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使命,本真情怀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建筑史学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可能大家会认为古人科举考试的难度比不上当代学生的考试难度,毕竟身处科学社会的学生要学习文科和理科知识,被人们戏谑地称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需要学习充满奥妙地数理化知识,相比处于迷信封建社会的古人,这些知识可就难多了。
其实不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选拔标准,古代选拔人才是为了选官,做官当然要为皇帝处理政事,分忧解难,治天下事,这与当代毕业生为自己谋生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难度。
大家经常会在古装剧中看到考生学子考试之时,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提笔写文章,由考官出命题,考生根据命题写文章,一般都涉及到国家社稷问题,一张考卷就可以浓缩考生的主要思想和治国策略,所以考生的文章至关重要,他们能否步入仕途靠的就是这一纸文章。
从众多的考卷中挑选出来最为优秀的,则被考官和皇帝一致考虑后,认为是上上乘之作,所作文章之人就会成为状元,稍次者就是榜眼、探花。
状元的文章读来恢宏大气、回味悠长,通篇读下来,才能综合考虑状元的才华,可历史上有一位状元,他的文章中仅有八个字就能让皇帝拍板,将他定为状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样的八个字吸引到了皇帝,难道足够振聋发聩吗?
今天就来讲一下这位清朝时期最牛的考生骆成骧,他仅靠八个字就获得了光绪皇帝的赏识,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人的确没有选错,他验证了当初自己所写的八个字。
清朝是古代封建王朝的终结者,却又同时身处近代,这就使得现代人对于清朝的记忆没有那么久远,1865年,骆成骧出生了,可惜他童年惨淡,七岁丧母,跟着父亲生活,两人相依为命,他原本姓李,父亲看生活过不下去了,于是将他过继给了骆姓夫妇为子。
生活条件改善的骆成骧被送到书院中学习,好在他本人也很争气,天资聪颖,自幼勤奋好学,刻苦用功,能过目成诵。
十四岁应州试,当时他的试文就被考官所赞许,特置首选,随后骆成骧继续入学院深造,1893年,他在四川中乡试第三名举人。
1895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一年,他中了进士,随后参加殿试,光绪帝亲自策问骆成骧,其策论中:"言词异切,文句恳诚,辨理精微,"而且就关于如何辅佐皇帝和如何治理国家,骆成骧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抱负全都写在答卷上,最后他还在答卷上写了八个大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八个字让光绪帝一看到后,深受触动,他立即就将骆成骧钦定为头名状元。
光绪帝看到这八个字的真实感受是如何呢?他觉得这位考生简直太合他的心意了,光绪帝的这一生过得苦啊,他出身宗室,却被慈禧太后选为皇帝,这在普通人眼中看来或许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被慈禧太后这样的控制欲极强的女强人把控着,光绪帝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虽有心改革治国,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始终让光绪处处受到牵制,更别提后来光绪帝还被幽禁。
如今的光绪帝虽然没有完全成为傀儡,但也有苦难言,如今终于有一个知心人能够为他考虑着想,为他分忧解难,光绪帝自然很满意骆成骧。
骆成骧虽没有为光绪帝出了太多力,但他做官的名声并不差,一生清廉自守,为人坦荡光明,不求高官厚禄,他的一句名言"天下无如吃饭难,世上唯有读书高"勉励着一代代后生。辛亥革命后,骆成骧仍然在用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社会发光发热,他虽出任过临时议会议长、都督府顾问、四川筹赈局督办等职,但他好在勤政廉政,为民办事。
1916年,时任四川高等学校校长的骆成骧将四千元的善款拨给高校,他也尽可能地将自己所得捐给学校,所以他个人生活拮据,有"穷状元"之称。
话说回来,骆成骧凭借八个字被光绪帝以个人私心选中成了状元,当他能够走到最后一关——殿试,就足以证明他的才能已经超过99%的学子,最终被选为状元,绝非偶然,而他的当官经历也证明光绪帝没有选错人,他的一辈子都在和教育打交道,因为官清廉,他又有了"布衣状元"之称。
但凭借八个字就能被选为状元,的确是他一生最传奇的经历,使他成为清朝时期最牛的考生,也幸得他是末代状元,骆成骧还能够在近代中国与时俱进,继续他的教育事业,当初光绪帝果真没有选错人!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可能大家会认为古人科举考试的难度比不上当代学生的考试难度,毕竟身处科学社会的学生要学习文科和理科知识,被人们戏谑地称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需要学习充满奥妙地数理化知识,相比处于迷信封建社会的古人,这些知识可就难多了。
其实不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选拔标准,古代选拔人才是为了选官,做官当然要为皇帝处理政事,分忧解难,治天下事,这与当代毕业生为自己谋生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难度。
大家经常会在古装剧中看到考生学子考试之时,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地提笔写文章,由考官出命题,考生根据命题写文章,一般都涉及到国家社稷问题,一张考卷就可以浓缩考生的主要思想和治国策略,所以考生的文章至关重要,他们能否步入仕途靠的就是这一纸文章。
从众多的考卷中挑选出来最为优秀的,则被考官和皇帝一致考虑后,认为是上上乘之作,所作文章之人就会成为状元,稍次者就是榜眼、探花。
状元的文章读来恢宏大气、回味悠长,通篇读下来,才能综合考虑状元的才华,可历史上有一位状元,他的文章中仅有八个字就能让皇帝拍板,将他定为状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样的八个字吸引到了皇帝,难道足够振聋发聩吗?
