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打击孩子学习积极性的行为,它排第一,90%的父母还在做

文摘   2024-09-22 10:00   安徽  

作者:豹妈

类型:育儿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是急于看到孩子的每一步成长,每一分进步。我们满怀期待地为他们铺设学习的道路,却往往在不经意间,用错了方式,伤了孩子那颗渴望探索与学习的心。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可能每天都在我们家中上演,却往往被我们忽视的行为——过度干预与不切实际的期望,它正悄悄地成为伤害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头号杀手。

记得有一次,我邻居家的可可拿着期中考试的成绩单回家,脸上写满了忐忑。他小心翼翼地递给妈妈,期待着哪怕一丝丝肯定的眼神。然而,妈妈接过成绩单,扫了一眼分数,眉头紧锁,直接开腔:“怎么又是这个分数?你看看隔壁小李,每次都是班级前三,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那一刻,我分明看到可可眼中的光渐渐暗淡,他低头不语,手里紧紧攥着衣角。


这个场景,是否也在你家上演过?我们总以为,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自己的孩子,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殊不知,这往往适得其反,成了压垮孩子自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1. 过度干预,剥夺孩子的自主权

很多父母,尤其是“虎妈猫爸”型,习惯于为孩子规划好一切,从学习到兴趣班,甚至是交友圈。他们忽略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过度的干预,让孩子感到被束缚,失去了探索未知的乐趣,也削弱了他们的自我驱动力。

孩子逐渐变得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离开父母的安排,便无所适从,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2. 不切实际的期望,制造压力山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的心愿,但过高的期望往往成了孩子难以承受之重。我们总希望孩子能成为最耀眼的那颗星,却忘了他们也只是普通的孩子,有着自己的成长节奏和局限。

孩子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甚至自我否定,认为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每个孩子都是追求卓越的,但他们追求的方式各不相同。” 这句话提醒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成长路径,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的是发现并鼓励这些独特之处,而非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孩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爱和理解去引导孩子,而不是用指责和高压去逼迫他们。


在这里,华叔给父母的几点建议
1. 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
尊重孩子的选择:在学习和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时,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2. 设定合理的期望
了解孩子的实际能力: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设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目标。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鼓励孩子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追求最终的成绩。
3. 建立积极的沟通机制
倾听孩子的想法:定期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正向反馈:多给孩子正面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被看见。
4. 成为孩子的榜样
以身作则:展示给孩子看,如何面对挑战,如何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
共同成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新知识,分享学习的乐趣,让学习成为家庭中的一种氛围。


作为父母,我们都是第一次,难免会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但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反思和改变的勇气。记得,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他们需要阳光、雨露和耐心,才能茁壮成长。让我们放下那份过度的干预和不切实际的期望,用爱和理解去滋养他们,让他们在自由与鼓励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让我们携手同行,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做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最温暖的港湾。记住,最伤孩子学习积极性的行为,莫过于过度干预与不切实际的期望。让我们共同努力,避免这一陷阱,让孩子在爱与自由中,快乐地探索,勇敢地前行。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自由飞翔,成就非凡。



往期精彩

物理总是学不好,可以看看这几部纪录片

化学总是学不好,试着看看这几部纪录片

数学学不好,可以看看这几部纪录片

孩子数学差,是因为没有数学思维

孩子生物学不好,和孩子一起看看这几部纪录片

孩子历史总是学不好,看看这几部纪录片

孩子英语总是学不好?看看这几部纪录片

孩子放暑假疯狂玩手机,到底怎么管,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如果觉得华叔分享的方法不错

欢迎大家转发给亲人朋友哦

点点赞

华叔日记
211硕士,家有儿女,我踩过的坑不想你也趟水,分享育儿日常,家庭教育,亲子陪伴,助力千千万万爸妈一起自我成长和自律学习,做一个称职的爸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