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自动驾驶卡车盈利困境:谁在路上,谁已迷途?

文摘   2025-01-22 19:35   湖北  

又一自动驾驶卡车企业倒下。

 文|低速无人驾驶编辑部

近日,随着小马智行和卡尔动力先后宣布获准在京津塘高速开展卡车编队自动驾驶跟随车主驾无人无人测试及货运服务和在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开展全球首次自动驾驶卡车编队主驾无人(车内有人)道路测试后,我国自动驾驶卡车应用正式迈上新台阶。
回看近几年我国自动驾驶卡车行业格局变化,有人退出,有人顺势入局,有的企业还在举步维艰,有的企业已开展大规模落地。
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大力度推进交通物流运输行业智能化发展,受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人工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一些以传统商用汽车厂商为代表的主机厂商们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些企业纷纷加大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通过自主创新和并购整合等方式,希望拥抱自动驾驶技术,来应对挑战、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向自动驾驶转换赛道
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不仅颠覆了产品功能、研发理念和商业模式,还打破行业边界、重塑汽车产业链,进一步降低造车门槛。传统重卡制造商们为了掌握“话语权”也早早将目光放在自动驾驶上,如上汽、一汽解放、东风汽车,除了结合自身传统业务优势发展自动驾驶技术,还有的“押宝式”分散投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如挚途科技、嬴彻科技、主线科技等。
在业务上,彼此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如福田汽车,作为一家自2015年便开始了自动驾驶研发的商用车厂商,目前已经实现干线物流、港口、环卫、末端配送等场景的布局,2024年,其全新平台旗舰重卡欧曼银河9首秀,即向中通快运交付100辆智能驾驶重卡。
而由一汽解放自动驾驶公司智加科技与合资成立的挚途科技,也在近几年相继推出数款自动驾驶重卡,在自动驾驶卡车行业绽放异彩。
2024年,东风商用车与嬴彻科技也携手推出数款智驾旗舰新品;陕汽重卡携卡尔动力完成第1万台L4级自动驾驶新能源重卡的交付。

此外,新势力企业如苇渡科技、速豹、阡途智驾、极目智能等也相继推出智能新能源重卡及智驾系统,以期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2024年,自动驾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更加紧密。如智加科技与江苏邮政达成合作,首批量产自动驾驶重卡运营专线启用;小马智行与中国外运续签青骓物流合资协议,深度构建自动驾驶卡车规模化商业落地新模式,推动自动驾驶与物流行业融合。

2024年,在高速干线物流,国内多个地区开展自动驾驶卡车实车测试,部分地区已实现跨省运营,推动相关企业在特定场景运营方面竞争加剧。此外,自动驾驶卡车在矿区、港口、园区等多个场景实现大规模示范应用,如希迪智驾在国能集团托克逊黑山煤矿实现行业最大规模无人矿卡与有人矿卡混行作业;易控智驾在2024年率先实现1000台无人驾驶矿卡落地;飞步科技同时中标两码头85辆自动驾驶集卡订单,中标金额超亿元。
与行业应用的逐渐火热相伴而来的竞争加剧。
面对新兴的自动驾驶行业,传统卡车制造厂商智能化转型依然可能会存在无法紧跟无人驾驶技术更新与产品迭代,以及市场需求是否能跟上业务转型“节奏”等问题,向自动驾驶“寻求活路”也并不一定就能成功。
行业洗牌加剧
去年10月,一直致力于重卡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的上汽红岩,最终还是因销量不见起色,连年亏损严重,走向破产重组的道路。最新消息是去年12月,上汽红岩被强制执行2.4亿余元。
上汽红岩自三年前开始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布局,曾开启全球首例“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商业运营,获得全球首张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并率先实现纯电重卡全系布局;柴油、天然气、氢燃料、纯电、混动全能源形式覆盖,也是氢能重卡行业引领者。
但受全球重卡需求疲软大环境影响,上汽红岩的销售方面迟迟没有起色,今年9月份上汽红岩销售重卡约300辆,今年1-9月累计销售5531辆,市场份额仅0.8%。不仅相比去年下滑17%,而且距离年初定下的3万辆目标相距甚远。与此同时,上汽红岩也是官司缠身,今年8月,高达5.26亿元募集资金直接遭法院冻结,这几乎成为压垮上汽红岩的“稻草”。
其背后母公司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柴股份,2021年通过资产重组,拥有上汽红岩100%股权,受上汽红岩影响,从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亏损额近47亿元。所以在上汽红岩经营状况无法扭转的情况下,动力新科确实也无力继续对上汽红岩继续提供资金支持,最终只能“止血”,对上汽红岩实施破产重组。
大环境的不景气,似乎蔓延了自动驾驶卡车行业,且更雪上加霜。
无论是传统重卡车厂商向自动驾驶转换赛道,还是自动驾驶科创企业,在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企业自我造血成功之前,面临的困境似乎都是一致的。
2024年10月初,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公司千挂科技被爆自9月底开始收缩业务、全员降薪。10月中旬左右,千挂科技广州、深圳两处办公室都已停用,北京部分人员开始居家办公。对此,千挂科技联合创始人之一孙浩文回应证实了上述内容,并表示当前千挂科技正在破产清算。

