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民是何时与蛇第一次相遇的呢?

百科   2025-01-14 08:32   北京  

点击关注“有料有趣又专业”的科普期刊《百科知识》



早在约1.7亿~1.6亿年前,蛇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蛇在中国生活的“资历”比人类深得多,至迟在距今约1600万年的中新世时期,它们就已经在神州大地上为了生活而匍匐前行了。相比之下,中国境内出土的古人类化石表明,人类在东亚生存和演化的时间可追溯到170万年前或更早;而一些新的研究表明,现代人出现在中国的时间大约是6万年前或更早。


可以说,我们妥妥是蛇的“晚辈”。那么,中国先民是何时与蛇第一次相遇的呢?这个有点惊悚却不失浪漫的问题并不好回答。由于很多蛇类的骨骼细小而薄脆,化石破碎而零散,采集难度极大,因此与地球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一幕幕精彩的人蛇故事相比,地质“录像机”所能还原的“影像”实在是冰山一角。不过,我们仍能从一些残存的蛛丝马迹中描绘“古早版”的人蛇关系。

中新世时期蛇的化石标本

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是一处早更新世早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约200多万年,该遗址出土了一件较为完整的游蛇科蛇类骨架,除缺少颅骨和尾椎骨外,包含了约122个几乎完整的椎骨。这是目前在我国古人类遗址中发现的年代最早的蛇类化石之一。据此,我们应该怎样“脑补”一些人蛇故事呢?发现古代蛇类骨骼的地点——洞穴,给我们帮了大忙。


陕西洛南龙牙洞遗址是一处中更新世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在这处距今约35万年至27万年的洞穴中,我们不仅发现了代表华北旧石器文化系统的洛南直立人的臼齿,还发现了几节水游蛇亚科蛇类的脊椎。洞穴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居住,人类牙齿和蛇类骨骼同时发现于此,表明洛南直立人可能与这些无毒的小型蛇类“同居”过;当然,也不排除在一段宏观的时间里,人与蛇“你来我往”,而非同居关系。

有些内心强大的“吃货”可能会关心另一个问题:当中国先民与蛇一次次狭路相逢时,是否想过把它们列入“菜单”?关于我国古人类猎食蛇类的可能性,倒也不缺证据。广西左江流域的宝剑山、大湾等遗址均是壮族先民古骆越人的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缅甸蟒、百花锦蛇等蛇类骨骼,其中大多数蛇骨的表面有一些疑似经过烧灼的痕迹,这反映了史前人类可能会以烧烤方式加工蛇肉并食用,该推测将我国华南地区食蛇的历史上溯至新石器时代。


说了半天,怎么不见剧毒蛇类的身影?难道先民们“一朝被毒蛇咬”,就对其避而远之了?未必,在广西左江流域的古骆越人遗址中,不仅发现了缅甸蟒等无毒蛇,还发现了眼镜王蛇这种剧毒蛇类。而相比人蛇共处的直接证据,中国先民留下的蛇文化烙印可就多得多了。特别是在无文字或文字记录相对匮乏的先秦时期,人们在各种人造物或自然环境中留下的蛇文化“符号”大放异彩。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5.1A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点击上图,“百科知识知道”大擂台,有问必答,有答必奖!


读完文章点“赞”“在看”
将好“分享”给更多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百科商城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杂志内容摘编,与读者互动,品牌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