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预测中国的原油需求在2030年前后触及天花板,但有观点认比预期的要早。经济低迷似乎不是原因,表面上的理由是正在力争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另一方面,排放量较大的煤炭的消费和进口正在增加……
有观点认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原油需求将比业界预期的更早触及天花板。在乘用车领域,包括纯电动汽车(EV)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按月计算首次超过汽油车,国家主导的经济结构转型正在推进,表面上的理由是去碳化,但其他目的也若隐若现。中国的动向将左右原油行情的前景。
提前见顶的说法浮出水面的契机是中国海关每月公布的原油进口量。截至10月连续6个月同比下降,1~11月累计也同比下降2%。2024年全年同比下降的可能性也在提高。由于中国需求疲软,WTI(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原油期货价格为每桶70美元左右,接近年初以来的低点。
原油需求短期来看取决于经济周期,中长期来看取决于节能的进展等经济结构的变化。一些专家开始认为,经济停滞不足以解释当前的需求疲软。英国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基兰·汤普金斯(Kieran Tompkins)认为,“中国需求正进入结构性疲软的时代”。日本丸红经济研究所的高级主任研究员李雪莲也表示,“有已经到顶峰的可能性”。
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预测显示,中国的原油需求在2030年前后触及天花板。如果原油需求在2023~2024年触及天花板,那么中国经济将以比IEA预测更快的速度摆脱对原油的依赖。
实际上,中国的原油进口量在2020年以后出现接近饱和的迹象,比IEA的预测更早也不是不可能。有的动向似乎可以证明。
比如,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迅速普及。新能源汽车占乘用车新车销量的比例在2024年中期超过了汽油车。政府和企业合作推进纯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完善,截至2024年9月末,共达1143万处,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0%。从中国国内的石油产品需求来看,汽油和柴油等汽车用燃料占整体的近一半。纯电动汽车的普及对原油需求产生的影响很大。
此外,中国已经开始抑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炼油产能。5月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显示,到2025年底通过炼油厂的重组,将原油处理能力控制在每年10亿吨以下,到2027年左右达到峰值,随后转为减少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为何急于摆脱对原油的依赖?表面上的理由是正在力争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另一方面,排放量较大的煤炭的消费和进口正在增加,不协调感不可否认。
日本能源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JOGMEC)的调查部长竹原美佳表示,“为应对美国等对外关系的威胁,作为能源安全保障战略,旨在加强可再生能源等的国内产能”。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达到70%,远高于天然气(40%)和煤炭(7%)。存在非常时期被美国切断供应链的风险。在标榜去碳化的同时,提高能源自给率才是真正的意图。
中国需求的结构性疲软将影响油价的形成。从2000年代的原油需求来看,中国是火车头。目前,很少有观点认为印度将成为与中国匹敌的需求拉动者。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的咨询研究员藤和彦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维持价格的政策已经到了极限,“从油价来看,有每桶40至50美元左右成为常态的可能性”。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真田湧生、张勇祥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视频号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