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支
茶 对 酒,赋 对 诗,燕子 对 莺 儿。
栽花 对种 竹,落 絮 对 游丝。
四 目 颉,一 足 夔, 鸲 鹆对 鹭鸶。
半 池 红 菡萏,一 架 白 荼 蘼。
几 阵秋风 能 应 候,一 犁 春雨 甚 知 时。
智 伯恩 深,国 士 吞 变形 之 炭;
羊 公德 大,邑 人 竖 堕 泪 之 碑。
行 对 止,速 对 迟, 舞剑 对 围棋。
花 笺对 草字,竹简 对 毛 锥。
汾 水 鼎,岘 山碑,虎 豹 对 熊 罴。
花 开 红 锦绣,水 漾碧 琉璃。
去 妇 因 探 邻舍 枣,出 妻 为 种 后园 葵。
笛 韵 和谐,仙 管 恰从 云 里降;
橹 声 咿 轧,渔舟 正向 雪 中 移。
戈 对 甲,鼓 对 旗,紫 燕 对 黄鹂。
梅 酸对 李 苦,青眼 对白 眉。
三 弄 笛,一 围棋,雨打 对 风 吹。
海棠 春 睡 早,杨柳 昼眠 迟。
张 骏 曾 为 槐树 赋,杜 陵 不 作 海棠 诗。
晋 士 特 奇,可 比 一斑 之 豹;
唐 儒 博 识,堪 为 五 总 之 龟。
上卷 四支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对莺儿。
注:
莺儿:即黄鹂,也叫黄莺,身体黄色,自眼部至头后部黑色,嘴淡红色。叫的声音很好听(《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有个丫鬟叫莺儿)。和燕子一样,它也是一种春鸟,常与燕连用喻指春日景物,如莺啼燕语。三国·吴·陆玑(非陆逊之孙陆机):“黄鸟,黄鹂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幽州人谓之黄莺,或谓之黄鸟,一名仓庚,一名商庚,一名鵹(lí )黄,一名楚雀。齐人谓之抟(tuán)黍,关西谓之黄鸟。当葚熟时,来在桑间,故里语曰‘黄栗留看我麦黄葚熟。’亦是应节趋时之鸟,或谓之黄袍。”
唐朝王维《左掖梨花》诗:“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唐朝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宋邵雍《春尽后园闲步》诗:“緑树成阴日,黄莺对语时。”
另:下面与莺字相关的词组在古诗文中也比较常见
莺花队:指妓女行列。
如清朝孔尚任《桃花扇·传歌》:“生来粉黛围,跳入莺花队,一串歌喉,是俺金钱地。”
莺花寨:妓院。元朝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也祇为莺花寨声名非是美,情愿做从良正妻,结婚姻要成对。”
元朝王仲元《普天乐·春日多雨》曲:“莺花寨我纳降,是非海谁着渰,多少惺惺遭坑陷!”
莺花阵:妓院。元朝杨暹《刘行首》第一折:“我着你托化在雨云乡,还宿债在莺花阵。”
莺语:莺的啼鸣声。
晋孙绰《兰亭》诗之二:“莺语吟脩竹,游鳞戏澜涛。”
唐白居易《琵琶引》:“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
古诗文中也常用来形容悦耳的语音或歌声。宋张先《醉桃源》词:“歌停莺语舞停鸾,高阳人更闲。”
莺歌:谓莺啼婉转似歌。亦喻婉转悦耳的歌声。
唐杜甫《忆幼子》诗:“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
唐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二:“人醉逢尧酒,莺歌答舜弦。”清孙枝蔚《对酒》诗:“莺歌雪儿曲,榆坠沉郎钱。”
莺谷:莺处幽谷。比喻人未显达时的处境。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洒惠渥于羊陂,屡泛文通之麦;峻曲岸于鸎谷,时遗公叔之冠。”
唐王涯《广宣上人以诗贺发榜和谢》:“龙门变化人皆望,莺谷飞鸣自有时。”
唐罗隐《赠滈先辈令狐补阙》诗:“花迎彩服离莺谷,柳傍东风触马鞭。”
莺娇:谓莺娇媚的啼声。
唐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诗:“飞花随蝶舞,艷曲伴莺娇。”宋黄升《卖花声·忆旧》词:“侧帽停鞭沽酒处,柳软莺娇。”
清钱季重《鹧鸪天》词:“看蜨舞,听莺娇,平生恨事最难消。”
莺簧:黄莺的鸣声。以其声如笙簧奏乐,因称。
唐温庭筠《舞衣曲》:“蝉衫麟带压愁香,偷得莺簧锁金缕。”
宋欧阳修《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诗:“清浮酒蚁醅初拨,暖入鸎簧舌渐调。”
清陈维崧《琐窗寒;初春和云臣韵》词:“莺簧生澁,不似旧时淹润。”
莺啭:谓黄莺婉转而鸣。
唐卢照邻《入秦州界》诗:“花开緑野雾,莺啭紫巖风。”
唐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鷄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清王韬《淞隐漫录·诸晓屏》:“女意故使生闻之,其声呖呖,正如莺啭花梢。”
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
注:
落絮对游丝:落絮:飘落的柳絮。游丝:指漂浮在空中的蛛丝。比如《红楼梦》里的“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真是不谋而合,不知道曹雪芹先生有没有看过这本书,呵呵!
