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格格在布达
悄无声息的,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家里的那个活泼可爱的“话痨”小朋友长大了。噌噌噌地往上长,比我高出了半个头。脸上有了青春痘,声音也变了。当我跟他说“不要这样”,“不可以那样”的时候,他只是摘下耳机听完后看了你一眼,便又一声不吭地继续听他的音乐。没有直接表达好与不好,而内心却早已有了自己的判断与决定。
也许你的家里此时也有一个和我家一模一样的“青春期怪兽”。作为“怪兽”的家长,除了理解、包容外,我们需要找到和他们沟通的方法。在我们家,电影是我和埃里克沟通的重要途径。
我几乎从不看电视,但却享受和埃里克一起看电影的时光。电视连续剧在我的眼里是浪费时间和生命的,而电影则是一种艺术,好的电影是社会的缩影,有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现实意义,能带给人感动与思考。我常常花时间挑选电影,并期待着每一次观影期间以及结束后与孩子的对话。
我认为养育青春期男孩,有一点很重要,就是鼓励他寻找梦想,不畏困难,并朝梦想不断付出努力。这些年来,《Forrest Gump(阿甘正传)》、《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当幸福来敲门)》这两部电影我们全家一起看了好几遍。
奔跑的阿甘就是个励志的童话,先天残疾、智商低于平均水平的他克服重重困难,用无拘无束、孩子般的乐观精神鼓舞人们要勇于追求自己所爱的一切;《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中的克里斯尽管经历了种种挣扎,却从未放弃,最终成为一名非常成功的商人。
“奔跑,追求我们所爱的一切。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有付出就有收获。”我经常这样告诉埃里克。我希望他明白他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将来成为更好的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使用网络、电子产品的频率的增加,我发现埃里克有段时间经常浏览各类购物网站,并询问我可不可以买这个或买那个。被我拒绝后,他还不服气地说:“我们班某某同学经常在ebay买东西,这些在商场都买不到,就算能买到也很贵。”
我明确告诉他,在自己不会赚钱时就学会花钱是个很不好地习惯,我不支持你的任何网购行为,因为它不仅浪费钱,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你需要什么,我带你去商店里买。不需要的东西,再便宜我也不会买。
为了让他有合理的金钱观,懂得怎么使用好金钱,我们一起看了《Get Smart with money》以及纪录片《Living on one dollar》。
《Get smart with money》是一部关于美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改造秀,它告诉人们只要学会管理财务的知识,精通省钱的方式,明智的预算、债务管理和投资其实很容易。
《Living on one dollar》由四名美国的大学生创作,展示了中美洲农村贫困生活的感受,让人们了解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现实。它介绍了贫困和金融的主题,激励任何人都可以走出去帮助那些不幸的人。
埃里克观看《Living on one dollar》的心得是:“和那些孩子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 “每个人都有能力帮助别人,只要想去做。” 我告诉他,任何人都可以改变周围甚至这个世界,只要你敢于去梦想和尝试。甚至一个孩子也可以为社区带来积极的变化,比如William Kamkwamba。”
William Kamkwamba是我和埃里克在去年圣诞节期间一起看的一部英国剧情片《驭风男孩》的男主角。
一个小男孩的发明就能象征性地影响整个非洲大陆,人类的创造力及其克服逆境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埃里克很喜欢这部电影,因为这不仅仅是他几年前就读过的英文书,还从电影中看到了非洲人的生活与挣扎,看到了更完整的世界。从小他都乐于和我参与各种义工的工作,因为知道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个体,也能给他人和社会带去积极的改变。
有一段时间,埃里克都挣扎在去篮球训练还是留在家复习第二天的考试的想法中。他发现,七年级的功课很多、考试也多,时间不够用,篮球训练和比赛几乎占用了他所有的课余时间。我向他推荐了电影《Coach Carter》,希望能鼓励他坚持运动,越是困难越不轻易放弃。
《Coach Carter》讲的是曾经的州篮球冠军卡特回母校球队执教,带一帮整天逃课的垫底球员。卡特教练带领球员们赢得比赛,并使他们从学渣逆袭成学霸,最终考上大学,改变人生的故事。
看完电影,埃里克却谈了不同的观影心得:”兴趣爱好固然重要,但学业更重要。为了集中精力学习和准备中考,我必须放弃专业的篮球训练。篮球和滑板运动都是我的爱好,但不会是我的职业。如果不走职业的道路,那为什么还要坚持专业的、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呢?”
对于他希望放弃训练的决定,我表示很可惜,但我也表示会尊重他的选择。
作为父母,我们多数人对孩子有较高的期待。当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有开发他们各方面潜能的无限可能;当他们长大并做出自己的决定时,我们必须学会放手,因为那是他自己的人生。
我认为青春期的孩子,还应该开始思考关于人性、道德、种族歧视等更深度的问题。这些话题,我们作为父母去和他讲时,或多或少会带有主观意识与情绪。我希望他能站在一个更中立、立体、世界的角度去看问题和思考问题,而不是狭隘的视角。
我们一起看了电影《Green book(绿皮书)》。这是埃里克第三次看这部电影。他说,“每一次看,我都有新的收获。钢琴家唐纳德·雪利因为他的肤色,在那个时代却到处被歧视。哪怕他能赚很多钱,内心也很不快乐。无论是来自什么国家,是什么肤色,都应该是平等的。为什么要歧视他人呢?”
我肯定了他的想法:“你说得很对。人生来平等,我们不应该歧视任何国家、任何肤色的人。但我们必须活出自己的尊严,还应该对这个世界有奉献,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我们看了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另一部有争议的电影《Seven Pounds》。这部电影一般只推荐给16岁以上的孩子观看,因为它提出了关于生与死、爱情和友谊的挑衅性问题。
埃里克却告诉我,这部电影让他的内心很受震撼。他能感受到主角内心的挣扎。电影给他带来的思考是 “人如果做错了事,会很愧疚、很痛苦,希望去弥补。有的错误很大,甚至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 我和他分享了我的看法:“做无愧于自己、无愧内心的事,心灵就能获得平静和安宁。”
我们还一起看了浪漫的爱情片《The secret: dare to dream》。事实上它阐述的主要不是爱情,而是人生的一个”秘密“——吸引力法则:要相信无论你想什么、希望什么、敢梦想什么,这些都会进入你的生活。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有目标、积极的态度和采取行动肯定没错。
埃里克对这部电影却有另一个角度的解读:要像男主角Bray那样,带给别人积极的、正面的、好的东西,最后自己也能收获好的结果。
我对他的解读非常赞同:“如果带给别人负面的东西,最后一样会伤害自己。比如上一次你的态度不好,导致我很生气,我也冲你发脾气了。你用不好的态度对我,你也得不到我好的对待。” 他点点头表示同意。
如果说,上一篇我分享埃里克与篮球的故事是为了告诉大家让孩子坚持运动的重要性,这篇分享的,则是尊重孩子、放弃自己的执念,找到与青春期少年沟通最合适的方式。
当我们肯定、发现孩子的进步和闪光的地方,当我们用爱与合适的方法和孩子沟通,孩子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希望每一位爸爸妈妈都能经常对孩子说:“I am proud of you.” 让他知道,不管他是怎样普通的孩子,你都会以他为傲。
文/西城格格
作者简介
○
西城格格:
原少儿媒体人,
现工作、生活于匈牙利首都
布达佩斯。
○
教育|亲子|旅行|欧洲文化
扫一扫二维码
关注“格格在布达”
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