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在国外留学都半工半读,是真的这么轻松吗?

文化   2024-06-30 01:24   美国  

出品 | 你也来这躲一下嘛

作者 | 十年

微信号 | shinianyuppie10


跟我一起住的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只有19,20岁。三个男生在香港读大学,是参加学校合作的项目来到美国。他们大学的学费一年在14万人民币左右。女孩子在国内读大一,但性格也是那种地主家傻女儿的纯澈,有江浙沪独生女的味道。

虽然不至于奢侈浪费,但花钱消费的随意感十分明显。

在他们这类孩子的身上,能很明显的看待来自充满爱和底气的家庭,物质的充沛而不泛滥,让他们有松弛感,身上散发着青春的体验感,而不至于胡作非为。跟小镇做题家是不同的气质,但当然也没那么努力。貌似好像是不太需要那么努力。

但有礼貌,有教养,而不失孩子的天真烂漫,以及充满冒险精神。有站在父母肩膀看世界的感觉,有这种底气与安全感,是幸运的。

至于未来,依旧是要看各自选择了。

他们是跟我不一样的家庭背景程度,他们是那种未成年时期,就已经跟父母或者同学,去过不少城市国家旅游,观光。

而我,是大学时期靠自己,才一个个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的女孩。虽然可能都是看过一样的风景,但这个路径是不一样的,心情也是不同的。

这是我昨天为什么突然会有这种感想,是因为我看到潇洒姐(一个品牌创始人,畅销书女作家),她和丈夫带着小孩一起去非洲度假,是孩子的小学毕业旅行。

就我会感觉人和人的差距很大。投胎是门技术活,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情

当然这种人也是少数人,大部分人肯定还是普通人。但是很明显,人和人的家庭背景差距是巨大的,尤其是在海外,你可以感觉到更明显的差异,因为其实不同的选择,也把人分成了不同的阶层。

谈一谈今天的话题——打工。

世上唯一公平的东西是时间

我相信任何在海外留学的小伙伴,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欧美留学,都会感觉到物价非常昂贵,因为你会对比,国内的物价比较便宜。

到外面花钱,如果你一分钱都不赚,你多少是有点心疼的,况且大家都已经是成年人,多少都会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或者能力换取一些物质上的回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裕一点。

虽然说出国留学的小伙伴们家庭条件都不会特别差。但是巨富,完全不用为生活担忧的绝对是极少数,大部分可能还是工薪阶层或者中产阶级家庭。

所以我当时在日本的时候,我感觉身边几乎所有的小伙伴都会打工,有的人甚至会打两份工

以及在国外打工和国内打这种体力工,他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因为在国外打体力工,你打一部分时间的工,然后这个收入能够覆盖你的支出,日常消费,或者有结余,这是很正常的。

以及包括很多本地人,他们本身就是做这种工作的,所以说很多人会觉得边打工边读书很香。

但不管你的出身、长相等等,我们唯一公平的就是我们每个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不管你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所以时间取决于你如何分配,如何去做,去做什么样的事情。

例如:你可以选择在你身强体壮的时候去大量打工,做一些体力的劳动,攒下一笔基础的存款,你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做更长远的投资,让自己增值。

虽然在美国好像赚钱不难,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做高薪工作,医生、律师等等的,它也是同样需要前期投入很多的时间成本、教育成本、金钱

难道你每天都在超市帮工,卖冰淇淋,做一些比较基础,不需要任何培训,几乎人人都能上手的工作。过段时间,你就会变得更加值钱嘛?我觉得是肯定不会的。若你有其他的商业思维,把冰淇淋卖向全世界了另说。

归根到底,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要看他的稀缺性,或者不可替代性。我认为这在任何一个国家都通用。当然,在国内更为明显,因为两极分化得更严重,所以大家卷,卷学历,卷实习等等。

虽然美国好像作为很普通的工作,他的工资不会太低,生活不会太差,但是想要真的成为他们那边的精英,跟我们其实也是一样要接受高等教育的筛选,不然评什么常青藤呢?

我为什么会想写这个事情呢?

因为有这个签证,我们的工作时间其实都没有特别长,一天7个小时,昨天就有同事说他要换成早班,因为找了二工,二工是晚上在另外一个地方去卖冰淇淋,每天卖6个小时,每个小时15~17刀。

我就简单算了一下,就算一周只打四天工,差不多一个月也能多赚1万多人民币。

你说谁不爱钱呢?就像张爱玲说的——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但是你想想,如果我再打6个小时的工,包括往返通勤等等。我几乎每天要工作15个小时。

那再加上我睡觉7个小时左右,我几乎是没有任何自己的时间,无论是学习,阅读、写作,还是朋友聊天,做社群分享都是不太现实的。

毕竟老板是实实在在付你每个小时的薪水啊,他不是让你来学习成长的。虽然能摸鱼,你也不能坐在那睡觉,不能明目张胆干别的。

包括大家大多都上过班,平时一天上8小时就不轻松了,所以一天打两份工其实是非常辛苦的,

但有些人凭借强大的时间管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还真的能做到又打工又成绩好,那真的是非常不容易,这样的人其实很少。但是这样的故事却会被广泛流传,因为它很励志且比较稀缺。

