辅助驾驶、L4级自动驾驶方案的开发落地。

王乃岩在2024年3月从图森未来离职,当时图森已经因故暂停了各种研发和活动,运营停摆,团队外散。

更早之前,王乃岩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擅长深度学习,是深度学习开源框架MXNet的核心开发者,在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顶级会议与期刊上曾发表论文40余篇。
王乃岩的加入,是小米智驾技术提速的标志性信号,其有望助力小米取得智驾前沿技术进展。
原普渡科技COO王彬成立新公司

据了解,原普渡COO 王彬于2023年5月份离职,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2024年年5月份正式成立了上海科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王彬2021年起加入普渡担任COO,分管销售,但不到2年的时间便选择离开。
据报道,王彬曾在美团、满帮集团、普渡科技工作,于去年辞任普渡科技COO,并曾在2019年有过一次自主创业“折满满”。
据悉,王彬新公司主要从事商用清洁机器人的开发。
博世“铁娘子”蒋京芳担任知行科技总裁
2024年4月30日,知行科技宣布,蒋京芳正式加入公司并担任总裁。接下来,蒋京芳将主要负责知行科技发展战略落地及经营目标实现,包括业务获取、工程研发、项目交付、生产运营等多方面工作。

此前,蒋京芳曾就职于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禾多科技。但最受关注的是蒋京芳在Tier 1巨头博世的独特经历。

蒋京芳于2000年加入博世集团,就职于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先后在柴油系统中国区担任销售总经理助理、市场及销售管理经理等职务。2004年,蒋京芳转入博世底盘系统,2011年10月起赴德就任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底盘控制系统市场副总裁。2016年12月1日后,先后担任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副总裁和高级副总裁、驾驶员辅助系统业务单元负责人,领导博世驾驶辅助及自动驾驶系统在中国的工程研发及商业化落地。

由于出色的领导力,以及在自动驾驶系统工程研发与商业化落地方面的丰富经验, 蒋京芳也因此在行业中有了“铁娘子”之称。

2021年中,蒋京芳离开了拼搏20年的博世,加入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禾多科技,担任高级副总裁兼合伙人,负责禾多自动驾驶产品的量产落地。

前禾多3D视觉首席架构师徐一梁担任纵目科技CTO

2024年4月消息,前禾多3D视觉首席架构师徐一梁已加入纵目科技,出任CTO一职。
据悉,徐一梁于2023年上半年加入禾多科技担任3D视觉首席架构师,但仅数月便离开禾多,此前主要活跃在美国,曾任职苹果、亚马逊、腾讯美国、Kiware等多家知名科技公司研发部门,是业内知名的感知人才。
在自动驾驶方面,徐一梁曾担任腾讯美国自动驾驶研发中心负责人,领导中美两地团队的L3/L4级别自动驾驶研发。
加入禾多前,徐一梁的职位是无人机制造企业道通智能(Autel Robotics)的CTO,曾率领团队研发新一代无人机自主飞行技术,实现包括无GPS的自主飞行、全向双目深度学习障碍物感知避障等功能。
原纵目科技CTO王凡加入北斗智联
2024年2月中旬消息,原纵目科技CTO王凡已于近期加入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出任CTO。
王凡是智能驾驶领域老兵,他在2016年加入纵目科技,担任自动驾驶技术总监,是纵目科技北京的1号员工,着手搭建了北京自动驾驶研发中心,并在2017年完成了纵目科技AVP1.0版本的研发,曾是纵目科技的四名核心高管之一。

2023年下半年,王凡离开纵目科技。王凡离职后,由蒋伟平接任相关工作。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彼时纵目并未任命新的CTO。
北斗智联则是在2019年6月由北斗星通全资子公司重庆北斗出资成立,北斗星通将其智能网联相关业务和资产全部注入。目前,北斗智联的主营业务为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同时还将发力智能驾驶及网联、汽车智能化软件业务。

Cruise高层震荡终平息

2024年2月15日,通用汽车旗下Cruise负责自动驾驶汽车平台的高级副总裁卡尔·詹金斯(Carl Jenkins)在社交平台表示,在该公司工作六年后他决定离职。詹金斯称,他的团队负责开发Cruise的自动驾驶硬件,包括微芯片、传感器和计算机,并与通用汽车合作开发产品。

事实上,这也只不过是Cruise近大半年内人事变换风波后的“余波”。

2023年年底,Cruise公司历经裁员重组、两位创始人出走,高管几乎换了个遍,此后CEO位置空悬,一直由两位联席总裁管理。重组大换血后,Cruise先后引入了两名新高管,分别负责安全和政府事务;首席安全官史蒂夫·肯纳(Steve Kenner),负责Cruise的安全运营和管理工作,另一位新高管是首席政府事务官罗伯·格兰特 (Rob Grant),也是一位Robotaxi老将,早前先后在Aurora和Lyft领导政府关系和公共政策。

Marc Whitten
2024年6月底,Cruise宣布已任命一名前xBox工程师马克·惠顿(Marc Whitten)为新任CEO,他已于7月正式接任。
通用汽车表示,Craig Glidden将继续担任Cruise的联席总裁兼首席行政官,但将辞去通用汽车首席法律和公共政策官的职务。曾担任动视暴雪首席法律官和波音总法律顾问的Grant Dixton也加入通用汽车担任首席法律和公共政策官,并身兼执行副总裁和战略顾问。
希迪智驾COO应龙离职

