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百科——蓍草:蓍草的名字来源和其生长周期较长有一定关系,由于"耆"在古代常指六十岁以上老人,故该植物就获得了“蓍”名称,《博物志》中关于“蓍千岁而三百茎,其本已老,故知吉凶”的描述也说明其存活时间较长。
蓍草在古代是一种比较神秘的植物,如《周易·系辞》有“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善于蓍龟”的描述,《易·说卦》中关于“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的描述。从分类学上讲,蓍草为菊科蓍属多年生草本,叶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或近条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多数,末回裂片披针形至条形,顶端具软骨质短尖,上面密生凹入腺体,下面被较密贴伏长柔毛。
蓍草的花序为头状花序,并多数密集成复伞房状;其总苞片3层,呈覆瓦状排列;边花5朵,舌片近圆形,白色、粉红色或淡紫红色,顶端2-3齿;盘花两性,管状,黄色,5齿裂。
蓍草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四川中药志》中有“治跌扑损伤,症瘕痞块,并涂痈肿”的描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有“有解毒利湿和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乳蛾咽痛、泄泻痢疾、肠痈腹痛、热淋涩痛、湿热带下和蛇虫咬伤”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