千挂科技成立于2021年7月,其联合创始人阵容强大,其中有原IDG资本专注于科技出行领域的投资人丁飞,以及小马智行前卡车BU中国区技术负责人孙浩文等专业人士。公司成立仅5个月,便完成了两次天使轮融资,总额高达1.915亿元。2022年年中,Pre-A轮融资2亿元 进入2024年,其在年初成功完成Pre-A轮融资,总金额超过1亿元。

在技术研发上,千挂科技是国内率先完成端到端智能驾驶大模型公开道路闭环测试的企业。早在2023年底,其自主研发的端到端智能驾驶大模型就已迈入公开道路常态化测试阶段。2024年初,千挂科技正式推出了核心产品 —— 智能驾驶重卡牵引车AutraOne 和智能驾驶系统AutraPilot,并迅速投入到干线物流运输的实际作业中,为顺丰快递、聚盟共建、福佑科技等物流行业头部企业,提供长途干线物流运力服务,且在物流运营业务板块已实现盈利。

作为“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图森未来从上市到2024年初退市的跌宕起伏都备受行业关注。今年初,继图森未来年宣布转型AIGC并改名CreateAI后,其掌舵人陈默决定不再投入造车,之前创立的氢燃料重卡公司Hydron准备出售。陈默表示,“我的造车创业画上句号了,以后也不会再涉足。”Hydron曾有个中文名图灵智卡,是为了配合图森自动驾驶业务而生的卡车新势力。

与此同时,图森未来另一前CEO侯晓迪再次创业成立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Bot Auto,也在2024年9月获得了Pre-A轮中融得2000万美元。这几位前图森未来创始人,再创业后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如今看来,他们已然走上了不同赛道。

自动驾驶卡车盈利困境如何破解?
一些企业已为我们找到答案,场景选择、技术迭代、市场培育缺一不可。
在场景选择上,精准锚定,差异化切入,如优先落地的港口、矿山、大型物流园区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景,作业流程固定、交通参与者单一。在港口内,自动驾驶卡车可按预设路线精准运输集装箱,昼夜不停,既提升装卸效率,又降低人力成本与事故风险,快速实现技术落地验证,积累运营经验。此外,深入挖掘干线物流潜力,聚焦车流量大、路况相对规范的高速干线,连接主要物流枢纽城市。针对快递、快运企业高频次、大批量运输需求,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编队行驶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风阻,实现降本增效,逐步拓展运输网络覆盖范围。
除了找对场景,技术上的不断优化,更是解决客户需求的核心所在。一方面是感知技术升级,融合多元传感器,激光雷达提升分辨率、拓展探测距离;摄像头强化微光、逆光环境识别能力,结合深度学习算法,精准识别各类障碍物、道路标识与交通信号,实时构建高精度地图,为决策提供精准依据。一方面是决策算法优化,基于海量真实路况数据训练,强化算法的应变与决策能力,遇到施工路段、突发事件能迅速规划最优绕行路径;模拟极端天气场景优化控制策略,确保车辆在雨雪雾天稳定、安全行驶,持续降低系统故障率。

在市场培育方面,通过与物流企业、场景运营方建立深度合作,共同探索运营模式,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满足物流企业降本增效需求。

写在最后

图森未来从美股退市、千挂科技破产清算后有上汽红岩即将走向破产重组之路;与此同时,放眼整个自动驾驶卡车行业,小马智行、希迪智驾等企业都在上市“续命”。

在当前的自动驾驶卡车行业格局中,那些创收能力欠佳、难以获得资本青睐的企业正加速被淘汰,行业洗牌短期内不会轻易终结。

2025年4月1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3馆论坛区)举行“2025(第三届)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技术应用推进大会”,现场将发布《2024年度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全面解读中国及国外市场情况,敬请期待!



往期推荐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2024年终回顾
2025年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全媒体活动计划!
超80款!2024年低速无人车新品解读
2024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中标项目汇总


产研资料:研究报告 | 蓝皮书 | 供应链手册 | 团体标准

核心供应链: 激光雷达 | 线控底盘 | 导航定位 | 域控制器 | 自动驾驶芯片 | 调度系统 | 动力系统 | 存储架构 

场景案例:无人港口 | 无人矿区 | 末端配送 | 无人环卫 | 无人接驳 | 智慧农业 | 智慧机场 | 工业物流 | 巡逻/巡检 | 智慧校园 | 智慧楼宇 | 低空无人驾驶

联盟活动:2025年活动计划 | 2025(第三届)无人环卫机器人技术应用推进大会 · 上海

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
聚焦于园区、景区、矿区、港口、机场、楼宇等半户外无人驾驶技术落地应用。传播智能驾驶技术,资讯,行业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