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规模与方案:中国政府计划通过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来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总额达到10万亿元。具体来说,包括6万亿元用于分三年置换隐性债务,以及未来五年每年安排8000亿元,累计4万亿元,专门用于化债。时间规划:6万亿元的置换债务将分三年实施,每年大约2万亿元的节奏进行置换。另外4万亿元的置换计划,将在未来五年内,每年以8000亿元的规模进行。政策效应:这一政策将有效减轻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释放稳增长动能。预计在2024年至2026年间,每年地方政府可“腾出”约2.8万亿元的化债资金,用于稳增长和巩固“三保”。债务置换的影响:通过债务置换,地方政府可以节约大量的利息支出,五年累计可节约6000亿元。这将有助于地方政府在未来更长时间内更严格地提升财政支出效率,促进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化债思路的转变:这次大规模置换措施意味着化债工作思路的根本转变,从应急处置向主动化解转变,从点状式排雷向整体性除险转变,从隐性债、法定债“双轨”管理向全部债务规范透明管理转变,以及从侧重于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对财政的影响:这次10万亿化债方案有助于大幅缓和地方政府为化解隐债而可能导致的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挤压,预计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缺口不再进一步扩大,基本可与2024年持平。那么这些信息到底意味着什么?化债之后的地方政府是否可以轻装上阵?中国经济是否迎来更加稳健的增长。以上三问中,后面两个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重点说说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以上内容,如果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就是:短债变长债,高息变低息,隐性变显性。还有就是债权人主体部分变更:从企业和金融机构进一步集中到金融机构。首先从地方角度,这是大利好。利息下降,周期拉长,这肯定是好事。如果有人让我可以借一笔2124年还的债,我希望这样的债越多越好。当然,我的格局太小、太小。其次,从地方的当前债权人角度,能够回收可能的不良款项,这当然是大利好。而且是具有传导作用的大利好。之前看过一个故事,有这么几个人,小g、A、B、C,小g欠A的钱,A欠B的钱,B欠C的钱。小g不还A的钱,A、B、C的日子都难过。这个时候大G给小g一笔钱,小g还了欠A的钱,A再还B,B还C。这下子水就活了。经济就有了流动性。这背后可能还涉及到A/B/C的员工工资是否可以按时发放,也涉及到小区的门口的饭店还有没有客流量。我们再进一步。10万亿化债其实仅仅是开始。属于燃眉之急。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债务不止十万亿。未来如何还账。短期的收支如何平衡。另一个当务之急是短期的收支平衡,否则就会出现债越化越多的情况。如何解决收支平衡问题。不外乎开源节流。一个是经济发展了,税收自然会增加。因此要全力发展经济。上面提到的还了A/B/C的帐,其实就是在促进经济。一个是地方和中央的税收比例的调整 。当然也可以不调整。支付转移本身就是调整。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腾飞,出口贸易/房地产都取得了繁荣,各地经济大发展,各个地方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包括产业园区,基础建设,我们的基础建设先进性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在此,由衷给中国点赞。此时此刻,我们很多行业的产能已经足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这个时候,把投资节奏降下来。非必要不投资。当我们一个几百人的村子已经开了3家豆腐店时,完全没有必要去开第四个,第五个。有时候不做比做好。不做不花钱,还可以赚更多的钱。粉丝福利:超低佣金的头部券商开户组合
为回馈各位股友长期以来对二马的支持,二马找几位在券商工作的朋友谈了非常优惠的交易佣金,包括Mian5,针对大资金、小资金都非常低的融资利率,如有需要开户,请扫码添加二马个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