四目颉(jié),一足夔(kuí),鸲鹆(qú yù)对鹭鸶(lù sī)。
注:四目颉(jié):《姓氏谱》仓颉,上古人,生而神圣,传说为中华文字创造者,有四只眼睛。
一足夔(kuí):夔是舜的臣子,据说只有一只脚。《孔丛子》:鲁哀公问孔子曰︰吾闻夔一足,有异于人,信乎?子曰︰昔重黎(重与黎,为羲和二氏之祖先。)举夔而进,又欲求人佐焉。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唯圣人为能和六律,均五声,和乐之本,以通八风。夔能若此,一而足矣。”故曰“一足”,非“一足”也。”公曰:“善。”
鸲(qú)鹆(yù):八哥鸟。
《春秋·昭公二十五年》:“有鸜(qú)鹆来巢。”杨伯峻注:“鸜同鸲,音劬。鸜鹆即今之八哥,中国各地多有之。”
《淮南子·原道训》:“鸲鹆不过济,貈(hé,兽名。外形似狐,毛棕灰色。穴居于河谷、山边和田野间,昼伏夜出,食鱼、鼠、蛙、虾、蟹和野果等。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兽。现北方通称貉子。)渡汶而死。”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秦吉了,出藤州。身绀,嘴丹,而眼旁有眉,如臙脂抹,弯环垂下,秀媚可爱,深类鸲鹆。”
《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这小鸟儿,又非鹦哥,又非鸲鹆,却会说话。”
鹭(lù)鸶(sī):又叫“鸬鹚”。水鸟名,翼大尾短,颈和腿很长,常见的有白鹭、苍鹭、绿鹭等。白鹭又名“鹭鸶”(因其头顶、胸、肩、背部皆生长毛如丝,故称。),羽毛纯白色,顶有细长的白羽,捕食小鱼。
半池红菡萏(hàn dàn),一架白荼蘼(tú mí)。
注:
菡(hàn )萏(dà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比如:九龙吐水浴身胎,八部神光曜殿台,希奇瑞相头中现,菡萏莲花足下开。——描写佛的诞生。
荼(tú )蘼(mí):也写作荼縻、酴醿。荼蘼为落叶灌木,以地下茎繁殖。荼蘼花在春季末夏季初开花,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结束,所以有完结的意思。
比如宋王琪的《春暮游小园》:开到荼蘼花事了。
再如《红楼梦》中的“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
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
注:
应(音映)候(音后):顺应时令节候。
晋陆云《寒蝉赋》序:“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唐李商隐《为荥阳公进贺冬银乳白身状》:“黄钟应候,白琯舒和。”明俞安期《望海》诗:“日日潮来长应候,似应西答百川朝。”
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及二三月,众花应候而发,而冬花已憔悴。”
犁:量词。表示雨量相当于一犁入土的深度。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宋·苏轼·《如梦令·有寄》词
春空霭霭暮云低,飞过前山雨一犁。——金·李俊民·《雨后》诗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
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豫让为春秋末战国初期的刺客,曾事于智伯。赵襄子与韩魏攻灭智伯后,豫让漆身吞炭,以改变容貌音声,谋刺赵襄子为智伯报仇。
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碑:羊公就是羊祜,字叔子,为西晋大臣,武帝时都督荆州诸军事,任内极得民心,死后百姓见到他的墓碑就流泪,时人称为堕泪碑。
行对止,速对迟,舞剑对围棋。花笺(jiān)对草字,竹简对毛锥。
注:
花笺(音尖):精致华美的笺纸。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三台妙迹,龙伸蠖屈之书;五色花笺,河北胶东之纸。”
宋孙光宪《河传》词:“襞花笺,艳思牵,成篇。”
草字:草书。
竹简:古时无纸书皆刻于竹简(竹片)之上,因此称书为竹简。
毛锥:毛笔的别称。因其形如锥,束毛而成,故名。
《旧五代史·汉书·史弘肇传》:弘肇又厉声言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虽有长枪大剑,若无毛锥子,赡军财富,自何而集?”