但其实我觉得很多人根本就吃不了这个苦,打一份工就够呛了。我第一天下班后,整个人要晕厥过去,第二天适应一点,但是因为长时间的站立,脚底都感觉要裂开。。

你还想边留学边攒钱,几乎可以说是超人,那就不要想要什么社交,几乎也没有时间消费,也不要谈恋爱等等,全部都打工。

之前看到这样的故事,只会觉得别人励志,但是背后付出的辛苦,包括身体的劳累疲惫,是比较难以想象以及坚持的。而朋友圈的光鲜亮丽,异国他乡的风景只是冰山一角。

跳出用时间换钱的思维

因为很多参加这个swt的孩子来就是为了赚钱,他们也很年轻,才20出头。也就不排斥用这样的方式去疯狂打工,攒一笔钱,回国之后舒舒服服的生活一段时间。

但是作为稍微更成熟,有商业思维的人,应该要跳脱出这个用时间换钱的思维,而是将自己的时间变得更加值钱

也就是你需要做一些事情是具有长期回报和投资价值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这每小时多少美元,因为你的体力,一定会随着你的年龄增长削弱,包括以后你有家庭孩子后,你也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来打工。

对绝大多数来说,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把自己变得值钱,能够做一些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越来越从容。

而绝不是无限的去打一些对自己没有多大提高的工。

而且我可以说,在中国如果你一直不在脑子上下功夫,日子大概越过越难,路越走越窄。但是在美国,因为他们的时薪足够高,福利足够好,又是本地人,这样也还可以活得不错。

其次,我相信任何受过一定教育,有一定认知和见识的人。都会知道美国那些富人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以及如何去占据社会绝大部分资源的,

最多只是让他小时候打工锻炼锻炼自己,靠自己赚的钱买东西,但绝对不是靠这样无限重复的工作,而一定是去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去有更多的商业,艺术,文学方面的涉略。任何国家再好,也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嘛。

所以我认为即使是在年轻身强体壮的时候,也不要无限透支自己去打工,因为你其实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强大和精力无限。

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自己的人生黄金时间时段,去学习一些让自己变得值钱的东西,或者是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找到自己热爱,这个更重要,

因为我们的人生黄金时期就是20到35左右。

但退回来说,你没有钱怎么生活呢?如果家庭条件实在不好,你只能打工,没有办法。所以家庭也需要做好资金的充分准备才能安心飞翔。

其实我的主要的目的是想说,虽然在发达国家好像蓝领工作很吃香,包括收入不错。

但是大家不要把自己陷入在只能去做体力劳动这一类的工作中,因为我觉得大部分人的身体以及体能,是很难一直持续长久做这类重复性以及损耗性较大的工作。

很多留学中介一讲就是去澳洲做木工,做电工,装门窗等等,很赚钱是很赚钱,但是那种专业一点的也是要去专门的职业学校学习,然后持证上岗。

其次,对于女孩子而言,你哪里搞得动那些东西,重的要死,人家做这些的个个都是肌肉大汉,我这种小个子女孩子根本做不了。

虽然在发达国家做这些工作过得也不错,但是大部分人是很难移民的,或者说现实一点,没有出国留学的本钱。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更加的把精力和时间放在让自己的大脑变得更值钱,认知更广、更有思想。长远看来,能够带来更大的财富。

退回来说,如果刷盘子或者做一些基础的工作能致富。我指的是致富,那干嘛大家还花那么多钱送去学金融,管理,学各种东西,大家难道是傻吗?

而且就算是边工边读,自己想象一下平时期末考试自己有多么焦头烂额,平时在国内都巴不得上课,学习完之后旅游放松休闲一下。如果要打工,要赚钱,人是非常疲惫的。本来又不是学霸,身体一累的,读书更读不进去了,抑郁也是司空见惯。

如果在国内好日子都过惯了,在国外吃苦不一定能适应得了。所以大家理性看待很多励志故事吧,自己不一定能行,就像看那么多成功的故事,也不一定能成功。

最后给大家推荐三本书:《刷盘子,还是读书》《纳瓦尔宝典》《比较政治学》

往期内容:
写于我25岁这一天
我是有钱人这一点,不来三亚也能证明。
做自媒体三年,我是如何做到经济独立,带自己团队。
作者介绍:
十年,专注于个人成长与亲密关系类文章的创作与分享,小太阳用文字记录自己永不止步的感性冒险人生。
欢迎你扫描二维码围观朋友圈;记得备注公众号哦!
想要围观美国的生活日常pyq,欢迎扫上图二维码,
备注——读者

(欢迎扫码咨询报名)

你也来这躲一下嘛
我相信文字的力量,也相信写作的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