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讨论许乐的武力有多牛,最牛应该是这台无所不知的宪章电脑

文化   文化   2024-10-20 18:43   湖南  

科技就是人性。


很多网友认为《间客》是本披着科幻皮的武侠小说。这种反差与其说是批评,在我看来却倒像是种赞美。大概是因为我从来没想过科幻居然可以和武侠结合在一起,而且不得不说,作者把这本小说写得很好看。不管是机甲战还是格斗技,读来都令人非常热血沸腾,加上许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性格,简直就是一骑当千,万夫莫敌。


虽然我颇爱看主角逆天的情节,不过小说当然不可能从头到尾这样演。


初读小说,东林星的背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科技过度发展之后的荒芜,但再续读下去,就可以发现作者明显没有耕耘宇宙星系的意图,而是将焦点集中在机甲和宪章上。这两个科技系统,一个用来杀人,一个用来控制人;前者是刀枪的进阶版,后者则是资讯的无限上纲。老实说,我一直觉得,比起讨论许乐的武力有多牛逼,最牛叉应该是这台无所不知的宪章电脑。


最夸张的是,牛叉的宪章电脑明明只是程序的运算,最后不仅衍生出人工智能,居然还搞出人格分裂。虽然宪章为许乐大开后门,让他变得像神一样超能无敌,但从理智面的角度来看,这一个无所不能双向通道真是犯规到极点,兼具了情资搜集和即时定位的功能,只差不能瞬间爆人头壳。


我记得《巫师世界》里好像也有这么一个外挂芯片?这么一想,就突然很想把所有芯片开挂的小说都找来读一读。


宪章的监控和机甲的战斗大概是这本小说里最科幻的部分。除此之外,政治权力的角力占了多数。如果不是许乐时不时地爆出主角威能,大杀四方,或许最后大家对它的评语会变成披着科技皮的政治权谋小说。


认真说来,这本小说写的应该是总统制的联邦和君王制的帝国之间,跨星系的国际大战。但不知道为什么,光写联邦境内各势力的诡计内斗,就花去了许多篇幅。套一句邰之源的话:“其实我真的很想彻底击败帝国。”我也真的很想看两国大战,只可惜许乐不是联邦人,竟然是帝国人。


这伏笔真让人震惊。


即便读到封余的真实身份是军神他弟、简水儿的隐藏身世是封余他女儿,也不觉得有什么吃惊的我,在读到许乐被揭露连他自己也不知道的帝国人血统因而遭追杀时,我真的也只想说:“杜少卿,你么才是帝国人!”


结果这居然也是真的!


作者真是太闹了。怎么不干脆让李疯子也当帝国人,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安排大反派李在道其实是帝国隐藏在联邦里的间谍。(这剧情怎么听起来挺有可塑性的?)


在本书的后记里,作者自述《间客》是个旧瓶装新酒的故事。许乐和邰之源的相遇类似《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和康熙,而许乐真实身世的揭露则如同《天龙八部》里乔峰的翻版。当然,比起只能欺上的韦小宝,许乐直接硬气得多;而又比起乔峰至死方能解脱的家国矛盾,许乐则是早早想通哪国人其实并不重要。


也许是因为主角性格的巨大差异,在《间客》读到这两段情节时,我并没有联想到韦小宝和乔峰,也没有想过这是个老梗的安排。直到作者在后记挑明,我才意识到这两段情节在金庸作品里的似曾相识。


老实说,当读到许乐由联邦人变成帝国人的情节,我直觉联想到的居然是高达SEED(笑死),虽然我基本上忘了SEED在讲啥,但反正里面有伙伴反目成仇就是。


除了许乐开挂,《间客》里另一个开挂的人物是施清海。前者是武力开挂,后者是情报开挂。读者永远不知道施清海到底是如何怎么搞到他想要的情报(或许连作者也不知道)。许乐潜入大楼去刺杀麦德林,施清海就揣着大枪在楼外开炮;许乐用宪章后门调查古钟号案件,施清海就顶着第一间谍的名号跟着查。


结果查着查着就死了。


怎么能死呢。封余能死。军神能死。邰之源能死。但我以为施清海是不会死的。而且居然死得那么哀凄、那么决绝、那么不可一世、那么无法挽回,连个把便当吐出来的机会都没有。打爆议会山,逮着名为人质实为护盾的邹郁漫步到宪章广场的这段路,真是我看得最悲伤的一段路。


我一直很喜欢施清海这个人物,总是希望作者能给他多一点戏份,但却没想到作者居然中段就让他死了。所以,施清海没来得及知道帕布尔始终是个体面的叛徒,也不知道许乐的真实身世竟然是帝国人,更不晓得军神的儿子最后是个打算拿核弹炸掉联邦的疯子。


有时候,我会好奇,如果施清海没死,能够参与到上面的事件,那他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又会做出怎样的行动?


可惜没如果。


作者真是太坏了。


最后,谈谈席勒这个人。


就如同作者在后记写的,这个在《间客》里从来没有“活生生”出现过,而只是被各种引用的人物,其实是个古往今来的综合体。所以有时候席勒写《等待戈多》,有时候他又写《唐吉诃德》,他是个文学家,却又说了各种真理名言,关于政治,关于爱情,关于人生。


我满佩服作者能用“联邦历史”的框架,将席勒这个融合了现实知识的人物埋入小说里。在《间客》的世界里,似乎每个人物都读过一两部席勒的作品,也都能引用出一两句席勒的名言,甚至连远在帝国的大师范都在搜集席勒的文学作品。而每当席勒被提及,被引用,成为人物所思的一部分时,所带给人的感觉不仅十分契合当下的小说情境,同时也加深了人物性格的塑造。就像平时我们会引用《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毁灭”来描述当下的现实矛盾一样。而在引用的同时,也反映了引用人的价值观、思想和心境。


席勒作为一个虚构的“文学家”,在《间客》里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席勒,也就没有封余,没有施清海,更没有联邦世界。席勒是一个从“读者的现实”偷渡到“作者的小说”里的有趣家伙,或许哪天二刷《间客》的时候可以找找每一段被引用的席勒的真面目(哪一段是金庸?哪一段是古龙?)。


当然,也许更多的席勒只是作者瞎掰的化身。


(完)


推荐阅读:都是堂妹,为何到了最后王语嫣与段誉反而无法修成正果?
《庆余年》:一场弑亲乱伦的惨案
范闲无情,庆帝可笑:鳏、寡、孤、独的《庆余年》
萧峰先是汉人,后是契丹人,真正接纳他的为何是从未属于过的女真
古龙的主角为什么一出场就是满级大号,打怪升级难道不香吗?


红小岩谈古论今
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