汾水鼎,岘(xiàn)山碑,虎豹对熊罴(pí)。
注:
汾水鼎:汉武帝元鼎四年于汾阴所得的周鼎,藏于甘泉宫。后用以指象征国祚的宝鼎。
岘(xiàn)山碑:晋羊祜任襄阳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岘山,故于岘山立碑纪念,称“岘山碑”。亦称“岘首碑”。岘山碑就是堕泪碑。
熊罴(pí):熊和罴。皆为猛兽。因以喻勇士或雄师劲旅。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冯宗庙之威;禁暴戢奸,下藉熊罴之用。”
元朱守谅《秋夜偶成》诗:“暂止熊罴消大暑,秋深云合殄妖氛。”
花开红锦绣,水漾碧琉璃。
注:
锦绣:色彩鲜艳。
琉璃:有淋漓之意。指水流滴的样子。
去妇因探邻舍枣,出妻为种后园葵。
注:
去妇因探邻舍枣:《汉书.王吉传》:东家有一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啖吉。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伐其树,邻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为还妇。里中为之语曰:“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其厉志如此。
大意是说:东邻居家有棵大枣树,果实(枣子)落在(王吉)庭院中,(王吉的)妻子捡到后奉给王吉品尝.王吉后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捡的别人的枣子),就把妻子修回家了.东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觉得有歉意吧,毕竟自家的枣给邻居造成了妻离的后果),就要砍掉自家的枣树,周围的邻居们(知道了以后)都来制止,(非枣树之过也),大家一起到王吉家恳切的请求王吉允许他的妻子回来(看后面的歌谣,应该是成功了).(这件事传开后,一时传为佳话)当地把这事传成了歌谣(何止当地,甚至传到了现在):“(因为)东邻居家有棵枣树,王吉的妻子(被修回)家去了,东邻居家的枣树(因此)砍了(应该是想砍没砍,被众人制止了),修回家的妻子又回来了(复婚了)”。
去妇:旧时被丈夫休弃的妇女。
出妻为种后园葵:公仪休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相,素以奉公守法,按章循礼著称。他的妻子喜欢亲自在园中种植一些蔬菜以备食用,由其是葵菜。后来,他又看见妻子亲自织布,忽然想到妻子这样做是与靠种菜、织布谋生的人争利,会让那些人缺少了经济来源。于是,同样拥有“道德洁癖”的公仪休便拔掉了自家菜园中的葵菜,烧毁了家中的织布机,并休弃了他的妻子。
笛韵和谐,仙管恰从云里降;橹声咿轧(yī yà),渔舟正向雪中移。
咿轧,指摇动船橹发出的声音,与车轮轧在雪地上的声音很相似,所以形容橹声会用到这个“轧”字,有时也写作“咿哑”,都是象声词。这句话是说船浆的摇动发出声音,渔舟正向飞雪漫天的江面深处划行。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
注:
紫燕对黄鹂。
紫燕,一种体形小而多声的燕子,颔下紫色。宋代秦观的《蝶恋花》中有:“紫燕双飞深院静。簟枕纱厨,睡起娇如病。”
黄鹂,也是一种益鸟,声音嘹亮,体形中等,身体颜色黄黑相交,常见于诗词之中。如杜甫的《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种鸟都是于春天出现,而于初夏之时鸣叫求偶,因此,声声啼音总是使人感受到新的一个季节轮回的美妙,万物滋长,欣欣向荣,莺飞草长,一派生机盎然的初夏景象。所以,紫燕与黄鹂在古体诗词中的意象都是指春夏之交,和煦温暖的时节。
梅酸对李苦:梅酸、李苦分别是指望梅止渴、王戎识李的故事。
青眼: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是魏晋时的一位著名诗人。传说,阮籍能作“青白眼”:两眼正视,露出虹膜,则为“青眼”,以看他尊敬的人;两眼斜视,露出眼白,则为“白眼”,以看他不喜欢的人。据说,阮籍母亲死时,其好友嵇康来慰问,阮籍给的就是“青眼”;而阮籍看不顺眼的嵇康的哥哥嵇喜来吊唁时,阮籍就是给的“白眼”。
白眉:指三国马良,字季常,眉有白毛。他的兄弟五人均有才名,但马良最杰出。因此民间有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
注:
三弄笛
