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江三角洲各地所居世家,特别是五邑地区的居民,多认先祖来自南雄珠玑巷。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旧称“蓢底”,就是珠玑巷先祖们整个南迁过程中最终的落脚点,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后珠玑巷”。
据光绪版良溪本原堂《罗氏族谱》记载,南宋时期,因出逃藏匿的胡妃遇事变等原因,为逃避官兵血洗之灾,先祖珠玑巷罗贵挺身而出,召集97户36姓南迁,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文体服务中心主任蒙胜福:“当时在(浈江)的荔枝园,看到有官兵到达,很多人马上把能携带的钱、衣服和干粮等,简单收拾后就上船了,罗贵就带领36姓、97户人在浈江荔枝林坐竹排,顺流到北江,一路上都有官兵的追杀。”
当罗贵一行来到九江境大洋湾畔时,突遇江面风浪大作,竹排或搁浅于泥滩,或被湍急的水流卷入江中,罗贵只好带领幸存者登岸步行,这个被迫登陆的地方,移民后代称为破排角。罗贵率众继续赶路,辗转行至新会谢龚坑村,意欲在此扎根。善良的原住民谢氏龚氏族人热情地接纳容留他们。
蒙胜福:“我们看到罗氏大宗祠前有一副对联,写着‘珠玑留厚泽,蓢底肇鸿基’,可以看出罗氏的开基在珠玑巷,落籍点就是在蓢底。(南迁)过程中,大家大事小事都问罗贵,后来大家就说,小事能自行解决就无需问罗贵了,所以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一句口头禅‘唔使问阿贵’。”
罗贵率珠玑巷居民南迁
彰显了开拓进取、和睦共处的精神
这是广东移民史
乃至中国移民史上的一件大事
正是罗贵的后裔
从珠江三角洲走向南洋
走向全世界
不仅改写了广东的历史文化版图
甚至改写了世界华人华侨的历史版图
END
《非遗影像志》
江门市广播电视台聚焦我市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策划推出《非遗影像志》系列融媒产品和节目,对江门34个省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多媒体采制保存与传播,展现我市非遗项目的价值与风采。
江门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灿烂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3年底,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89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26个。但目前尚没有对这些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影像记录、整理、保存与传播。《非遗影像志》项目将致力于建立江门“非遗影像库”,助力推动江门“非遗影像”的数字化保存和国际化传播,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五邑侨乡文化传承发展。
《非遗影像志》第一阶段展播从10月20日开始。电视节目播出安排:系列专题片每两周播出一期。在周日晚上的侨乡生活频道20:10首播,第二天21:54在综合频道重播,系列短视频安排在侨乡生活频道周日晚19:19的《侨乡小视界》中播出。广播节目播出安排:从2024年10月20日起,每逢周日9:00、20:00在FM93.3旅游之声各播出一次;7:30、19:30在FM100.2综合广播各播出一次。节目内容和相关作品还将在我台视频号、微信号等进行全媒体传播,敬请市民群众留意收听收看。
来源:江门广播电视台
部分图片来源于江门市文化馆
编辑:马舒
二审:艾曾
三审:钟维坚
关注侨见视频
关注“海内海外两个江门”
🌟这些文章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