今天就来讲一下这位清朝时期最牛的考生骆成骧,他仅靠八个字就获得了光绪皇帝的赏识,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人的确没有选错,他验证了当初自己所写的八个字。
清朝是古代封建王朝的终结者,却又同时身处近代,这就使得现代人对于清朝的记忆没有那么久远,1865年,骆成骧出生了,可惜他童年惨淡,七岁丧母,跟着父亲生活,两人相依为命,他原本姓李,父亲看生活过不下去了,于是将他过继给了骆姓夫妇为子。
生活条件改善的骆成骧被送到书院中学习,好在他本人也很争气,天资聪颖,自幼勤奋好学,刻苦用功,能过目成诵。
十四岁应州试,当时他的试文就被考官所赞许,特置首选,随后骆成骧继续入学院深造,1893年,他在四川中乡试第三名举人。
1895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一年,他中了进士,随后参加殿试,光绪帝亲自策问骆成骧,其策论中:"言词异切,文句恳诚,辨理精微,"而且就关于如何辅佐皇帝和如何治理国家,骆成骧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抱负全都写在答卷上,最后他还在答卷上写了八个大字:“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这八个字让光绪帝一看到后,深受触动,他立即就将骆成骧钦定为头名状元。
光绪帝看到这八个字的真实感受是如何呢?他觉得这位考生简直太合他的心意了,光绪帝的这一生过得苦啊,他出身宗室,却被慈禧太后选为皇帝,这在普通人眼中看来或许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但被慈禧太后这样的控制欲极强的女强人把控着,光绪帝的日子并不好过,他虽有心改革治国,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始终让光绪处处受到牵制,更别提后来光绪帝还被幽禁。
如今的光绪帝虽然没有完全成为傀儡,但也有苦难言,如今终于有一个知心人能够为他考虑着想,为他分忧解难,光绪帝自然很满意骆成骧。
骆成骧虽没有为光绪帝出了太多力,但他做官的名声并不差,一生清廉自守,为人坦荡光明,不求高官厚禄,他的一句名言"天下无如吃饭难,世上唯有读书高"勉励着一代代后生。辛亥革命后,骆成骧仍然在用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社会发光发热,他虽出任过临时议会议长、都督府顾问、四川筹赈局督办等职,但他好在勤政廉政,为民办事。
1916年,时任四川高等学校校长的骆成骧将四千元的善款拨给高校,他也尽可能地将自己所得捐给学校,所以他个人生活拮据,有"穷状元"之称。
话说回来,骆成骧凭借八个字被光绪帝以个人私心选中成了状元,当他能够走到最后一关——殿试,就足以证明他的才能已经超过99%的学子,最终被选为状元,绝非偶然,而他的当官经历也证明光绪帝没有选错人,他的一辈子都在和教育打交道,因为官清廉,他又有了"布衣状元"之称。
但凭借八个字就能被选为状元,的确是他一生最传奇的经历,使他成为清朝时期最牛的考生,也幸得他是末代状元,骆成骧还能够在近代中国与时俱进,继续他的教育事业,当初光绪帝果真没有选错人!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也欢迎把此文章推荐给你的家人好友
— END —
来源:水煮历史
声明:本文章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有出入以真实情况为准,本公众号不对因使用本文章而产生的任何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