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蓝色光标亮相2024金投赏国际创意节,带来「AI First:全球化与AI时代的蓝色光标」专场分享,蓝色光标集团CEO潘飞基于蓝色光标All in AI战略落地过程中的实践、试错、迭代和进化经验,与行业伙伴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All in AI”。AI的爆发式发展突破了营销效率的边界,对营销行业已经带来了颠覆式影响。机遇与挑战交织,动力与压力并存,无论品牌、代理商或媒介技术平台,都需要以积极的姿态应对AI带来的变革与新生,蓝色光标也不例外。作为第十七届金投赏国际创意节的重要一环,蓝色光标的专场分享,也为行业迈向AI增长时代带来新的启发。今天很多的公司都在谈AI、谈拥抱AI,或者All in AI。今年也是蓝色光标All in AI战略落地的第二年,在正式开始之前,先简要与各位分享在这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在全球范围内看到的All in AI企业的一些感想。这其中有和全球优秀合作伙伴交流得来的感悟,但更多是蓝色光标在践行AI战略中的经验,包括迭代与进化。
在如今人人都喊拥抱AI的时代,知道如何拥抱AI的公司和人却非常少,可能20%都不到。在应用AI的路上能够找到很好的场景,同时基于这个场景能够沉淀核心能力和数据,即使以这两个作为最简单的标准,就已经非常非常难。当然我们放开AI Native的原生创业公司不谈。在谈拥抱AI之前,一定要非常理性地思考如何拥抱AI、怎样才是真正的拥抱AI。毫无疑问,每一个行业、每一家公司都将会迈入AI新时代,那我们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其实就是认知的问题——对AI的理解和认知,这里包括全球最顶级的高科技公司、AI公司以及国内很多的合作伙伴。因此在你的组织里一定要有这样的人、这样的团队,或者这样的领导者,帮你去迈过、跨过认知障碍的周期。尤其是在代际变革下,认知成本、沟通成本、机会成本才是最昂贵的成本,相比这些,花钱这件事就是九牛一毛,所以解决好认知成本是最关键的。今天人人都在谈降本增效,但降本增效不是AI、或者说至少不是AI时代鲜明的产物,降本增效不等于All in AI,也不等于找到了AI的方式。我越来越觉得这是最不重要的指标,甚至是最粗浅的衡量标准和标志。是否找到AI新范式下的商业模式,组织和文化有没有因为AI而迭代,有没有以终为始的思考公司的战略,我认为这些才是意义。如果不知道AI时代的组织文化是什么,可以去看一看全球AI顶级公司的创始人,看他们怎么谈自己公司的AI文化。他们每天的会议和日常、AI组织性人才是如何工作的,相信了解这些后会获得启发。Marketing这个行业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放眼全球,在生成式AI爆发后,营销是拥有很好应用迭代场景的行业。既有场景,又可以不断地迭代和沉淀数据,并且不会因为大模型的进化而被淘汰掉的行业——Marketing是非常TOP级别的行业,这几乎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共识。所以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机会,我坚信在生成式AI时代一定会诞生一个全新的、接近伟大的公司,也许来自于中国,在AI时代屹立全球。我希望这家公司是蓝色光标,至少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这样。如果我们的做得够好,完全可以改变营销公司过去所谓的智力劳动密集型、内卷型、代理型这些比较辛苦的底色;完全可以改变整个公司的底层逻辑,重构公司的顶层架构,所以我觉得想象空间还是很大。谈完行业这两年左右时间的感想,再简要说一下蓝色光标All in AI战略阶段性的成果和感悟。2024年,蓝色光标预计AI驱动和赋能带来的收入大概在10亿左右;未来随着多模态和视频模型的进化、成熟,AI驱动和赋能带来的收入有望突破50亿、甚至百亿左右的规模。蓝色光标的员工每周通过AI,输出和产出5万条左右的内容,包含文案、视频、图片不等。通过技术API的方式,蓝色光标大模型Token的调用量将达到千亿级别;虽然这个数字和今天市场上最顶级的高科技公司的Token调用量无法比较,但在营销领域来看,我们还是很骄傲的,而且我们这个数据可能每年会有翻倍式的增长和成长。- 数据背后,这些真正意义上具有AI含金量的标准,我认为远比数据本身更重要。
