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网络谣言
守护网络文明
为持续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工作,不断巩固和提升辖区居民共同抵制网络谣言意识形态,近日,榜山派出所积极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将宣传的脚步迈进了我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网络安全知识盛宴。
活动中,雷警官和康警官通过身边的案例现场讲解网络谣言违法行为等方式,向师生详细介绍网络谣言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鉴别,呼吁师生对来源不明、模糊不清的信息要多加辨别,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做到不传谣、不信谣,文明上网,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鼓励对微信群、朋友圈、微博、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传播的不实网络谣言进行举报,广泛传播官方信息和正能量信息。发现网络谣言线索请积极联系公安或相关部门进行举报,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什么是网络谣言
网络灾害谣言
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或者捏造、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网络恐怖谣言
指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众安全事件信息,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引起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
网络犯罪谣言
指捏造骇人听闻的犯罪信息,引起公众愤怒、恐惧等情绪,同时影响当事人的声誉,扰乱正常生活秩序。
网络食品及产品安全谣言
指捏造或夸大某类食品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引起公众对该类食品或产品的抵制,导致该类食品或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损失。
网络个人事件谣言
指针对某些个人而编造吸引眼球的虚假信息,侵害当事人隐私,给当事人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经济损失。
网络谣言的危害
损害他人名誉和利益
网络谣言往往针对特定个人或群体,散布虚假信息,恶意攻击和诋毁他们的名誉和利益。这可能导致受害者遭受经济损失、社会压力和精神创伤。
破坏社会信任和稳定
网络谣言可能引发公众恐慌和不安,破坏社会信任和稳定。虚假信息的传播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误导公众认知和价值观
网络谣言往往利用人们的认知缺陷和心理弱点,造虚假信息,误导公众对特定事件或人物的认知和评价。这可能导致公众价值观的混乱,影响社会文明进步。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具有夸大事件严重性、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等特点,想要辨别看到的信息是否真实,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判断:
1.查看内容是否客观
网络谣言通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目的是煽动受众情绪,往往缺乏客观证据及描述。
2.查看来源是否权威
通过搜索相关关键词,查看有无其他权威媒体发布相关报道。如果仅仅是个人在传播,是谣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3.查看平台是否正规
部分不法网站平台,为了吸引流量,往往充斥大量色情、暴力内容。这种平台上的信息,其真实性也往往大打折扣。
4.慎重转发和分享
在没有确认消息真实性之前,避免盲目转发、分享,避免成为谣言传播扩散的“ 帮凶”。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编造、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公众秩序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希望广大网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共建清朗有序的网络空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