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你也来这躲一下嘛
作者 | 十年
微信号 | shinianyuppie10
我们家跟很多的家庭不一样,但是又跟很多家庭一样。
我指关于家庭的收入支出这一方面,大多是比较和睦的夫妻之间,他们的钱是视为一体的,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开支;但据我了解,也有不少AA制的夫妻,或者各花各的情况。
我们家,就属于后者。我爸妈的钱,是分开花的。
我爸爸承担着家庭几乎所有大头支出,买车买房,节日请客吃饭,我从小的教育开支等,妈妈就负责自己的吃喝玩乐,买衣服,以及娘家的一些人情。
因为爸爸的收入,一直比妈妈高。当然,偶尔我爸会给我妈一些钱,买大件或者过年红包。但是,总有一种好似找人要钱,手心向上的不安全感,是否能够得到要看对方心情,以及最近的关系是否和谐。
这也有我爸的原因,因为他情绪不稳定,以及不太会说话,很多时候做了事情,但没说好,没落到好。
所以,我妈一直都保持着工作,有自己的一份收入,虽然不多,但能够维持自己较为体面的生活。就算是吵架,也能做到不找爸爸要钱,也自给自足。
在我看来,他们的婚姻是失败的,对于彼此不谈滋养,甚至有些摧残,我的存在大概是她们关系的一点意义和安慰所在。
我只深刻的记得,我才小学的时候,晚上在河边跟我妈妈散步,我妈妈就经常对着我哭诉,眼泪一滴滴的流,边流边控诉我爸爸,奶奶多么的过分,对她多么不好。
但是我妈妈是外地嫁过来的,又秉着报喜不报忧的中国儿女心态,家丑不可外扬的中国人心态,我成了她几乎唯一的情绪出口。
很多年过去了,那个我妈妈哭得眼睛通红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对我有不小的冲击。
最后结尾的中心,无非就是警告我:“谁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女人一定要自己经济独立才不会受气,钱有多么重要等等。”
每次看到我妈妈那样,我也很无奈,更是不知所措的,我做不了什么,而且我心里又特别喜欢我爷爷奶奶和爸爸,觉得他们对我很好。
所以我甚至有些割裂,很多时候,我仿佛与我母亲无形中成为了对立面。因为她觉得我不站队在她那边。
后来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书,我感觉我当时其实承担了一些丈夫的角色,而我本不应该那么早知道那么多婚姻的苦楚。
这大概也是我比较早熟,和常被人评价通透清醒的原因,因为我爸妈,以及各个亲戚,常把人性的现实与利己的一面,血淋漓的撕开给我看。
一直只生活在童话般美好生活中的人,难道会有些这么多感受和如此一针见血吗?
那很难。很多知名作家,也都是经历了人生很多的苦难,才能写出直击灵魂的文字。
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是在我眼里,他们这么多年一直以来的金钱模式。
让我小时候觉得最无力的瞬间大概就是初高中的时候,有些想买衣服这种非必需品的时候,要找爸爸要钱,然后让妈妈带我去买,偶尔爸爸又不想给,大概觉得妈妈需要承担一部分,就让我去找妈妈要钱买。
然后,我就感觉自己像被踢皮球的无助。
我初高中跟我妈妈经常吵架,我跟她上街,不说开开心心,而是经常意见不合,在街上就开始吵,东西没买,还受一肚子气。我爸又不直接把经费给小孩,让我自己去买。
后来,我干脆不买了,心想:就穿校服吧,上大学就自由了。
而这样的家庭金钱模式,也并非一开始就如此,但是我觉得根本原因,是两者的价值观根本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三观不合都不足以描述。
小时候是妈妈管钱,会发生多少麻烦的事情呢?
我爸很爱打牌,而且打得很大,一场大几千的输赢,我妈妈就会不高兴,然后两个人吵架,我妈内耗,找我哭诉流泪;
我妈那个时候喜欢跟风买股票,那总有被套牢,资金没回来的时候,我爸偶尔查账发现金额不太对,就大发雷霆,家里又是一阵血雨腥风。
当我和男朋友谈论类似事情的时候,他会常跟我强调“我们是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也同意让我有一点自己小金库,来保持自己因为原生家庭而需要有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