这个典故,见于《世说新语·任诞》,说晋人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儿子。他曾听说桓伊(字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但互不相识。有一天,王徽之乘船出城,桓伊正驾车从岸上经过,别人告诉王徽之,“这个人就是桓伊”。王徽之便叫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当时桓伊已经担任过淮南太守、豫州刺史等高官,但久闻王徽之的名气,便下车替他吹了三支曲子,吹完以后,未交谈一句,便各奔东西了。即体现了桓伊的豁达大度,又体现了他不愿攀附权贵的风流俊雅与高尚的情操。
据《神奇秘谱》所载,古琴曲《梅花三弄》便依此调而改编形成。因改编的琴曲要在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弹奏三次,因此被称为“三弄”。即:梅花一弄,弄清风;梅花二弄,弄飞雪;梅花三弄,弄花影。
一围棋
在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与《浪迹丛谈·观弈轩杂录》中分别记载,信安郡有一座石室山,晋朝有一个叫王质的人到此伐木,见到有几个童子一边下围棋,一边在唱歌。王质很感兴趣,便认真听了起来。童子见他听得入神,便送了他一枚像枣核的东西,让他含在嘴里,便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们便问他,“你怎么还不走呢?”王质才觉得自己呆得时间长了,起身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用来伐木的斧子柄已经烂没了。王质觉得很奇异,归到乡里,却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自己时代的人一个都不在了。后世便以“烂柯人”、“看棋”、“柯山棋局”等等,来比喻世事变迁。
海棠春睡︰“海棠春睡”不仅仅是从字面意思来形容海棠花盛开的美妙的形态,其典故出自《太真外传》,唐明皇在沉香亭召见杨贵妃,而杨贵妃宿醉未醒。明皇叫侍女将杨贵妃扶至沉香亭,杨贵妃带醉补了一下妆,但身姿摇曳不能下拜。唐明皇笑着说:“岂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怎么是醉了呢,分明就是海棠花还没睡够呀。)所以“海棠”也是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称,见证了一位风流天子对美好的情意和爱惜。
杨柳昼眠︰“杨柳”句出自《三辅故事》,据说汉朝宫苑中有株柳树,树形像人,称之为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清历鹗的《台城路·蚕》词中写养蚕人“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用的就是这个典故。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
注:
张骏曾为槐树赋:《十六国春秋》:张骏为西晋凉州官员,移植柳树于凉州而不活,仅有酒泉宫西北生有少量槐树,因而作《槐树赋》。
杜陵不做海棠诗:《诗话》:杜陵母亲因名叫海棠,为表示对自己母亲的尊敬,因此不作海棠诗。杜陵就是诗人杜甫。
陆放翁曰:老杜不应无海棠诗,意思为必定是失传。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注:
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此句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方正》,说王子敬,即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其人自小聪慧异常,才几岁的时候看府中门客下棋,能从双方的形势中分别出胜负。游戏者被说“南风不竞”,心里实在不舒服,见他年龄尚小,便轻视地说:“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这个小孩子就像从管子里看豹子,只能看到豹身上的一个斑点而已)
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龟每二百岁生出二尾称一总,至千岁生出五总称一聚,五总之龟无所不知。《唐书》载有:殷践猷博通经籍,问无不知,贺知章称其为五总龟。看来说人是龟不一定就是骂人的话。