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由于乾隆皇特别推崇宋末元初大书法家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于是,赵孟頫这种清秀圆润,流畅飘逸风格的字体迅速在宫廷以及士大夫中开始风靡。
这个时期的清朝书坛上,出现了许多让人竖大拇指的书家。其中,乾隆的第十一子永瑆便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书法被世人誉为“清朝第一”。
这个永瑆虽然出生在皇家,但他的母亲金佳氏却在永瑆三岁的时候就撒手人寰离他而去,这给小永瑆蒙上了一层微妙的内心变化。永瑆的自我约束能力是非常强的,每当他感到丝丝孤独的时候,总是拿起笔来练习书法,开启了他与笔墨相伴的日子。当他在书法中寻找到某种心灵慰藉的同时,他的书法也在一步步的走向成熟,步入辉煌。
在书法上,永瑆遍临古帖,也由于受到父亲乾隆的影响,对赵孟頫的书体研究的非常深入。后来的他,感觉到了模仿的枯燥,不满足于简单的模仿,开始在宫廷所收藏的历代名家的书法精品中,汲取了能够融入自己书法风格中的精髓部分。
他这种在不同法帖中提取精华部分为自己所用的做法,对他后来卓越的书法成就,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味余书室诗》这幅作品,星永瑆创作的一幅书法的经典代表之作。从这幅作品的整体布局上来看,其结构是非常严谨的,字形上也是相当规整和精致的。整幅作品凸显出他深厚的书法修养和对笔墨的精准掌控能力,更彰显出一种在严谨中不失灵动的大气势风格。
笔画的转折部位的笔法,或方或圆,恰到好处。笔画线条粗细、长短的变化非常精妙,犹如行云流水般舒展流畅。这其中既呈现出赵孟頫书法的温婉流畅,更体现出了属于永瑆自己的硬朗与挺拔。
在当时,永瑆的书法就有“千金难求”的说法。时间到了现在,他的书法依然受到广泛的高度评价。现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看了这幅《味余书室诗》后认为,他书法与赵孟頫的书法境界不分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