据悉,希迪智驾COO应龙已于2024年1月初离职。天眼查显示,应龙仍为希迪智驾成都与海南公司法定代表人,而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主体下,应龙的名字已在历史高管列下。

应龙于2017年公司成立之初便加入希迪智驾,几年间在希迪智驾及湖南新区湘江发展集团下属多家企业担任高管职务。
希迪智驾是商用车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又名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由香港科技大学创业导师李泽湘教授领衔创立。业务覆盖自动驾驶重卡技术与 " 车路云 " 全系列车路协同产品,也是最早布局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无人纯电矿卡与无人驾驶园区物流车是希迪智驾主营业务之一,其无人纯电矿卡已在部分矿区实现落地。

作为首席运营官,应龙曾多次代表希迪智驾公开阐述其发展理念,认为自动驾驶的发展方向是在限定区域和车联网车路协同方向。

目前,希迪智驾以长沙为总部中心,另在天津、重庆、成都、柳州、深圳、海口等地共设有7家全资子公司。成立至今,希迪智驾已完成多轮融资,最近的融资信息为2022年5月完成的3亿元C轮融资,据报道称希迪智驾总融资规模超10亿元人民币。
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吴保军离职
2024年1月24日,零跑汽车发布声明称,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吴保军合同已于2024年1月8日到期终止,经董事会决议,公司不再续聘。同时,零跑汽车将不再设总裁岗位。
零跑汽车还表示,吴保军近一年来主要负责战略发展和公共事务相关工作,经公司决议后续由副总裁李腾飞负责相关业务。
2020年5月吴保军加入零跑汽车,负责公司业务发展、营销、制造以及供应链。加入零跑汽车之前,他曾先后在标致汽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和众诚保险工作。据透露,吴保军已经一年时间没有参与零跑的经营,这一年其主要负责战略和政府事务,对公司的经营不会有什么影响。
事实上,自动驾驶圈的人事调整不止于高级管理或技术阶层;受业务发展情况,一些自动驾驶车企内部也在大刀阔斧进行方向调整
2024年7月初,自动驾驶计算方案公司地平线重组了智能驾驶算法团队,将投入更多精力研发高阶智驾。调整前,地平线智驾算法团队隶属 “软件平台产品线”,分为做低阶方案Mono,做中阶方案Pilot和做高阶方案 SuperDrive的3个团队。
调整后,地平线原本100多人的低阶方案团队会与原本数百人的高阶方案团队合并。原本200多人的中阶方案团队的大部分人员会加入地平线与汽车 Tier 1(一级供应商)大陆集团大陆成立的合资公司大陆芯智驾,以及地平线与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的合资公司酷睿程。中阶方案直接负责人厉飚也将进入大陆芯智驾,他于2018年加入地平线
2024年8月,小鹏汽车自动驾驶部门组织架构也进行了调整,根据智驾技术路线的变化,把组织架构拆散后再次重装,新的组织架构聚焦端到端模型。小鹏汽车这次调整的重心是技术开发部,技术开发部是小鹏的算法研发部门,涵盖感知、规划、控制、定位的算法研发。调整之后,技术开发部被拆成了三个部门,分别是AI端到端、AI应用、AI能效。其中,AI端到端部门负责端到端模型的研发,AI应用部门负责交付。这次调整相当于算法团队一分为二,一部分去做模型,一部分去做交付。
对此,小鹏汽车方面表示:“公司对自动驾驶部门进行相应组织架构调整,新设AI模型开发、AI应用开发、AI效能开发三大板块职能,旨在加速AI能力进化和组织AI化转型。”
2024年9月,传出零跑汽车智能驾驶算法研发负责人即将到岗,在该研发负责人带领的团队中,零跑汽车近期还对标理想汽车,单独成立了一个专门做端到端的研发团队,规模在10人左右。
自动驾驶企业高管和内部人事变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从这些人事变动事件来看,专业化人才更受欢迎,企业也不拘一格跨行业、跨领域选人才;随着新血液的注入和领导层的调整,自动驾驶行业正步入一个更加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阶段。


往期推荐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2024年终回顾
2025年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活动计划!
超80款!2024年低速无人车新品解读
2024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中标项目汇总


产研资料:研究报告 | 蓝皮书 | 供应链手册 | 团体标准

核心供应链: 激光雷达 | 线控底盘 | 导航定位 | 域控制器 | 自动驾驶芯片 | 调度系统 | 动力系统 | 存储架构 

场景案例:无人港口 | 无人矿区 | 末端配送 | 无人环卫 | 无人接驳 | 智慧农业 | 智慧机场 | 工业物流 | 巡逻/巡检 | 智慧校园 | 智慧楼宇 | 低空无人驾驶

联盟活动:2025年活动计划 | 2025(第三届)无人环卫机器人技术应用推进大会 · 上海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
聚焦于园区、景区、矿区、港口、机场、楼宇等半户外无人驾驶技术落地应用。传播智能驾驶技术,资讯,行业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