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馫八方)匠人匠心出好味

时事   2024-11-10 21:46   湖南  

湘菜馫八方,生活滋味长。这些年,湘菜火爆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版图,这背后是湘菜人既守住本味,又融合创新的不断探索。进击的湖南人,正以更极致的追求,更包容的姿态,带领湘菜走向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


小炒黄牛肉,一道在湖南十分常见的家常菜。但把它做成招牌菜,并写进品牌名字的,戴宗和他的炊烟小炒黄牛肉,大概是头一家。

黄兴路步行街,是游客来长沙一定会打卡的地标。街口,炊烟小炒黄牛肉的巨幅招牌格外打眼。这个近1000平米的店铺,每逢周末、节假日,必上榜“长沙湘菜排队王”。

江西游客 杨丽云:只要来了就必吃这家,很新鲜,比较嫩。

重庆游客 许诺:我最喜欢的是肉上带的那股辣椒的香味,在外地是很难吃到的。

新疆游客 战瑛洁:非常值得来吃,就算是免辣版本也很好吃。

要把一道家常菜,变成招牌菜,并不容易。传统的小炒黄牛肉,肉片细碎,稍不留神就容易做得又老又柴。为了能让顾客享受“大口吃肉”的快感,戴宗带着团队反复试验,最终确定选用在深山放养的30个月的湘西小黄牛,从宰杀到端上餐桌不能超过24小时,并且只选牛里脊、牛排楠、牛上脑三个最嫩的部位。戴宗创新性地把炒茶中的揉捻手法用在牛肉上,又借鉴了潮汕手打牛肉丸的技艺,让牛肉更加嫩滑、Q弹。
        

一道佳肴,不但食材要好,而且也十分考验大厨的手艺。

小炒黄牛肉的油、盐、大蒜、辣椒、打底酸菜,都精确到克。牛肉下锅,急火快炒,时间控制在30秒。

炊烟小炒黄牛肉品牌创始人 戴宗:要把这种比武常态化,让每一个伙伴都掌握技术细节……

每个月20号的晚上,客人陆续离开后,门店里就要上演一场比拼。并不是每位厨师都能掌勺这道小炒黄牛肉。新进厨师,在公司内部的湘菜学堂进修,有了至少半年的炒锅经验后,连续参加多次比武,直至出品稳定,才能到1号锅炒这道招牌菜。

炊烟小炒黄牛肉厨师 钟智:小炒黄牛肉这是让我们最自豪的,上头锅,是对我们烹饪技术最大的认可,所以我们拼命去学、去练。

为了鼓励厨师们炒好每一份菜,戴宗给大家的奖励也是明明白白的。比如,同一道菜,一桌客人连点两份,那么第二份菜售价的40%就奖给炒锅师傅。

炊烟小炒黄牛肉品牌创始人 戴宗:用心地去培育我们每一位员工伙伴,让他们能够在这个平台上面自我成长,把湘菜做好,不断地激励他们对湘菜的热爱。

匠人匠心,让好味道香飘四方。在戴宗的厨师团队里,有不少人是毕业于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学院,他们在学校进行了三年的系统学习。在这个全国首家以菜系命名的学院,给未来厨师们上课的老师,不少是湘菜大师。

这堂课,湘菜大师冯智雄教同学们做创新菜品——吉利虾球。在传统虾球的用料上,增加肥膘、荸荠、葱白等,让口感更富层次;同时融合闽菜等菜系的手法,并采用西餐的摆盘方式,浇上特制的番茄汁,使得虾球外酥里嫩、酸甜可口。通过每一道菜的教学,冯智雄最想教给同学们的是:既要守好本味,发扬光大,又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学院副院长 湘菜大师  冯智雄:我们湘菜的厨师肯定不能闭门造车,我们的川菜,我们的粤菜,我们的淮扬菜,可以进行一个很好的融合。现在我们的青年厨师就要秉承湘菜在继承中再去发展,在继承中再去创新。


这两天正在深圳举办的第十九届湘菜美食文化节上,独具匠心的大厨们带来一批创意湘菜,精品藏香猪、糖心鲍鱼红烧肉、香煎青鱼、双艳琵琶虾……这些菜品在充分保留湘菜精髓的同时,在食材上、技法上,大胆创新,深受大湾区食客们的青睐和频频光顾。

湘舍壹号香港店厨师长 王汝军:原材料我们选用的是西藏高原地区的藏香猪,肉口感特别好,皮比较脆,肥肉也不肥腻。

湘领名厨总经理 范根顺:主要是利用湘粤结合的食材,蒸制的烹饪方法,保证菜品口感鲜嫩,营养价值不流失。

农耕记厨师  罗小平: 以前我们做鱼都是煮,经过改良,我们把青鱼做香煎。

今天,湘菜在粤港澳大湾区百花齐放,27000多家湘菜馆点缀“一城烟火半湖湘”的美食地图。南下的湘菜,最初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数百万在这里工作的湖南人,现在,越来越多人爱上了它。这也是因为湘菜“入乡随俗”,一步步适应当地人的口味。

深圳市烹饪协会湘菜专业委员会主席 欧阳海林:深圳现有的湖南籍人口超过 400万,他们对家乡口味的深厚依恋,构成了湘菜在深圳发展的坚实基础。对更广大的消费群体来说,在深圳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城市环境中,湘菜以其爽辣的口味成为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这道鲍鱼辣椒炒肉,正是农耕记的招牌菜。创始人冯国华用的是家乡衡阳的菜籽油,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煸出香味,再加入当地的新鲜小鲍鱼、衡阳的软皮椒,山货的醇香与海产的鲜美,互相激发。传统的湘菜,就此焕发新的风味。

农耕记品牌创始人 冯国华: 最开始到深圳的时候,我们推出的辣椒炒肉,其实顾客吃了以后反馈并不太好。我们和团队一遍遍试、打磨,结合不同的做法,试菜也不知试了多少回,目前这道菜在我们店里卖得数一数二。

在农耕记的研发中心,每天都有上十道新菜品在开发试制,研发人员根据不同地域顾客的饮食习惯,反复地调整优化,形成标准化流程,让海外的厨师也能够掌握制作的精髓。

农耕记海外总厨 彭连华:新加坡的当地人,他就喜欢少油少盐,可能辣度不能太辣;如果像马来西亚这边,他可能喜欢味道重一点,尊重当地的人的需求,尊重当地人的一些食材,我们的品牌才能开到全球各地。

特约记者 新华社吉隆坡分社 谭耀明:这里是马来西亚吉隆坡地标——标志塔,在这个商场,每天都有上万人来消费打卡。(转场)这家湘菜馆就是这里的人气王之一,现在才早上11点,您看,我身后的位置就已经坐满了用餐的顾客。(转场)这道鲍鱼辣椒炒肉是这里的招牌菜,每天都要卖出100多份,以它为代表的湘菜,已经受到越来越多马来西亚食客的喜爱和追捧。

如今,农耕记已经在国内外开设了100多家直营店,每年从湖南采购的本土食材,仅辣椒、冬瓜、南瓜等各类新鲜蔬菜就有上万吨,并带动了1000多个湖南厨师奔赴海内外就业。现在,以农耕记和洞庭鲜、湘遇等为代表的一批湘菜品牌,已经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开店。

农耕记品牌创始人 冯国华:现在湘菜变成国民菜,湘菜出海是热潮,我们是先行者而已。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把衡阳菜开到国外去,让在海外打拼的这些老乡,能吃到一口地道的家乡味道。

湖南卫视新闻联播
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新闻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