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在刚刚公布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中,湖南共有15件作品获奖。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近年来,湖南广大新闻工作者高举思想旗帜、坚持正确导向,持续提升优质内容供给能力,创制了一大批现象级精品力作,让正能量更充沛、主旋律更高昂。
今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一周年。湖南新闻工作者坚守文化阵地、高举思想旗帜,着力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用一个个精品力作展现文化事业大发展的积极成效。由湖南广播电视台创制的系列报道《盛世修文》,派出20多位骨干记者跨越河南、山西、江苏等九个省市,全面深入地阐释了“盛世修文”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获得本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联播部主任 王楠: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更加需要我们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这也是我们作为主流媒体应该担负起的文化使命,所以我们用了近5个月的时间,来探访赓续中华文脉的重大文化工程,致敬薪火相传的文化守望者。
在系列报道《盛世修文》中,既涵盖了《儒藏》、“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重大修典工程,又包括殷墟甲骨文、二里头遗址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生动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情讴歌了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者的担当奉献。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常俊强:整个采访过程中,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和感动。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孙筱倩:作为一名记者我将步履不停,始终记录好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根脉、同绘华夏愿景。
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届中国新闻奖不少获奖作品正是把镜头对准了火热的生活,用笔触书写一线的故事。湖南日报社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学里的村庄》,聚焦在文学原乡里的发展故事,精选鲁迅、周立波等10位文学名家笔下的故乡,把书本中的村庄在新时代焕然一新的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该报道获本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湖南日报社编委 杨又华:走进这些原型来看现在的乡村振兴和乡村的巨大变化。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新闻作品,让读者知道文学是怎么反映现实,是怎么照进现实,又是怎么点亮乡村的。
在湖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新闻专题《盐碱地上的新粮仓》中,记者把镜头对准了新疆耐盐碱水稻示范田里的湖南水稻科学家们,以沉浸式的采访形式、记录式的拍摄手法、可视化的动画呈现,还原了新疆万亩耐盐碱水稻平均产量创造573.8公斤新纪录的艰辛历程,展现“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国家战略的成果。该报道获本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杨壹景:我们从观众视角出发,有幸报道并见证我国万亩连片盐碱地取得的重大成就,未来我们以更专业的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做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