第一,所有的收入里,要有AI Native的商业模式出现。什么叫AI Native的原生商业模式?就是摆脱过去传统的营销链路、传统的内容生产方式、传统的收费模式,完全按照AI原生在运作且产生收入赚到钱的商业场景。目前,在这部分收入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两到三个新场景。我相信在明年会有更多应用场景和商业案例与大家分享。第二,所有的生成式内容里,有多少可以沉淀到公司内部的AI产品和AI模型中,同时这些数据沉淀可以做二次训练、二次生成、二次归纳。这是AI含金量中非常鲜明的标志之一。如果永远只用大模型来提效,就永远没有办法找到AI的前进和进化之路。今天蓝色光标所有的内容和案例能够沉淀到我们自己的Blue AI行业模型的比例,大概是30%左右,我希望未来提升到70%左右。第三,降低案例生产过程中人工调优的比例。希望未来我们能把人工调优的比例降到20%以下。我觉得这几个标准是真正意义上非常具有AI含金量的标准,希望和所有的同行,所有拥抱AI的公司共鸣;如果找到了这几个标准以及数据背后的关键钥匙,我觉得可能距离真正的AI迭代和进化就不远了。在AI组织方面我们做的也比较激进,我之前在“致投资人一封信”里谈到了较为激进目标——“No AI,No Bonus,No Promotion”。这是我们非常简单的一个标准。如今,AI下组织的决策标准和理念几乎融入了公司内的人才项目、晋升、加薪等方方面面,不懂AI很难再进入蓝色光标,即使进入了也不是蓝色光标最好、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我们在组织范式上也会做非常多的变革。虽然我们一直迭代,但我们一直没有忘记蓝色光标以终为始的目标是什么,以十年为期,站到十年之后,我们希望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希望借助于AI时代,蓝色光标能够站在全球化的舞台上,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公司,能借助AI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公司,这就是蓝色光标的梦想。我们希望和所有的同事们一起尽快到达。谢谢大家!
在分享完毕的现场活动环节,潘飞还与现场评委席进行了精彩互动:
高摩科技创始人及管理合伙人 叶慈平:从蓝色光标的角度看,刚才分享了很多关于AI的变局,对整个广告营销行业来说,你觉得未来两三年会起多大的变化?潘飞: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第一个变化,AI营销公司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今天差距还没有那么明显,因为营销公司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还可以生存,还可以勉强发展,两到三年之后差距会进一步拉大,公司和公司之间的差距,认知和认知之间的差距。第二,会有新的公司、新的范式出现。每一个范式之下一定会有新物种诞生,我现在很关注那些非常小的、胸怀天下的、想要改变世界的创业团队。在美国,我见了很多这样的团队;在中国,我们看到了2024年AI的创业环境和中国大模型的进化速度很快,也有非常多的优秀公司诞生。第三,重新定义我们的收费模式。改变是方方面面的,如果以五年为期,AI就是一个核元素,是营销时代的奥本海默时刻,要么毁掉我们这个行业,要么成就我们这个行业。我说的这个也应用于企业,越大的公司,如果你抓住了“核聚变”这个要素,它要么成就你,要么摧毁你,成为昨天的巨人。唯品会副总裁 冯佳路:在全球化上,中国营销企业走出去这部分你有什么布局和感想吗?潘飞:蓝色光标是最早做全球化的公司,我们全球化也经历了很多的阶段;从海外并购开始,到今天为止,变成以内生增长为核心,在全球各地开办了很多办公室。做全球化出海最重要的一点是价值观和正念,这可能是你解决完生存问题和赚钱问题之后,不陷入到新一轮被摧毁轮回的最重要的原点。这也许看不见摸不着,但我觉得这是最能支撑你走到最后的原因。第二,leader一定要有使命感,一定不会为了赚钱、投机、移民去做全球化,一定是为了正念,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驱动力很重要,正念很重要,决定了你内心有没有根。第三,内心有根的含义是什么?我见到了很多中国企业在成功之后,总是很羞于在全球舞台上高呼“from China”,其实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希望有一天中国公司站到全球的时候,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来自于中国,成长于中国,但我们代表着全球最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最优秀的商业模式,同时我们也代表最多元开放的文化。独立品牌顾问、前腾讯公司副总裁 郑香霖:在我们这个行业,很多Marketing Agency也想做AI,怎么样可以吸引到这方面的人才?潘飞:从Marketing的转型来讲,还是之前说的leader的觉醒,这个人如果认知不改变,没有办法吸引到很好的人才。我认为,AI的认知不会随着时间的拉长而变短、变小,它只会越拉越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反反复复提到认知和格局的问题,如果你的认知无法突破,格局无法打开,你是没有办法吸引到这些AI时代好的人才。从营销过去非常苦的底色当中,对人才密度的吸引力在下降,在AI时代这种吸引力重新回来了,我们看到很多顶级人才、理工科顶级人才、全球做技术的顶级人才,对这个行业重新燃起了兴趣和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